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書邦人」的第 218 篇原創(chuàng)文章今早打開公眾號后臺,看到了一條私信,有人問我如何做到一年讀完100本書。我回復(fù)他說可以選擇簡單的書來讀,不要讀有難度的,三天讀完一本就沒問題。其實我前幾年讀了不少書,每年都讀100多本,有些書不到一個小時就讀完了,看著一天天增加的閱讀量,感覺好極了。不過現(xiàn)在我讀不了那么書多了,至少今年讀不了100本,能讀完80本就不錯了。其中有一大半是知識星球的書單,我必須認(rèn)真讀完,每本再寫3000字左右的讀書筆記。我讀不了那么多書,有兩個原因,一是我花在寫作上的時間多,二是沒必要。我的寫作不是寫小說,也不是寫日記,而是讀完一本書或者一章書時,就停下來寫筆記,有時還停留很久才接著往下讀。讀完之后發(fā)現(xiàn)讀得不過癮或者讀不透的地方,就再讀一兩遍。讀完了繼續(xù)寫,我的草稿箱里就有很多半成品的讀書筆記。雖然還不適合發(fā)出來,但在寫的過程中,我對書本的理解更深了。我很享受這種感覺,在讀書時甚至故意放慢速度,反正不用向誰交代,就不急著讀完。這種心態(tài)反而讓我能靜下心來深讀每一本書,寫一些走心的讀書筆記。可能一開始讀一兩本,寫一兩篇讀書筆記沒什么感覺,可是用這樣的方法讀完30本,50本書之后,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快速提升,閱讀速度更快了。一年100本,三天左右就要讀完一本,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有壓力的,因為每天能擠出一兩個小時來讀書的人不多。假如你真的想讀完,就只能快速翻閱或者找又薄又容易的書來讀,刷數(shù)據(jù)。可是你為什么要這么做呢?讀個書還要如此賣力演來欺騙自己?讀簡單的書,讀完了你覺得很輕松:「哇,閱讀真是一種享受,曬個圈去!」于是你就帶著滿滿的成就感,接著讀下一本。這樣讀書,你只是讀了個寂寞而已,對你沒有一點好處,用這點時間來看個紀(jì)錄片,聽首歌不好嗎?不過你想炫耀自己的閱讀量,又想證明真的讀過,拿來博取妹子的好感另當(dāng)別論。可你這樣做會很快露餡的,就像前兩年我參加的一次線下讀書會,有一個人說他一年讀了200本書最后卻露餡一樣。當(dāng)他自我介紹時我們都為他鼓掌,也期待他的精彩分享,畢竟大家每年讀的書沒他多。可是輪到他分享時,支支吾吾講了幾分鐘就亂講一通,到了提問環(huán)節(jié)在場的人都不好意思多問,怕他難堪。他也知道自己出丑了,活動一結(jié)束就馬上離開。 其實我相信他一年真的讀了200本書,可也只是囫圇吞棗地翻過一遍,讀得不深,不理解書中說什么是很正常的。就算慢讀,不做筆記的話,也不一定能夠分享得出來。再說了,若讀難一點的書,200本根本讀不完,就算快速讀完一遍又能怎么樣呢?你也別信有人說的用快速閱讀法,畫思維導(dǎo)圖就能半個小時讀完一本書之類的話。這都是讀書人心態(tài)浮躁的緣故,很多人已經(jīng)不能靜下心來好好讀完一本書了。我也有過追求閱讀量的時候,每天總是琢磨怎么讀得更快,更多。后來才意識到,讀透比得多更重要,于是慢慢去總結(jié)和整理讀透一本書的方法,不比誰讀得多,不追求閱讀量,而是以讀懂為主,因此一年讀80本書,我都覺得多了。這時我應(yīng)該反省的是:「我為什么要讀這么多書?」當(dāng)你急著讀完一本書,甚至以每年讀完100本書為目的時,也不妨這樣反問自己,你會慢下來,想去讀透一本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