女人的地攤兒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上了古玩舊貨地攤,每去一個地方,時間恰當(dāng)?shù)脑?,都要去那里的地攤兒看看,北京的潘家園不用說了,以前逢去北京必光顧的地方,成都草堂寺博物館的文物古玩市場的地攤、大理古城、太原的南宮等這些全國各地的地攤都是我留戀的地方,內(nèi)蒙古本地呼和浩特的人民路、包頭市的九曲華街更是周六日經(jīng)常去的地方,呼和浩特的人民路市場十幾年前還真是有點有檔次的東西呢,現(xiàn)在也不多了。 去過全國各地不少的舊貨地攤,我最喜歡的就是包頭市的九曲華街,雖說九曲華街是近年來包頭市政府為了推動包頭市旅游產(chǎn)業(yè)、規(guī)范市場零散就業(yè)人員而牽頭建設(shè)的民生工程,沒有什么歷史淵源,不過,由于九曲華街整體建筑迂回曲折又鱗次櫛比,設(shè)計新穎典雅富有創(chuàng)意,市場項目可以說是包羅萬象, 花鳥寵物、古玩玉器、家居飾品、工藝禮品、 特色餐飲、字畫拍賣等等應(yīng)有盡有,所以,九曲華街的人氣非常旺,有“一條九曲街 , 半部包頭史;一街藏古今 ,一步覽天下”的美譽(yù)。
太原的南宮地攤兒和包頭的九曲華街類似,是沿襲了老北京從民國時就開始的夜市,那時多以售賣估衣為主,其他貨物魚目混珠,既有來路不正,也有珍奇物品,更有假貨蒙人,所以那時的人們又把夜市稱為“鬼市”。老北京人說去“鬼市”,不說去,亦不說上,更不說逛,得說“趟鬼市”,琢磨這“趟”字就是有學(xué)問,水深水淺,水急水緩自己趟著試,以前說的“鬼市”,有兩方面的意思:從賣的東西來說,假東西、來路不明的東西、非法的東西多;二是從時間上來說,“鬼市”凌晨天明前就開市,天剛剛一擦亮就像晨風(fēng)吹霧一樣自然就散了,來無蹤去無影,既無人組織亦無人管理。所以稱為“鬼市”,現(xiàn)在的地攤市場,隨著法制的健全,來路不正的東西少了,時間也較過去發(fā)生了變化,一般清晨5、6點開始擺攤營業(yè),中午12點以前就收攤了。
大理古街的地攤與陽朔西街類似,這些旅游景點的地攤最初來源于那些喜歡流浪的旅行者,每到一個地方都習(xí)慣去尋找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就是現(xiàn)在流行的淘寶,幾乎每個旅行者都是淘寶者。 當(dāng)他們從一個地方到下一個地方,隨身攜帶的東西多了起來,而旅行的盤纏有限,于是便把多余的東西就地叫賣,剛開始是換點盤纏,只是稍微加點錢,后來時間久了發(fā)現(xiàn)這個可以賺錢,更多的人便加入進(jìn)來,這起源于文藝青年浪漫之旅中補(bǔ)貼費用一種方式,從此就變成了小商小販們養(yǎng)家糊口的營生。 現(xiàn)在,大理古街地攤和陽朔西街與廈門鼓浪嶼、大連的俄羅斯風(fēng)情街一樣,曾經(jīng)的文藝?yán)寺庀⑼耆宦糜渭o(jì)念品扼殺;北京潘家園地攤兒,也淪落為廉價工藝品批發(fā)市場;成都與西安的文玩舊貨地攤兒還值得駐足停留一下。雖去過很多城市的地攤兒,不過,最常去的還是包頭市的九曲華街,時間充裕,早上去了,一直可以逗留到中午地攤兒收攤,有的是大把的時間,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再聽聽有的攤主那繪聲繪色的故事,說起故事,不管做古玩還是錢幣,在買貨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聽故事,如果你是買家,直截了當(dāng),看貨搞價即可,不要被賣主的故事左右了自己分析判斷的理智。
去了幾次九曲華街,每次多是買幾本舊書回來,也不是特別珍貴的,閑暇翻來看看消磨時光而已,還有一次,我去淘回來一整塊羊皮,這種東西,欣賞的人少,攤主很爽快地給我讓了價,我們很愉快地成交了,北方10月15日送暖以前和4月15日停暖以后的一段時間,室內(nèi)還是有點冷的,每當(dāng)坐在這一大塊羊皮上玩手機(jī)、看書的時候,心情自然是超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