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談的是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紅樓夢》可以說是以三人的愛情悲劇為主線展開的。賈寶玉,絕對男主,是賈政和王夫人所生的二兒子,由于哥哥賈珠早逝,寶玉深得賈母和元妃的寵愛。林黛玉是賈政的妹妹賈敏的孤女,雖是寄人籬下,但的確深得賈母的寵愛以及賈府上下的尊重。薛寶釵是王夫人之妹薛姨媽的小女兒,家勢顯赫,雖比不上賈府富貴,但著實是大家閨秀。林黛玉和薛寶釵并列為金陵十二釵之首。
這場愛情悲劇是一早就注定好了的。其一是先前談到絳珠仙子的還淚之說,其二是金玉良緣之說。寶玉的玉石之上刻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而寶釵佩戴的金鎖上寫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這一段金玉良緣是受到家中長輩以及元妃認可的。
再談談人物性格。寶玉是尊重和喜愛女子的,他覺得天底下的靈氣都到女子身上去了。這一點很有現(xiàn)代紳士的風度。寶玉甚至提到,為什么女子長大之后都要嫁做人婦,而且都變了模樣呢。這是對固有社會規(guī)則的質疑和挑戰(zhàn),這一點在他雖有才學但不好功名上面也有體現(xiàn)。寶玉喜歡黛玉,倆人的情感在書中寫得很明白。他倆從小一起長大,耳鬢廝磨,情投意合。黛玉的性格清冷孤傲,內心細膩敏感,總是傷心生氣。所以書中常有的橋段就是寶玉又惹林妹妹哭了,免不了幾日的置氣和賠罪。
有一次,寶玉對黛玉說道:“我的五臟都碎了,你還只是哭?!?/span>
愛是難解的,黛玉的脾氣算不上頂好的,但是寶玉能夠懂她包容她。更重要的是,喜歡寶玉的女子雖多,能懂他的似乎也只有黛玉。寶玉曾經(jīng)說過,林妹妹從不說讓他考取功名這樣的混賬話,不然也早就疏遠了。這里重點diss的其實就是薛寶釵。
再回到薛寶釵,是現(xiàn)代意義的白富美,而且博學多才,舉止端莊,隨分從時。這樣的人設在古今中外,都是標準且優(yōu)質的結婚對象人選。談到寶玉的親事,賈府長輩會選擇寶釵而不是黛玉的理由也很簡單,無關乎家庭背景,只是因為黛玉的性格孤僻而且身體不好,要論做兒媳婦是比不上寶丫頭的。
如果這個決定權是在長輩手里,這樣的選擇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在當下的時代背景,沒有人過問寶玉和黛玉的意愿。薛姨媽倒是有問過寶釵的意思,寶釵只是說道當女兒的親事自然是父母或是兄長做主的,怎么能問起她來。所以說寶釵是懂事的,同時又是迂腐的,這也是她不被喜歡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平日里的相處,寶釵不可能看不出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情分。因此她在婚事上的態(tài)度也是讓人感覺麻木和無力。
賈母一干自然也知道寶玉是愛著黛玉的,襲人也明明白白地指出了這一點,但眾人放不下寶釵這樣優(yōu)秀的媳婦人選。于是王熙鳳想出了調包計,棒打鴛鴦。然而寶玉和寶釵的婚事早就走漏了風聲,只嘆當時的寶玉已經(jīng)失了玉,終日癡傻,黛玉身為女子,無可奈何卻改變不了什么。最后,寶玉成親之時,黛玉積郁成疾,淚盡而亡。
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直至掀起蓋頭之前,寶玉一直以為身邊坐著的是黛玉。
“我有一個心,前兒交給林妹妹了。她要過來,橫豎給我?guī)?,還放在我肚子里頭?!?/span>
婚后,寶玉精神恍惚過來,才知道林妹妹已經(jīng)亡故了。書中后面的幾回,讓我恍惚感覺寶玉通過旁人的勸解和自洽,已經(jīng)放下了黛玉,接受了寶釵,開始了渾渾噩噩、按部就班的生活。直到最后,寶玉中了第七名舉人,賈蘭中了一百三十名。賈府有時來運轉的態(tài)勢,而寶玉卻已看破紅塵,遁入空門。這段情緣算是完結。
寶玉對黛玉說過的:“你死了,我做和尚!”
他最終還是履行了自己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