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選秀失敗后,一心一意想嫁給賈寶玉。 ![]()
最初暴露這個想法是薛寶釵的貼身丫環(huán)鶯兒。 薛寶釵染病梨香院,賈寶玉前去探望,鶯兒借著寶釵看金鎖之際,有意提出寶釵有一把金鎖,金鎖上的字與通靈寶玉上的字是一對兒。 薛姨媽沒有鶯兒說的那么直接,而是私下里跟王夫人說,和尚將金鎖給了寶釵后告知,將來只能嫁給有玉的男人。 薛寶釵鍥而不舍,最終如愿嫁給寶玉?;楹髢扇诉^上了齊眉舉案的生活,還時常談論起眾姐妹的情況。(依據(jù):《紅樓夢》第二十回,史湘云到榮國府,寶玉和寶釵閑坐,兩人一同前往時,脂硯齋留下批注:妙極!凡寶玉、寶釵正閑相遇時,非黛玉來,即湘云來,是恐洩漏文章之精華也。若不如此,則寶玉久坐忘情,必被寶卿見棄,杜絕后文成其夫婦時無可談舊之情,有何趣味哉?) 那么,寶釵和寶玉的婚姻大事,究竟是誰做的主,拍的板呢? 1.賈元春賞賜端午節(jié)禮暗示了金玉良緣,沒有明確賜婚,表明她不是拍板定婚之人 ![]()
賈元春受寵封為賢德妃后,給賈家?guī)砹藰s耀,也順理成章成為賈家“第一人”。 賈元春未進宮之前,可憐王夫人年邁,所以一直將寶玉帶在身邊,跟著賈母長大。姐弟兩人情似母子。所以,賈元春完全有能力指明道姓的給寶玉和寶釵賜婚。 但是,賈元春卻不是賜婚之人。 端午節(jié)禮賞賜過后,賈母心中不滿,連續(xù)做了兩件事,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一是派賈寶玉代表賈家到宮里謝恩。 賈元春賞賜端午節(jié)禮,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直接讓人將禮物標姓名送到賈母房里。對于賈元春的舉動,賈母不能“硬剛”,但是她又不能無動于衷,于是襲人在取禮物時,她專門交代,讓寶玉第二天一大早進宮謝恩。 謝恩,其實就是一個由頭。賈寶玉對林黛玉情深意重,自然會跟賈元春說出節(jié)日禮物之事。賈元春疼愛寶玉,自然也會聽從寶玉意見。 ![]()
二是賈母當眾否認了賈元春的暗示。 賈寶玉從宮里謝恩后,賈母利用清虛觀打平安醮之際,借助張道士給寶玉說媒提親時,明確說出賈寶玉年紀還小,不到娶妻年齡。直接否認了“金玉良緣”。 所以,這些跡象表明賈元春不會再干預賈寶玉的婚事。 2.賈母一心一意想成全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婚事,不會拍板決定寶玉和寶釵的婚姻大事 林黛玉寄居在榮國府,父母雙亡后,賈母成為她的合法“監(jiān)護人”。賈家上下都認為,林黛玉和寶玉的婚姻大事,只有她能做主。 林黛玉的貼身丫環(huán)紫鵑情試寶玉之后,回家勸林黛玉找賈母做主,“……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知疼著熱的人?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jié),作定了大事要緊?!保ā都t樓夢》第五十七回) ![]()
興兒向尤二姐、尤三姐說起榮國府的情況,說起林黛玉的婚事,直言不諱地說道:“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保ā都t樓夢》第六十六回) 林黛玉無法嫁給賈寶玉,無論出于何種原因,賈母都無法開口成全薛寶釵和賈寶玉的婚事,賈府眾人面前,她能做到不反對就已經(jīng)足夠大度。 所以,薛寶釵嫁給寶玉,不會是賈母拍板決定的事情。 3.按照封建規(guī)矩和禮法,賈政是最終決定寶玉和寶釵婚姻大事之人 封建社會沒有自由戀愛,男女婚姻大事都要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薛姨媽看上邢岫煙,想將許配給薛蝌。為了將此事促進,她通過王熙鳳找到賈母。 ![]()
賈母在處理此事過程中,一是通過邢夫人征求了邢岫煙父母的意見,二是讓寧國府的尤氏和賈蓉之妻當了“媒婆”。由此可見,談婚論嫁時即使兩家都愿意,也需要遵守世俗禮法。所以,賈寶玉的婚姻大事,只能是賈政拍板做主。他在趙姨娘房里安歇時的一個舉動也間接反映出他的這個權(quán)力。 王夫人身邊的丫環(huán)彩霞外放出去待嫁,為了能嫁給賈環(huán),她私下讓妹妹找趙姨娘幫忙。 趙姨娘喜歡彩霞,心里想促進此事,她沒有找媒婆,而是趁賈政到自己房里安歇時求了賈政。賈政聽完后,說出這樣一番話: “且忙什么,等他們再念一二年書再放人不遲。我已經(jīng)看中了兩個丫頭,一個與寶玉,一個給環(huán)兒。只是年紀還小,又怕他們誤了書,所以再等一二年?!保ā都t樓夢》第七十二回) 俗話說,聽話聽音。賈政的這一番話表明:賈寶玉和賈環(huán)的婚姻大事只有他能做主。 ![]()
4.結(jié)語 賈政為寶玉和寶釵的婚事做主,不僅天經(jīng)地義,而且有效地化解了諸多矛盾。 他這樣選擇,既順應了賈元春最初的想法,成全了“金玉良緣”;又使賈母擺脫了“困境”,他當了“惡舅舅”,維護了賈母“好外婆”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選擇賈家和薛家的聯(lián)姻,既符合賈家的利益,更符合賈王史薛四大家族互相聯(lián)姻的一貫做法,所以,賈母縱然心里不妥貼,賈政做主之后她也不會反對。 因此,薛寶釵最終嫁給寶玉為妻,一定是賈政做主拍板的決定! ![]()
作者:小涵讀書寫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關(guān)注、收藏、點贊、轉(zhuǎn)發(fā),在一瞬間就能給予我一生寫作的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