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yī)眼里,結節(jié)、囊腫、脂肪瘤、息肉等皆因“痰濕”而起。 痰是人體水液代謝出現故障的產物,它的產生主要與肺、脾、腎三臟關系密切,而其中又與脾關系最密切,所以中醫(yī)有“脾為生痰之源”“脾不留濕不生痰”之說。 由于人體脾的運化水濕功能下降,或水液在體內的循環(huán)、排泄過程中遇到障礙,水液就不能正常滋潤人體,反而會在體內形成異常的積聚,成為一種病理物質。這種異常積聚的水液,中醫(yī)就將它稱為“痰飲”。 人體之氣是人的生命運動的根本和動力,生命活動的維持必須依靠氣。人體的氣, 除與先天稟賦、后天環(huán)境以及飲食營養(yǎng)相關以外,且與腎、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所以機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實質上都是氣在人體內運動的具體體現,當氣不能外達而結聚于內時,便形成'氣郁'。 隨著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或情志失調、或飲食失節(jié),結節(jié)、囊腫、脂肪瘤、息肉的發(fā)病率已經呈現逐年升高的態(tài)勢。 諸多結節(jié)、囊腫、脂肪瘤、息肉患者不愿接受手術切除治療,或手術切除不久后復發(fā),轉而尋求中醫(yī)治療。 中醫(yī)認為結節(jié)、囊腫、脂肪瘤、息肉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痰濕所致氣滯血瘀,也就是氣的運行不夠通暢,無法正常推動血液流動。 無論是甲狀腺結節(jié)、乳腺增生,又或者是脂肪瘤,雖然他們的患病部位各不相同,但是發(fā)病的機理是一致的。因此凡是人體內氣血長期不能流動,導致的積聚腫塊都可以采用此方治療。 有人認為得了結節(jié)、腫塊等直截了當的切除就好了。 然而,這種辦法并沒有從根本上改善人體氣滯血瘀的狀態(tài)。臨床上經常出現在切除結節(jié)一段時間之后,又會在相同部位,或者是身體的其他部位長出新的結節(jié)或者腫塊。 所以從根本上改善氣滯血瘀、痰濕的病理狀態(tài),即我們常說的改變結節(jié)體質才是治本的正確方法。 痰濕體質的10大癥狀 1,經??诳?。 2,咽喉部好像有異物。 3,臉上、頭發(fā)油膩膩的。 4,舌頭胖大,舌苔厚膩。 5,身上經常起濕疹。 6,大便粘馬桶,沖不凈。 7,嗜睡,容易困頓。 8,胸悶,憋氣,陰雨天會加重。 9,可能伴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10,吃得不多,但日益變胖,特別是肚子。 中醫(yī)解決問題,從根本體質上去改變身體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改變了,息肉、結節(jié)、囊腫、脂肪瘤自然不會再復發(fā) 【中醫(yī)一個小方子】 中醫(yī)推薦一個茶湯方——古方散結茶,組成是:馬齒莧、蒲公英、桑葉、山藥、大棗、小薊、甘草、肉桂、薏苡仁、茯苓、淡竹葉、覆盆子、梔子、金銀花、桑葚、槐花、芡實、山藥。 從中醫(yī)的角度看,身體的各種包塊,就好比天空上的烏云,風來了,烏云就散了,氣順了,身體的各種包塊就會慢慢瓦解,最終消失。其實不止是脂肪瘤,像各種結節(jié)、息肉也是一樣。 但是在理氣之前,先必須把這些死肌惡肉一點點消蝕分解掉,怎么分解呢? 1.大家仔細看,桑葉、梔子、淡竹葉、甘草是四兄弟,梔子大家都很熟悉了,痛風方少不了它,能把體內的一些包塊軟化,消散。竹葉、甘草配在一起,行氣化痰,他們兩個聯手很厲害。 2.化痰散結——馬齒莧、蒲公英、金銀花 馬齒莧,是化痰的神器,就是哪里有濕濕冷冷的痰水,它就可以讓痰水消失。 而蒲公英是疏肝理氣的好藥,馬齒莧配合蒲公英、金銀花,可以把痰濕給溫化了,人體的痰濕就像黏在碗筷上的油膩一樣,而他們就像清潔劑,一去到體內,那些痰濁就會化開,像清潔劑一去到碗里,油星就會溶解。 3.薏苡仁可以除濕,可以清熱,可以排膿,張仲景的薏苡附子敗醬散,孫思邈的千金葦莖湯,都用到了薏苡仁,這兩個方子是干啥的,它們可以分別治療腸癰和肺癰,就是腸道和肺部因為濕熱,因為瘀血,長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薏苡仁用上,可以把它們消解掉,從這個角度來講,薏苡仁又有協助茯苓、梔子分腫塊的作用。它可以一邊消,一邊把這些痰濕瘀血利用出去。 人到中年,如果你也有這些小毛病,不妨多喝古方散結茶,每天2-3袋,堅持1個月,驚喜在等你 ![]() ![]() ![]() |
|
來自: 淘沙金 > 《醫(yī)衛(wèi)食藥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