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蒸米飯只添水就錯了,記住這“5字口訣”,米香四溢,顆顆分明 中國人見面一般都會問一句,“你吃飯了嗎?”這里的飯雖然指的是有米飯有菜肴的一餐,但為什么不會問“你吃菜了嗎”?這是因為,大米在中國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種主食,每家每戶的餐桌上都能見到它,它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食物。 但是,雖然每家每戶都會吃米飯,卻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做好米飯。有的人蒸出來的米飯不是太硬就是太黏,也許你會說,這是大米的問題,有的大米太糙了。還有的人會說是鍋的問題,有的電飯鍋太智能了,不像過去的柴火灶,可以給人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只是,這么簡易智能的電飯煲都蒸不出香甜軟糯的米飯,換成柴火灶你確定真的行嗎? 真正會蒸米飯的人,不管是糙米還是精米,不管是智能電飯煲還是柴火灶,他都能給你蒸出一鍋香甜軟糯,顆顆分明的米飯。即使沒有下飯菜,都能干一大碗的香甜米飯。不要小瞧了蒸米飯,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從一位超級會蒸米飯的朋友那學到的“5字口訣”。 一、洗 洗,就是淘洗大米。有的家庭在蒸米飯的時候是不會淘洗大米的,他們認為淘洗大米會把里面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流失。但是,大米里其實是有許多灰塵和雜質(zhì),有時說不定還有米蟲,如果不淘洗的話,不僅不干凈還影響口感。有的家庭則是淘洗得太過干凈,每次淘洗大米,一定要洗到淘米水清澈見底為止,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正確淘洗大米的方法就是,只淘洗兩遍就足夠了。這樣既能淘洗掉大米里的雜質(zhì)和灰塵,還能保證大米表面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被流失。 二、泡 泡,就是浸泡大米。許多人洗完大米就直接上鍋填水蒸了,根本沒有浸泡過大米,這也是為什么你蒸出來的大米不好吃的原因。大米在蒸之前浸泡一段時間,讓大米充分地吸收水分,這樣蒸出來的大米更加香甜軟糯。 大米浸泡也是有比例和時間要求的,如果是精米,米和水的比例為1:1.5,浸泡十五分鐘就可以了。如果是糙米,米和水的比例為1:1.7,浸泡一個小時左右。 三、蒸 浸泡好的大米就可以上鍋蒸了,但是上鍋的時候也要注意米和水的比例問題。家里有老人小孩,喜歡吃軟糯一點的米飯的話,米和水的比例為1:1.5,就可以把剛剛浸泡的米和水直接上鍋蒸。如果愛吃軟硬適中的米飯,那米和水的比例為1:1.2,那我們剛剛浸泡大米的水就要倒出來一點,再上鍋蒸。 有些人會說,這么精確的比例怎么好掌握,電飯鍋上一般都有刻度表或者兩杯,都可以看清比例。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一碗米加一碗水,再加五分之一碗水,這樣的比例就是1:1.5了。 四、加 加,就是在蒸大米的時候除了加水,還需要再多加兩樣。一樣是白醋,一樣是豬油,沒有豬油或者不能吃豬油的加食用油也可以,但加豬油蒸出來的米飯更香更有光澤。加白醋可以使大米快速軟化,而且做好的米飯不容易變質(zhì)。有的家庭喜歡一次多蒸一些,下一頓就用剩飯煮粥或炒飯,那在蒸米飯的時候一定別忘了加白醋。 油和白醋的量要注意,不要加得太多,幾滴就可以了,豬油的話,一勺就可以了。 五、燜 米飯蒸煮完成跳閘后千萬不要急著開蓋或拔插頭,而是利用鍋內(nèi)的余溫再燜六分鐘左右后拔插頭,再燜五分鐘后就可以揭蓋食用了。這樣蒸出來的大米才比較香軟不夾生。 小貼士: 1、如果米飯沒有蒸好,夾生了,可以在米飯里加一點米酒,再蒸煮一會就可以了。 2、如果是剩飯重新蒸煮,蒸煮的時候可以加一點點食鹽,這樣蒸出來的剩飯口感也像新蒸的米飯一樣。 米飯既然是我們最常吃的主食,那我們在蒸煮的時候就更應該用心才是。記住上面這“5字口訣”,讓你蒸出軟糯可口,米香四溢,顆顆分明的大米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