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學習相關(guān)的話術(shù)】 ![]() 很多父母看到人家孩子學習好,自己孩子學習差勁,就坐不住了。 為了讓自家孩子不落后,他們開始想辦法督促、教育孩子,可越是如此,父母的話語越無法成為孩子的動力,反而給孩子帶來焦慮。 所以,每個父母都應該做個智慧家長,掌握激勵孩子學習的話術(shù),幫助孩子遠離學習困擾,同時促使孩子得到更多的東西,比如自信、個性、快樂以及愛。 第一,孩子寫作業(yè)拖拖拉拉,父母要積極找出原因,耐心給予引導和鼓勵。 遇到孩子寫作業(yè)拖拖拉拉,很多父母氣不打一處來,上來就吼叫:“快點寫,不要磨贈!”“你再磨蹭,我就對你不客氣!”“我就看著你寫,看你還磨磨蹭蹭!”可效果呢?一點都沒有。 孩子依日拖拖拉拉,不是半天寫不了幾個字,就是一會兒喝水一會上廁所。 想要孩子不拖拉,父母就應該耐心觀察孩子,耐心與孩子溝通,找出其拖延的原因一究竟是注意力不集中,作業(yè)有難度,還是不愛寫作業(yè)。 找到原因后,父母要立規(guī)矩,且規(guī)矩不可破。 可以對孩子說:“寫完作業(yè),你才可以玩。不寫完作業(yè),絕對不可以玩。” 規(guī)矩立起來了,父母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是懲罰分明的。對孩子說:“半個小時寫不完作業(yè),你今天就失去看電視的機會。” “半個小時寫完作業(yè),你可以多看一集動畫片。” 立好規(guī)矩,態(tài)度分明,有賞有罰,不要情緒化管教,孩子拖拉的壞習慣自然就會改掉。 第二,孩子分數(shù)不高,父母要平和、理智地對待。 很多父母過于在乎孩子的分數(shù),孩子分數(shù)不高,父母除了批評、埋怨,就是唉聲嘆氣,甚至動輒打罵。“分數(shù)這么低,真給我丟人! “每次考試都拿不到90分,真不知道你怎么學習的!” “唉,你什么時候拿高分,我就謝天謝地了!” 聽到這樣的話,孩子內(nèi)心只剩懊惱、自卑、沮喪,認為父母只認分數(shù),看不出自己的努力,更不在乎自己。 在這樣消極情緒的影響下,學習積極性大受影響,自信心嚴重受損,分數(shù)怎能提高? 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分析分數(shù)低的原因,“孩子,你好好反省一下,什么地方丟了分,究竟是不會還是馬虎。 ”然后給予孩子信心和鼓勵,“我相信你不笨,通過努力肯定能提高成績…” 最后告訴孩子,“好孩子,只要你努力了,進步就比分數(shù)更重要?!?/span> 第三,孩子考試緊張、焦慮,父母就不要再施加壓力了。 很多孩子平時學習很不錯,可一且考試就容易緊張、焦慮,導致分數(shù)不高。 雖然分數(shù)不是檢驗孩子的唯一標準,可孩子總是考試失常,對于學業(yè)和未來發(fā)展也有很大不良影響。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若是不鼓勵、不支持,不幫孩子走出恐懼,那么孩子的心理負擔就會進一步加重,久而久之,就會對自我能力產(chǎn)生懷疑,失去學習動力。 父母可以這樣和孩子說:“孩子,你要知道,考試本身是檢驗你學習的情況,并不是爭什么名次,你沒必要緊張。” “孩子,你要放平心態(tài),把它當成在家做習題,這樣你就不會再害怕了!” 同時,父母不要對孩子有過高期望,因為很多孩子懼怕考試是因為父母的期望過高而造成的。 第四,孩子感覺學習累,父母就多給孩子打打氣。 孩子學習任務重,又要實現(xiàn)父母的期望,心理上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支持和關(guān)懷。 然而,很多父母只看重成績,只看孩子是否達到自已的標準,聽到孩子喊累,便會氣急敗壞:“你還喊累,我看你就是懶!”“學習有什么累的,我們大人工作都沒喊累!”“你學習成績差,平時總想著偷懶,怎么可能會累! ”如此一來,孩子不被理解,不僅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還可能關(guān)閉親子溝通的大門。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疲憊,對孩子說:“好孩子,我知道學習辛苦,我理解你的感受。 如果感覺疲憊,你可以多休息,注意勞逸結(jié)合。”可以帶孩子放松下,“孩子,周日我們?nèi)ゴ蚯?,?/span>松下身體和心情。” 德國詩人海涅說過這樣一句話:“即使種下的是龍種,收獲的也可能是跳蚤。” 若是父母不能掌握與孩子溝通的話術(shù),那就很難讓孩子,成為自己心中期盼的“人中龍鳳”。 ——《父母的語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