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山門外巍巍龍華塔之外,在龍華寺院內(nèi)東北角后花園內(nèi),還有一座清代石塔,與花園內(nèi)百年牡丹相伴。這便是韜明禪師塔,據(jù)說是在解放后才被移到此處保護的。 ![]() 徐匯龍華寺韜明禪師塔 ![]() 徐匯龍華寺韜明禪師塔 ![]() 徐匯龍華寺韜明禪師塔 ![]() 徐匯龍華寺韜明禪師塔銘文 ![]() 徐匯龍華寺韜明禪師塔局部 雖然較其它石刻墓塔形制較小,建造時間也相對較晚,但韜明禪師塔卻完整的保留了幢式石塔的造型,且雕刻堪稱精美講究。整塔分為底座、塔身和塔剎三部分,通高2.6米。正六邊形的石刻底座,被分為上下三層,底部較為簡單,中部則雕有垂幔紋飾,上部則為覆蓮上承六棱柱形塔身。塔身被中間石雕蓮座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塔身各面雕有各式獸、禽浮雕。上部塔身四面分別刻有兩龍形、兩鳳形浮雕,護擁著正面塔銘和背面的題記。塔銘刻'本山開法第一代臨濟三十二世韜明宗禪師之塔’,其對應(yīng)面則刻有'大清康熙歲次丁未嗣法門人超濟等建立’題記。表明了塔主人、建塔人身份,以及塔的建造年代。塔身上部為六邊形仰蓮及蕉葉雕刻裝飾的托座,上承兩層石刻圓形蓮座,托起頂部缽型球體,缽體上雕有祥云騰龍形圖案,共同組成獨特的塔剎。 值得注意的是,就塔銘而言,無論韜明禪師塔原在何處,均說明在清代龍華寺已為傳承禪宗之臨濟宗佛法的道場,這也能從寺中保留的鑄有'龍華禪寺’銘文的清代香爐得到佐證。而塔身多處刻有龍形、鳳形浮雕紋飾,則令人十分詫異,更對韜明禪師之地位難以進行猜測。因為,在當(dāng)時的年代,龍鳳是皇家象征,雖是在佛門,豈是隨便可以能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