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系統(tǒng)+ 根據硅谷王川網文整理 91、系統(tǒng)的多樣化和復雜度非常重要 最讓你氣急敗壞,惱羞成怒的新技術,最有可能讓你發(fā)大財。因為氣急敗壞和惱羞成怒的背后,肯定是某種巨大的,難以逾越的競爭壁壘。 對自發(fā)涌現系統(tǒng)之尊重,其反面就是項羽的 “奮其私智而不師古” 一個系統(tǒng)的多樣化和復雜度非常重要。否則如果主觀壓制別的路徑和自發(fā)系統(tǒng)的涌現,而自己設定的路徑遲早遇到增長瓶頸,且沒有能力糾錯而最終會滅亡。// 達爾文式的進化系統(tǒng),任何時候都有多個不同類的生物或組織在競爭。有的冒頭了很明顯,有的在蟄伏但可能后來居上。暫時領先者無法保證不會有別的 看到一位哲人的一句話,'能夠讓你感到最大痛苦的世界解釋體系可能就是最正確的,能夠讓你感到最舒服的解釋體系多半是錯誤的',和我的感觸異曲同工。 人為什么很多時候會死要面子活受罪? 這說明'死要面子'這種基因在某些場景下有利于生存,所以就保留下來。'死要面子'是給周圍人的信號,就是我還很強大。否則周圍人發(fā)現你實際上很脆弱不重要了,就可能紛紛拋棄你,造成塌方式的實質利益損失。什么階段必須死要面子,什么時候不能要面子,是一個學問 而且這種氣急敗壞,最好是像諸葛亮三氣周瑜一樣氣三次以上,說明競爭優(yōu)勢非常全面,才有巨大價值。 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可能錯了,知道什么時候迅速改正錯誤,反其道而行之可以發(fā)大財,這也是一種結構性優(yōu)勢。以后如果有時間,我會寫一篇文章,叫做 '川式氣急敗壞惱羞成怒投資大法' 發(fā)現讓人進步最快的操作是,能夠定期主動擺脫自己的舒適區(qū),接觸研究新東西。但脫離舒適區(qū)也要有選擇性和技巧: 一,一個新東西屢次超越你的預期,比你想象的好。二,這個東西可以直接親自反復驗證,因為媒體信息里吹牛造假比例很高。三,這個東西要比你現有的選擇明顯更好,至少可以互補。 92、學習資料 '歷史學家喜歡'路徑鎖定'的概念。歷史學家喜歡'一個偶發(fā)小事件會產生巨大影響' 的想法。他們認為 Brian Arthur 的'回報遞增,路徑依賴'的想法為他們(歷史學家)的存在提供了理論依據。 ' 摘自 M.Mitchell Waldrop: 'Complexity: The emerging science at the edge of order and chaos'. 可讀性極強,把復雜系統(tǒng)理論的多個概念串在一起了。里面描繪美國學術界習慣于'回報遞減'的傳統(tǒng)經濟學家對于 Brian Arthur 理論的長期激烈反對,和十年來虧損幾百億美元做空特斯拉的交易員們心態(tài)一樣。 93、優(yōu)化生存能力,而不是最優(yōu)解 Brian Arthur: 即使是 1987年Arthur 到新墨西哥的復雜系統(tǒng)研究院時,那里的世界頂級科學家對于金融市場的理解,仍然只限于非常膚淺的圍繞1987年股市崩盤的解釋//Brian Arthur 八十年代提出'回報遞增,路徑依賴'的經濟理論時,遭到絕大多數習慣于'資源有限,回報遞減'經濟模型的伯克利斯坦福經濟學家的激烈反對。諷刺 94、童子功很重要 推薦 Edward de Bono: Lateral thinking (橫向思考) 人的認知可看成是一種不斷自我最大化的記憶系統(tǒng)。但這個系統(tǒng)的結構形成,非常依賴于外在信息輸入的順序,尤其是30歲以前的生活經歷。當系統(tǒng)復雜化到一定程度,底層的認知模塊固化后,新的信息輸入時,已經沒有能力以最高效的方式處理吸收了。所以要不斷主動砸碎過去的低效的認知模塊,以適應新形勢 95、必須十分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意識到很多時候,對于高復雜度的東西,年輕人向老年人請教,沒經驗的人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想尋求捷徑,實際上是個無效的行為,本質就和外行想光憑砸錢就馬上搞出自己的芯片系統(tǒng)一樣無知。 沒有高復雜度的知識體系,空談'大道至簡'基本就是放 GP, 對于認知還停留在此階段的人可以切斷聯(lián)系了。高復雜度的系統(tǒng),能量效率輕松碾壓低復雜度的系統(tǒng),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復雜度的提高,永無止境。 低復雜度和高復雜度的思維框架,完全無法平等地進行交流。即使魯班再世,拿著手里的尺子和算盤,也永遠無法達到使用有限元分析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的設計師的高度。 杜蘭特曾說: '教育普及了,但是智慧(的傳播和普及)永遠會被頭腦簡單者的生育能力所阻礙。... 無知者,讓自己容易被那些左右輿論的力量所操縱。' 不斷越讀越厚,隨時都有信手拈來多種方式讀薄的能力。但一心想讀薄而缺乏厚的基礎,則會始終停留在低層次的水平。//@藍黑墨水---水之意志:是的,記得老師說過書先要先讀厚,會算很多種具體的東西,最后再高屋建瓴讀薄。 只有鉆石才能切割鉆石,只有多樣性才能摧毀多樣性,復雜問題需要復雜度高的人或團隊。 96、自然演化 生命進化的過程是從 RNA 到 DNA, 再到蛋白質,再到生命體,再到生態(tài)系統(tǒng)。 每一層遞進,系統(tǒng)的復雜度和對能量利用的效率,都上了一個臺階。進化的格局,事后看顯而易見,但沒有發(fā)生之前,其演化的具體方向有較大的偶然性。 演化的東西,只有在復雜度最高/最開放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里才有生命力。復雜度低的地方演化出來的東西,很容易被外力輕松拍死。 技術進步,本質需要打破各種禁忌和障礙,這在復雜度最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內實現的幾率遠大于復雜度低的地方。成功的一種捷徑,是觀察尋找那些已經突破障礙的新的自發(fā)現象,然后搭上他們的便車。//演化的東西,只有在復雜度最高/最開放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里才有生命力。復雜度低的地方演化出來的東西,容易被外力拍死 自然演化,就好像把箭射出去,擊中目標后,畫個圈,然后祝賀自己是個神箭手。我還是喜歡這種生活方式,壓力小,享受過程,結果一點不差。 計劃設計出來的生活,就好像對著別人設置的靶心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瞄準,一點不能錯,壓力很大很不爽。 97、魯棒性和保真度使能量效率提高 '復雜網絡,帶來了魯棒性和(信息的)保真度,使得能量效率的提高成為可能。 信息的收集/甄別/處理的復雜網絡,決定了認知,也決定了能量的獲取和利用的效率。每一次能量饑荒 (經濟蕭條)的時候,那些能量效率低的生物個體和群體,都會被自然淘汰。 '復制保真度的增加,是復雜真核細胞信息網絡的另一個適應性的福利。不同的轉錄酶的保真度不同。細菌變異率是真核單細胞的十倍,后者又是爬行動物的十倍,而爬行動物又是脊椎動物的十倍。高保真度讓信息更好地傳輸,降低了糾錯所需耗費的能量。' '長期記憶和社交能力,代表著生命和物質的復雜性的一個獨特的飛躍。很多復雜系統(tǒng)在一段長時間內保持高效率的能力,(在進化中)被選擇出來。' 換句話說,記憶過短,或者記憶完全錯誤的系統(tǒng),是比較低級的。 '針對環(huán)境內可用能量的變化,(系統(tǒng))復雜度和效率層層遞進。像其它涌現系統(tǒng)一樣,有個轉折點,系統(tǒng)內互相作用的部件超過某個閾值后突然涌現出新的模式... 就像摩爾定律里電腦芯片密度每兩年翻番一樣,生物進化建立于前一層的復雜度之上,但時間跨度更長。更高的復雜度與更高的能量效率暗合。' 98、適應性地形 ![]() 意識到以前讀書和工作時,最不爽的感覺是: 所謂體系突破,本質是你的能量效率比別人高很多,一份力氣回報是別人的幾倍幾十倍。而能量效率高,本質需要信息效率高,別人沒看清楚格局像熱鍋上的螞蟻時,你能洞穿問題本質。而信息效率高,本質需要多個角度,多個點多個來源的信息的長期采集和甄別。 體系獨特才有可能捕捉超額收益。而體系之所以獨特,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整個探索過程的動力主要是自發(fā)內生,而不是外人給安排布置的 即使是專業(yè)人士,因為缺乏知識廣度,缺乏把其它領域知識引入進行創(chuàng)造性組合的能力和意愿,到晚年其認知僵化往往慘不忍睹 廣度和深度過臨界點后,會感覺知識體系組合性越來越強,就是所謂 composability(可組合性). 很多細微的多領域的知識,組合在一起融匯貫通,就有可能發(fā)現更多全新的路徑去捕捉多余的收益和機會,會有極為強大的乘數效應。 像碳原子一樣,可以和其它大部分原子組合,組合后的分子還很穩(wěn)定,因此成為生命的基礎。 提高信息效率,本質需要不斷尋求從'全球最優(yōu)'的信息來源攝取信息,并且果斷切割與信息能量效率低下且思維僵化的個體的連接。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與能量效率,是一種道德上的責任。 意識到涉獵領域越廣泛,到后面還有個神奇的效果,就是越來越容易觸類旁通,把不同領域的知識連接融合起來,發(fā)現新機會,產生邊際收益遞增的指數增長的效果。這才意識到前面各種通識的自我教育,不是白學的。但要把自己的認知解釋給沒有基礎的人,難! 甚至一些稍微反直覺的概念會被SB 輕浮的嘲笑。 涉獵廣泛后,再看一些專業(yè)人士,在其領域之外的極其 naive 的認知,會有一種看小貓小狗的滑稽感。因此也就更加堅定了繼續(xù)廣泛通識自我教育的計劃。 開放系統(tǒng)的復雜度總是不斷在提高,總是不斷有新的能量效率高的體系涌現出來,新人相對容易在新體系內占據接近食物鏈頂層的站位 99、能量效率 幾年前很多科學家討論'涌現' (emergence) 和復雜系統(tǒng)時,忽略了關鍵一環(huán): 所謂'能量效率'提高,也沒什么神奇的,就是更多個體連接起來,分攤固定成本,分攤風險,降低自己的能量消耗。而個體的能量消耗降低,又可以降低自己做其它所有事情的成本,不斷循環(huán),層層遞進。比如區(qū)塊鏈技術,通過降低陌生人之間大規(guī)模合作的信任成本,將極大提高人類社會的能量效率。 100、生命演化的解釋體系 意識到很多經典哲學體系的復雜度是非常低的,就好像魯班拿著尺子和算盤,試圖解決有限元分析才能解決的問題。 拿經過歷史數據回測的股票交易模型去應對未來,就像拿石器時代的生活經驗套到機械化時代一樣。經濟體系的發(fā)展,是個復雜系統(tǒng)的復雜度不斷上升的過程,描繪其底層運作結構和機制的模型往往變得面目全非。不能理解和承認此現實的思維模型,在哲學層面早已徹底破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