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5期 文字 | 張寶國 編輯 | 菩提心 鼻鼽,因為個人稟質(zhì)特異,邪犯鼻竅,出現(xiàn)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鼻癢等癥狀,有鼻黏膜蒼白、水腫,可伴有眼癢、結(jié)膜充血等眼部癥狀,這相當于過敏性鼻炎。 輕點上方圖片,再長按二維碼,通過喜馬拉雅FM,聽文章完整版! 鼻炎三伏貼 組成: 炒白芥子25g、細辛30g、荊芥45g、冰片10g。 取穴: 大椎穴、風門穴、肺俞穴。 操作: 炒白芥子、細辛、荊芥、冰片打細粉,用溫水調(diào)成糊狀,做成1cm見方的藥塊,涂在醫(yī)用紗布塊上,再貼于所取穴位上,以醫(yī)用膠布固定。 每次貼敷時間為 1小時左右。 2022年貼敷時間: 伏前灸7月6日,初伏灸7月16日,中伏灸7月26日,加強灸8月5日,末伏灸8月15 日。 過敏性鼻炎是常見病也是難治病,在選藥上,白芥子、細辛是做三伏貼的常用藥物,結(jié)合“冬病夏治”理念,選荊芥入藥,是因為荊芥為辛溫祛風解表藥物,歸肺、肝經(jīng),可治療肺系疾病,荊芥還能透疹止癢,外敷用既可祛風散寒,還可除白芥子對皮膚刺激產(chǎn)生的癢痛等感覺,同時還有免疫調(diào)節(jié)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