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7 期〓 題記:快到父親節(jié)了,寫給我的哥哥,謝謝他對我的關(guān)愛! 俗話說,長兄如父,的確如此。我們家共姊妹三人,我哥哥是家中長子,他也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 他比我大十三歲,我一出生他就在外地念書,從小學(xué)到中學(xué)。從記事起,我就覺得家里經(jīng)常只有我和媽媽。哥哥一年很少回家,只有在兩個假期時候,才可以和我呆一段時間。 哥哥暑假回來,有時去和母親一起去鋤地,如果他不去地里勞動,那我可享福了,他把我照顧的無微不至,又怕磕著又怕碰著,怕熱著也怕凍著。他細(xì)心的真像個媽媽。當(dāng)然,這些都是后來聽我媽說的,我那時太小還記不住亊。
在當(dāng)年,后旗只有老土牧爾臺有一所小學(xué),離家有三十幾里路。哥哥只好住校,基本拿夠一學(xué)期的糧,一學(xué)期不回家,也沒有交通工具,他年紀(jì)也小,可能是十一二歲吧。學(xué)校都是跑校生,住校的就他一人,晩上在大伙房和做飯的大師傅住一起。這個大師傅是個單身,每天開飯后就外出了,很晩才回來,一間黑漆漆的大伙房,大師傅還不給點煤油燈,哥哥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有點害怕,越怕越睡不著,只昐望大師傅早點回來。每晩自己坐黑屋子哭,有一次家里托去土牧爾臺辦事的人,捎去幾件換洗的衣服,我哥見了人家象見了救星一樣,哭訴說:煩您帶捎個話,我在學(xué)校晚上不敢在,我不想念書了,我要回家。我媽聽到后,專程去了一趟,做我哥的思想工作,好一通安慰鼓勵,才穩(wěn)定了“軍心”。我媽主要找做飯大師傅交涉,我媽說:住校是收住宿費的,什么條件先不說,起碼晩上得點上個煤油燈吧?點個燈孩子就沒那么害怕了。后來,大師傅采納了我媽的“建議”,他晩上出去前把燈給點亮了,之后,哥才能繼續(xù)他的學(xué)業(yè)。 出生在貧窮家庭的人,從小就懂得父母的不易,懂得為家庭分擔(dān),為父母分憂,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因為家貧,我哥在工作之前也吃了許多苦,開學(xué)時所帶的錢,除交學(xué)費外,所剩的錢免強夠生活費,飯菜吃的是最便宜的,這就有了上面提到的:母子二人讓肉的情節(jié)。 我哥上初中時也是個半大小伙子啦,只要假期在家,總是盡力幫我媽干活,家里地里的活搶著干。聽我媽說:有一年暑假,她和我哥去鋤自留地,已經(jīng)中午了,正要回去,離她們不遠(yuǎn)處順小路跑來一只狼,好在那時地里還有別人鋤地,幾個男人一齊喊,才把狼嚇的拐上另一條小道,不然,可能會順路到我家地邊,真是有驚無險,想想都后怕。 我和哥哥年齡差了十幾歲,我倆不象別人家孩子,從小一起長大,既打架又吵架。我和哥哥待在一起的時間短,而且,他總讓著我,其實這不叫讓,這叫手足親情,哥哥集父愛與兄長之愛于一身,對小妹妹呵護(hù)有加,關(guān)懷備至,謝謝你,哥哥!
在七三年冬天,我去大慶過的年,那時我已下鄉(xiāng),侄女那時還小,我利用農(nóng)閑時去看小侄女。當(dāng)有一天說到:我沒有放衣服的小箱子,我的衣服是放同學(xué)箱子里時,哥哥利用知識份子下工廠,學(xué)工時學(xué)到的不成熟的木工手藝,利用好幾個晩上,做成了一個小木箱,哥不會開卯子,也不會用水膠粘,小木箱全是用釘子連接的,需要鋸的時候,哥和嫂子一齊拉鋸,哥做箱子時,嫂子給他幫忙,我哄著侄女,這個畫面我也記憶猶新,一直住在心里暖暖的,溫暖了我的半生。不用多說,我返回生產(chǎn)隊時,有了屬于我自己的箱子。 我第一次去大慶待的時間最長,三個多月,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也是我和哥待的時間最長的一次。 我哥是我的兄長,又象是一位慈父,雖然,不在一地居住,他總是時時牽掛,常常惦記著我。 哥哥,這輩子有你這樣的哥哥,我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我要珍惜咱倆的兄妹情直到永久!祝哥哥幸福安康,開心快樂每一天! 在右下角點個“在看”讓更多朋友看到! 大家喜歡看的官場小說閱讀區(qū),點開”即看: |
|
來自: 新用戶0686839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