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姑娘想開心地做新娘時,父母跟她說,能否把彩禮(8萬)借給他們,等有錢了再還給她。 女孩糾結的是:要不要把這個錢借給父母?如果借了,父母會還嗎?因為姑娘的彩禮用途父母沒說,女孩也清楚:因為她還有個小2歲的弟弟,也準備結婚了…… 父母沒有明顯的重男輕女,大概只是弟弟能力稍差,關心會更多些…… 上面是一位女孩在公眾號“傾我們所能去生活”里的咨詢,我的留言經過整理后如下: 看到上面的問題,女孩這么問,其實她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并不確定父母會還錢,不想借因此才想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我們說父母生養(yǎng)了我們,老來需要子女盡孝心時,當然責無旁貸。但是,孝心不是用來“消費”的! 首先,做為借款方的弟弟躲在父母身后,借款而不出面,為日后關于“錢的用途”容易產生經濟糾紛,早早埋下各執(zhí)己見、翻臉不認賬的隱患! 正確的借款、辦事流程很重要!辦事流程決定結果好壞的走向!任何事情,如果在流程上出現問題,長期以往,結果都不會好! 按道理說,結婚資金短缺時,在親人間有經濟能力的情況下借點錢,也情有可原,但關鍵是弟弟都到了娶親的年紀,為什么自己不出面說呢?自己出來說與父母出來說,流程不同,在法律結果大不相同! 父母出面向女兒說借錢,錢的用途日后容易說不清楚,法律上也是支持不還錢的哦,因為出錢、出力照顧父母身體與起居生活,是子女的本分呀!在法律上,你這是應盡的義務呢! 沒有男人會把小算盤算到妹妹嫁妝頭上的道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事大大方方的明說才是正理,而姑娘父母與弟弟的“混沌”操作,分明就是貌似想默默地吞嫁妝錢的節(jié)奏哦! 其次,借錢時要考量借錢人的實力與信用! 要想想8萬元如果借出去,做為借款人,“父母、弟弟”三人能否存下8萬元呢? 如果,一年連存8萬元的能力都沒有,如何有還錢的實力呢?——當然我確信他們沒有這能力,試問如果一年自己能存下十萬元,還會向妹妹借8萬元彩禮錢嗎? 因此,家人們只要看到姑娘,就會想到借你的8萬元錢要還;想到要還你8萬元,會令其們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只怕恨不得遠遠地躲開你才好呢! 換位思考下,當女孩未來懷孕生孩子而收入減少,或者在婆家受了經濟上的委屈時,女孩的父母、弟弟有能力襄助嗎? 女孩自己也說:弟弟能力稍差…… 怕就怕將來聽到你遇到生活困難的消息,會當你為負擔呢,以“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躲得遠遠的…… 第三、牢記“對你負責任的人只有你自己!” 自己生活的好壞,要負責任的人既不是父母,更不是夫家,而應該是你自己!所有的決定背后,最終承擔后果的人只能是你本人! 那也許你會問:親人之間就沒有真情、沒有信任了嗎? 不,親人之間的真情與信任,或者說任何人的真情與信任,都是有前提條件的——真心換真情,只對于有真情的人而言!對于沒有真情的人,或者說掙錢能力太差,無以表達真心的“底層窮人”,更多情況下,“真心”是用來滿足虛榮心、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與手段! 所以,這個時候更要勸父母,讓弟弟去找一份工作,努力掙錢,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是圖謀姐姐的嫁妝錢!救人一時,不能救人一世呀! 自己都不用出面,就得來了8萬元錢,這樣弟弟還會努力還錢嗎?因此借錢之前要想清楚哦,出錢容易,進錢難,俗話說“掙錢比吃屎都難”! 我記得我也曾因為買房而借過朋友5萬元錢,不過僅僅幾個月后就還了,而且還按照銀行同期理財利息換算成錢,轉給朋友,朋友拒收后,我就買了些食品給她孩子,兩家一直是可以信任的好朋友呢! 最后,女人的嫁妝錢,是自己以備不時之需的,而不是娘家、婆家可以打小算盤的! 其實,現實當中,打嫁妝錢主意的人很多!但是你要明白嫁妝錢的意義所在:孕產是子女一生逃不掉的現實,孕產中的女子職場打拼、生存著實不易!嫁妝是女子懷孕后,收入各方面減少,而因養(yǎng)育后代開支增加,備不時之需用的。 只有想讓女子今后生活難堪的人,才會打嫁妝錢的主意,做為女孩的家人,你好意思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