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樓(組詩)之二 ——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張方 福州鎮(zhèn)海樓 孔雀藍(lán)的閩江水 在鎮(zhèn)海樓雕花窗口的眸子里 蕩漾 金碧輝煌的雕梁畫棟 凝聚了 榕城的山光水色 古香古色的翹壁飛檐上 翻滾著 臺灣海峽的東海浪 江南一座能鎮(zhèn)住大海的樓 只有屏山上無形的風(fēng) 才感覺到它的重量 大海靜了目光高了 閩江的浪濤在玉宇畫角的鈴鐸上 源遠(yuǎn)流長 登樓遠(yuǎn)望滄海變桑田過程 只一站 我就接通了山與海的甬道 地面上七個巨型石缸 還保持著北斗七星 拱月的陣勢 鎮(zhèn)海樓你總是舉目向上 為了——決不讓陽光去照耀 腳下匍匐的靈魂 昆明大觀樓 拭凈長聯(lián) 一百八十個字 五百里滇池 澎湃其中 行行經(jīng)典句句璀璨 字字珠磯刻上 我的心頭 大觀樓—— 分明是澹泊的孫髯翁 一個沒有功名清貧的 在昆明圓通寺咒蛟臺 賣卜為生的知識分子 身穿襤褸長衫 在不遠(yuǎn)處 迎迓我 越二百多年 滇池云雨 我看見至今還沒有一朵云 能到達(dá)髯翁一枝筆的 高度 只有孫翁的飄飄銀髯 長過高懸在大觀樓門上的 天下第一 長聯(lián) …… 采石磯太白樓 枕楊子 挹翠螺 中國惟獨一座 用詩歌 和詩魂構(gòu)筑在人心上的 長江第三名樓 穿越無數(shù)對聯(lián) 字畫 碑刻 雕像 題詩的甬道 一切優(yōu)美和動人都來自你的 豪放或者憂傷 我無法抗拒我的崇敬 和畢生的摯愛 在秋天蕭蕭的時節(jié) 趕赴一場詩的盛宴 離去 我再也無力返回 在轉(zhuǎn)身的剎那 發(fā)現(xiàn) 不僅僅是一座樓 在深深感動自己 成都望江樓 因與中國才女薛濤有關(guān) 人們在這里吟詩 寫聯(lián) 憑吊種竹 建亭臺樓閣 而成為中華十大名樓之一 與武侯祠杜甫草堂齊名 因一個才女詩人而亨譽千載 漫步竹林每叢翠竹都有 薛濤靈秀的婀娜多姿身影 輕風(fēng)吹拂竹林細(xì)雨微聲 傳來薛濤陣陣的低吟淺唱 我謁墓訪井 賞竹 登樓 樓也成了薛濤詩魂化身 登樓可望西嶺雪山雄姿 近觀則見錦江景色麗影 不論是望江樓還是樓望江 詩魂千古江樓江流就千古 望江樓也是望“情人”樓 薛濤與詩人元稹愛情長傳不衰 就為元稹“我還會回來”一句話 讓才女終身不嫁 在此守候千年 薛濤一生寫了五百多首詩歌 留有九十多首 收入《錦江集》 首首精華與卓文君 花蕊夫人 黃娥并稱蜀中四大才女 這用精神高地堆疊起的“望江樓” 比其樓下左右懸掛 由江津才子 鐘祖芬撰寫的“天下第一長聯(lián)” 更加出類拔萃的一幅華夏“絕聯(lián)” 望江樓望江樓 不廢江河千古流 錦江卻成了大才女薛濤心上的一條 永不愈合傷口 就是為了“一句話” 死后只余荒冡 也要等他萬年 …… 貴陽甲秀樓 四角三檐朱梁碧瓦 矗立在南明河流碧波之上 飛甍翹角亭閣映翠 馱負(fù)在萬鰲磯石清幽之地 楹聯(lián)第一比昆明大觀樓 天下第一長聯(lián)還多26個字 但知名度卻略輸一點 論其文采又稍遜風(fēng)騒 口氣不小甲秀樓甲神州 出過歷代狀元三名 探花一名 而與全國文化大省相比 出過 百多名狀元 算是小巫見大巫 但也曾有自己的驕人的輝煌 五百年穩(wěn)據(jù)鰲磯 獨撐天宇 詩聯(lián)獨特之長 敢匹大觀樓 九孔石橋浮玉帶 獨占鰲頭 是省會城市的一個街心公園 是車馬喧囂中的一組休止符 是塵飛揚中的一塊迷人綠洲 是中國最負(fù)盛名的十大名樓之一 我只是過客 第一次走進甲秀樓 就像在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我什么都沒有帶走 只帶走了 劉玉山撰寫的——你的第一長聯(lián) …… 作者簡介: 張 方,本名:張昌藩。在《人民文學(xué)》、《詩刊》、《星星》詩刊、《詩潮》、《綠風(fēng)》、《揚子江》、《廣西文學(xué)》、《福建文學(xué)》、《中國文化報》等全國數(shù)十種報刊上發(fā)表過詩作,并被多種選本收錄;多次獲全國征文獎、省級文學(xué)獎。系福建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國家正規(guī)出版社出版有《心路歷程》、《面對生活》、《深度空間》《乙未羊回望》、《我是你的小蘋果》《詩畫鼓山》等六本個人詩歌專集。其文學(xué)成果輯入《中國當(dāng)代藝術(shù)界名人錄》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