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象征著靈動、機敏,形態(tài)天生嬌媚,是民間五大家仙之一。古代神話中的狐貍是一種亦正亦邪的形象,狐妖多以身姿輕盈,面容美貌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其中,我國神話中的五大狐妖分別是: 第五位:辛十四娘辛十四娘,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出自《聊齋志異》。辛十四娘為紅衣佳人,容色娟好,躡露奔波,履襪沽濡。雖身為狐妖,但心地善良,與父親及十八個姐妹一同寄住禪院之中,因在十九個姐妹中排行第十四,故名十四娘。她以行善積德,以助人為樂、修道成仙為志。曾救下凡人馮生,后嫁于馮生,但是馮生交友不慎,而且不聽十四娘的勸阻,招來殺身之禍。十四娘四處奔走,嘗盡人間酸楚,幾經(jīng)周折才將馮生救回。十四娘對塵俗世界已心生厭煩,加上對馮生失望之極,為馮生尋得另一美貌女子為妻后,修仙而去。 第四位:心月狐心月狐,中國神話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即心宿,東方七宿第五宿,為狐,蒼龍第五星,為龍小腹之精,全名心月狐,源于古代人民對星辰的自然崇拜。心月狐代表了夏季的第一個月,屬于古代神話和天文學(xué)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心月狐喜好游戲人間,常給人間的情侶制造誤會。心月狐乃是天庭星君,神威無限,是最古老的天狐之一。在清代神話作品《鏡花緣》中,心月狐曾受命下凡,化身女皇武則天奪取唐氏江山。 第三位:蘇妲己蘇妲己,修行千年的九尾狐,出自《封神榜》。九尾狐本在軒轅墳修行,算是軒轅黃帝一脈的人。受女媧娘娘之命,潛入紂王宮中,去斷送紂王的江山,迎合天命。為完成女媧娘娘的命令,她使出渾身解數(shù)將紂王迷得顛三倒四。本是功德,不料蘇妲己自作主張,殘殺了無數(shù)忠良。炮烙熔骨鍛赤練,蠆盆噬魂化流毒。引得鳳鳴徹岐山,摘星鹿臺盡歸當然。對抗天數(shù),最終被女媧處死,千年道行一朝散。 第二位:青丘九尾狐青丘九尾狐,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出自《山海經(jīng)》。書中寫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青丘九尾狐叫聲如嬰兒,有時吃人,而吃了九尾狐的肉,也可以不逢妖邪之氣。據(jù)說九尾狐每一百年就會有一個尾巴出現(xiàn),當九條尾巴齊全的時候,再過 100 年,也就是說九尾狐活了1000 年之后,就可以變成人。九尾狐中的天狐傳說中是有通天之術(shù)的仙狐, 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能知千里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 第一位:涂山狐女嬌涂山狐女嬌,說到狐妖,最著名的莫過于涂山狐和青丘狐兩大種族了。相傳大禹來到涂山,遇見一只九尾白狐,并聽見涂山人唱歌:“綏綏白狐,龐龐九尾”。如果在這里“成家成室”,就會子孫昌盛,于是大禹便娶了涂山九尾白狐女嬌做妻子。女嬌嫁給大禹不久,大禹便離開去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女嬌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遠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見禹的歸來。她朝思暮想,最終精誠所至,化作一塊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東端,后人把它叫做啟母石。她的兒子啟便是夏朝的開創(chuàng)者,女嬌可以說是華夏的先祖之一了。 |
|
來自: 炫葉楓雪 > 《神(話)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