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發(fā)生的一場宮廷政變“玄武門之變”在歷史上非常的有名,也正是這一次宮廷之爭,秦王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逼宮李淵冊立自己為太子,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之后,其他年幼的兒子沒有人是李世民的對手,李淵被迫立李世民為太子。重新冊立太子之后的李淵沒過多久,把皇位禪讓給了李世民。通常的歷史都現(xiàn)任的皇帝作為第一批復人通過之后才能在市面上發(fā)行的,因此,好多的東西都是經(jīng)過一定的修改的。所以玄武門之變也是省略了一步分比較血腥的屠殺場面,一筆帶過。 那么這一筆帶過的東西的內(nèi)容是非常多的,而且是非常的殘忍的。秦王李世民為了拿到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大開殺戒不僅殺死了直接的權(quán)力競爭對手李建成,還把沒有競爭實力的李元吉也殺死了。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部分,是唐史書根本不敢記錄進去的。一、功高蓋主李世民其實在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一直四處征討在一線評定叛亂,這樣走的是群眾的路線,因此群眾基礎當然是好友李建成的。但是,李建成也并非是泛泛之輩,李淵冊封李建成為太長,并準備傳位與他,并不完全是嫡長子而立的傳統(tǒng),主要是李建成非常的沉穩(wěn),具有一定天賦。 李建成作為太子雖然沒有走向戰(zhàn)場,但是這一時期的很多朝政問題李淵都是交給李建成處理的,這樣就形成了李建成主內(nèi)政,李世民統(tǒng)領軍隊。這樣的分工兩個人也是各自顯示了自己的長處和才能,其實,真正的李建成并非是一個昏君,在軍事和群眾基礎上遜色于李世民。李世民參加過很多次的戰(zhàn)爭,但是真正讓他一戰(zhàn)成名的是虎牢關之戰(zhàn),也正是憑借這一仗,一戰(zhàn)封神,眾多的手下將領也是替李世民出頭,覺得只有李世民才有資格做太子。虎牢關之戰(zhàn)本來是李世民與王世充的一次決戰(zhàn),王世充所屬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最后被圍困于洛陽城。 王世充竟然在最后時刻,忽悠竇建德率領10萬大軍救援他,這讓李淵都為李世民捏一把汗。因為,一旦決戰(zhàn)失敗,主力部隊傷亡,國家元氣會大傷。到時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會頃刻間土崩瓦解,到時候所有的美好,都會華為泡影,李淵也是琢磨著最壞的打算。二、擒賊先擒王其實這個時候的一些戰(zhàn)術(shù)和技巧也都是效仿了一些古代的兵法,因此讀懂兵法是獲勝的一個法寶。其擒賊先親的戰(zhàn)術(shù),早就在上古兵法中有云,所以竇建德率領10萬大軍援救王世充時,李世民并沒有害怕。主要是他早就盤算好了自己的計劃,那就是進行一次斬首行動。 現(xiàn)代的斬首行動都是精確知道武器,進行精確打擊,從而實現(xiàn)斬首行動的目的。但是在唐朝實行這一戰(zhàn)術(shù),主要還是靠人,但是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積累的不光是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最為重要的是他積累了一大批文武將才,尤其是武將的能力都是出神入化級別的存在。比如門神秦瓊和尉遲敬德,都是神一樣的人物,在聽到竇建德10萬大軍浩蕩來襲的時候,李世民帶上自己的精銳三千多鐵騎,和戰(zhàn)神級別的戰(zhàn)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敵營。對著主軍大營沖去,一路斬殺無數(shù),攻入大本營活捉竇建德,一戰(zhàn)成名,震驚朝野。 這一自殺式的斬首行動直接一下子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取得勝利后,常年東征西討的將軍也是整天在宮里處理政務的太子李建成非常的不屑。他們覺得李世民當太子是合適的,加上李世民早年跟隨父親李淵征戰(zhàn)時,李淵也曾經(jīng)有過這種承諾,但結(jié)果是讓李建成當了太子,李世民不滿。三、唐史落下的一段憑借著手下人對李建成的不滿,李世民的屢立戰(zhàn)功的失落,讓他下定決心,奪回屬于自己的東西,那就是太子的位置,將來要登上皇位。發(fā)生玄武門之后,李世民割下了自己兄弟李建成的人頭,殺死基本不具有太子和皇位爭奪能力的李元吉,也是非常的兇狠。 更為殘忍的是李世民殺死李建成后,又殺死了李建成所有兒子。并殺死李建成有聯(lián)系的所有的親信,包括朝中關系好的文臣武將。為了不落人口實,竟然虛偽的將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給李建成。同樣殺死了李元吉的所有兒子,并且把他們的妻妾全部納入后宮,給自己生兒子。斬草除根用在李世民身上是非常的貼切的,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標后,李世民拿著李建成的人頭,逼迫年邁的李淵改立自己為皇太子。李淵也是眼瞅著白發(fā)人送走了一群黑發(fā)人,自己痛苦不堪,不久之后就傳召,把自己的皇位禪讓給了李世民,李世民如愿來到權(quán)力的最高端。 當上皇帝之后,自己就琢磨著是不是要完善一下編年史,畢竟年號改了,新時期就應該有新的跡象。這樣開啟了新的歷史,但是先前這一段血腥的屠殺歷史,寫史書的人是萬萬不敢拿著腦袋一五一十的寫上去,否則人頭搬家是小事,定會被滿門抄斬,誅滅九族??偨Y(jié)總體來看,宮廷的爭斗總是你死我亡的游戲。并沒有優(yōu)待俘虜這個選項,所以就算是李世民不去爭奪皇位,到最后,自己也不敢保證李建成不殺自己。在一場未來未知的賭博之中,他選擇了先下手為強,主動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奪取太子之位,并成功登上皇帝寶座。 李世民登基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國策,國家的綜合實力邁向了一個嶄新的紀元。李世民奪取皇位的手段雖然殘忍,但是當上皇帝之后,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讓唐朝從此開始百姓安居樂業(yè),綜合國力強盛,讓華夏文明古國再次崛起。從這個方面來看,如果非要給千古一帝李世民來個功過打分的評比話,后人都認為,李世民的功勛遠遠大于他犯下的錯誤。當然,李世民成就輝煌的這一段歷史,還是可以通多方向的史書中尋求答案。 |
|
來自: 行云流水vmmxd6 > 《丹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