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感謝老婆資助我求學,人紅不忘初心,老婆永遠是我的恩人
圖文網絡 編輯 蕙質蘭心2022年1月31日晚的央視虎年春晚上,廖昌永攜手李玟演唱了一首《點亮夢》。
談起唱這首歌的感受,廖昌永稱:
“這首歌是一首為北京冬奧會獻唱的歌曲。我們獻唱這首歌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能給即將登上賽場的北京冬奧健兒們加油。”
并在之后告訴記者:
“我從小就喜歡體育運動,與體育頗有淵源,在成都市郫都區(qū)念高中的時候,就想報考體育學院,還拿過全縣中學運動會標槍第一名?!?/span>

據了解在2011年上海舉辦游泳世錦賽開幕式上,他忽然扯掉衣服,露出泳衣,跳進泳池,
迅速游了25米后上岸,全程沒有拖泥帶水,上岸后聲情并茂地唱完了《泳動》。
無獨有偶,在2012年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開幕演出中,廖昌永應邀穿上冰鞋,邊滑邊唱《今夜無眠》。

事實上,廖昌永第一次出現在春晚舞臺是在2000年,20多年過去了他依舊是春晚的???,
憑借一流的唱功和好的口碑,成為了活躍于國內外音樂舞臺的最為優(yōu)秀的歌唱家,
同時也是活躍于世界歌劇舞臺上的少數幾位杰出的亞洲歌唱家之一。
而他之所以有這種機遇,除了自身天賦外,也離不開這三位女人的幫助。
01、

廖昌永,1968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郫縣,在他之前還有三位姐姐。
廖永昌的母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在家中擔任賢妻良母的角色,勤勤懇懇,很是善良。

為了補貼家用,廖昌永的父親成為了70年代,家族中第一個外出打工的人。
因此,廖昌永的家庭情況也算得上是吃穿不愁。

但是這種生活并沒有維持很久,在廖昌永7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徒留母親帶著4個孩子生活。
一時間,巨大的悲痛和生活的壓力悉數壓到了母親身上。

所幸在此前,三位女兒已經長大成人,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母親的壓力。
廖昌永在農村教學的二姐將他帶到了學校,付了3元學費后,開始了小學生涯。
待小學畢業(yè)后,廖昌永又去投靠了三姐,前往茂汶縣中學讀書。

然而在這個中學里,少數民族的同學居多,各地方言混雜在一起,溝通很是不便,
于是廖昌永在學校里很少開口。
“也許正是因為我少年時期沒有說太多的話,所以在變聲期聲帶保護得很好,造就了后來的一把好嗓子?!?/span>
從小,廖昌永就對音樂很敏感,在那個有線廣播遍布世界的年代,廖昌永唯一的樂趣便是聽著大喇叭唱歌。

而廖昌永的啟蒙曲便是多明戈的《我的太陽》,緩緩流淌出的音符撫平了廖昌永的孤獨,
帶給了他夢想的光,也引領他坐上了通往夢想的列車。
在學校的那段孤獨的時光,都是音樂在他的身邊圍繞,那時的他如癡如醉沉溺在音樂聲中。
高中時,音樂老師發(fā)掘了他的潛能,將他推上文藝匯演的舞臺,一首《那就是我》贏得滿堂喝彩。

廖昌永除了唱歌外,學習也沒有落下,成績優(yōu)異多才多藝的他深受班主任的喜愛。
在班主任的介紹下,廖昌永認識了四川省歌舞劇院的周維民。
周維民在看到廖昌永時,被他身上安靜、禮貌、懂事吸引,于是便將他帶在身邊教授。
廖昌永十分珍惜這個學習機會,每天蹬著車子來回,在路上高歌,肆意揮灑喜悅。

1988年9月,廖昌永鼓起勇氣報考了四川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多所高校。
一晃幾個月過去,遲遲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本以為名落孫山,打算與文工團簽約時,
大伯的電話打了過來:“好消息!昌永,上海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來了。”
就這樣廖昌永成為了上海音樂學院的院長。
從貧瘠落后的農村前往高樓林立的魔都,廖昌永懷揣著夢想坐上列車。
02

第一次走出家門,未免有些激動,所以他早早地到了上海。
當他抵達上海時,天上正下著漂泊大雨,望著滿街的雨水,廖昌永脫下了媽媽“斥巨資”為他買的新皮鞋。
就這樣赤著腳走到了校園,進入校園,廖昌永才發(fā)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身邊的同學不是高干子弟就是富貴人家,而他在其中格格不入。

家里沒有足夠的錢資助廖昌永上學,他是靠三個姐姐輪流每月寄60元的生活費念完的大學。
“我上大學的時候還不用交學費,但生活費總是要的。因為要學音樂,常常還要買音像資料、演出服、譜子……一個農村家庭,每個月要拿出六七十塊錢很不容易,我3個姐姐就每個月輪流給我寄60塊錢。”
長期居住在這種環(huán)境下,廖昌永的自卑心開始作祟,為了避開同學們異樣的眼光,

他總是最后一個前往食堂吃飯的人,以此來維護自己那小小的自尊心。
“肉菜我一般不吃,只有第二天要考試或者演出才舍得吃。就連吃飯用的一個瓷缸也是學院一位門衛(wèi)師傅送給我的,一用就是三年。”
因為貧窮,他在學校的生活過得心驚膽戰(zhàn),在那個治安得不到保證的年代,時常會有丟錢的情況。

每次有同學丟錢,人們總是下意識地看向廖昌永,即使知道他并沒有“作案時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也變得越來越孤僻。
“在這方面我還是有些自卑的,我和同學玩的話心里就會發(fā)虛,會有壓力。為了讓自己不那么自卑,我就只能在專業(yè)上比別人更好?!?/span>

從未系統(tǒng)地學習過音樂指導的廖昌永剛入校時的成績并不是很好。
甚至在新生表演后,老師挑選學生期間,沒有得到任何老師的青睞。
直到羅魏從意大利進修回來到上海音樂學院任教,廖昌永被分到了他的手上。

“在羅老師的精心培育下,我的音域很快從一個八度拓寬到了兩個八度。短短一個學期過去,我的名字從成績單的最后一行換到了第一行,并一直保持到研究生畢業(yè)?!?/span>
因為沒人挑選自己,廖昌永很是灰心,完全喪失了自信,剛歸來的羅魏在引導學生上很有一套。
在他的安慰下,廖昌永漸漸走出陰霾,不僅學會了發(fā)聲方法和氣息的處理,還學得了意大利語。

1989年,羅魏決定前往美國深造,看著進步很大的廖昌永他沉思良久將他帶到了自己的老師周小燕那里。
在廖昌永展示自己的歌喉后,周小燕笑著對羅魏開玩笑:
“這孩子你教得不錯啊,看來我教完兒子得教孫子嘍!”
臨走時,羅魏給廖昌永留下了一句評價:廖昌永有著奇跡般的領會能力和掌握語言的天賦。

“周先生教我的時間最長,我從她那受益最大。周老師常說,做人就是做藝術,藝如其人。做人做不好,藝術又怎么會好呢?這句話我一直銘記在心?!?/span>
在之后廖昌永畢業(yè)后,他前往世界各地參加歌唱大賽,一連三場國際賽事奪冠,讓他聲名大噪。
也讓他有了與多明戈見面的機會。

同時紐約知名劇院負責人向他發(fā)出了邀請,不過他拒絕了請求,表示自己將留在母校。
他說:
“上音成就了我,我會留在學校,回報母校的培養(yǎng)之恩,并將傳承周小燕老師的衣缽,繼續(xù)培養(yǎng)好下一代?!?/span>
回到學校的廖昌永一躍成為了聲樂歌劇系的系主任。
03、

事實上,在1989年,廖昌永人生際遇發(fā)生變化時,他的愛情也悄然降臨。
廖昌永的太太名叫王嘉,兩人是同校不同系,王嘉是鋼琴系的學生。
在廖昌永赤腳進入學校成為了學校茶余飯后的消遣后,王嘉便對廖昌永產生了好奇。
一次在食堂吃飯時,她和幾位同學看著廖昌永只吃了兩道菜時,低聲討論:
“女生吃兩個菜都不解饞,他一個聲樂系的,吃這點哪能夠?。俊?/span>

從那之后,廖昌永每月總會收到一張沒有姓名的匯款單,并在上面留言:多買點菜吃。
收到錢的廖昌永很是意外,起初他認為這是某位老師對自己的資助,而這資助一直持續(xù)到他大學畢業(yè)。
他壓根就沒想到這份匯款單的主人將會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不久后,廖昌永和自己的老鄉(xiāng)王嘉談起了戀愛。

與廖昌永的出身不同,王嘉是一個城市戶口的孩子,家境殷實,稱得上是白富美。
在戀愛期間的書信往來中,廖昌永突然發(fā)現女友的字跡與匯款單上的相似。
當他拿出所有的匯款單仔細對比后發(fā)現,原來這些年一直是女友在幫助自己。
震驚之余他感激不已,門不當戶不對,女友沒有露出嫌棄之情,而王嘉的父母更是沒有在意他家境貧寒。

并且安慰他說:“如果以后音樂上發(fā)展好就做音樂,如果做不好大不了就在成都做點小生意。
一次廖昌永帶著王嘉及王嘉的父母回老家,因為天氣原因,路面變得坑坑洼洼,導致車寸步難行。
廖昌永心中的自卑涌上心頭,王嘉的父親見狀,拍了拍他的肩:“
孩子,辛苦你了?!?/span>
也正是這個溫暖的舉動讓廖昌永記了一輩子,在雙方父母的見證下,1995年10月,兩人邁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王嘉與廖昌永形影不離,不管風吹雨打,王嘉始終跟著廖昌永排練,
并且充當他的生活助理,準備他的一日三餐和冷暖。
不僅如此,王嘉為廖昌永伴奏,讓他練習各種歌曲,但是排練室并沒有暖氣和風扇。
那個時候兩人冷的雙手布滿凍瘡,尤其是王嘉,時常在寒冷的冬天要忍著凍裂的疼痛彈奏鋼琴。

在炎熱的夏天也并不好過,每隔半小時,兩人就要躺在冰涼的地板上消暑。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兩人的努力下,廖昌永的音樂事業(yè)一路騰飛,與美國密歇根大劇院簽約,
成為了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藝術家。
而王嘉為此甘愿辭職,成為了廖昌永背后的女人,在家相夫教子。

廖昌永對王嘉說:
“我老家的母親,如今已經七十多歲了,還患有糖尿病,于是呢我想把她接來這邊,和我們一起住。但是我母親是個農村人,可能會有一些壞習慣,我怕你接受不了。”
聞言王嘉淡淡地說:
“這有什么不同意的,快趕緊把咱媽接過來?!?/span>

兩人把廖昌永的媽媽接過來一起住,王嘉對她體貼入微,廖昌永的媽媽說:
“廖家能夠娶到這樣的媳婦,真是幾輩子修來的福?。 ?/span>
妻子的愛,讓廖昌永更加放心地前往國外演出,正是因為他毫無顧忌,他的音樂事業(yè)直線提升。
然而造成了與妻子聚少離多的情況,次數一多,王嘉以為丈夫貪戀了國外的繁華,她開始不安。

甚至故意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拖延丈夫的行程。
在得知妻子的做法后,廖昌永很是生氣:“你這是做什么?為什么不愛惜身體?”
一瞬間,王嘉所有的委屈涌上心頭:
“昌永,你算算,這些年來我們團聚的時間到底有多少?我是有血有肉的女人,需要傾訴,需要家庭的溫暖,需要丈夫的呵護。”

廖昌永的母親聞訊趕來,數落兒子:
“昌永呀,你不要以為把收入全部交給妻子,這就是愛妻子、愛家的表現。你不知道一個女人獨自撐起個家有多不容易,媽是過來人,能體會小嘉心里的苦?!?/span>
廖昌永聞言沉思許久:
“小嘉,這些年我做得不好,很多時候沒有顧及你的感受。從今以后,我會多抽出時間陪你。”
從那之后,廖昌永調整了工作規(guī)劃,將國外的工作減少后,出差回來還會帶當地美食特產,學習國外特有的果汁,回來調給一家人喝。

兩人的女兒一天神神秘秘地讓兩人去接她放學,在路上,她一手牽著一個,向其他小朋友炫耀:
“這是我爸爸,這是我媽媽,他倆好著呢!”
原來是因為廖昌永長時間不在家,很多小朋友以為她是單親家庭的孩子。
愧疚的廖昌永在之后的時間里,時常帶她去玩或者排練,增加父女的溝通。

也在這時,女兒廖敏沖的音樂天賦顯露,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便會用五種語言唱一些歌。
為了鼓勵女兒,廖昌永與王嘉還為女兒錄制了《妹妹》專輯。

只要有機會,廖昌永便會帶著女兒一起演出,他希望女兒能夠有展示的舞臺。
虎父無犬子,如今的廖敏也成為了樂壇小有名氣的存在。

回顧一生,廖昌永說:
“經過這么多年的摔打,我終于明白了,對于一個男人來說,事業(yè)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妻子、兒女和家人應在生命字典里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我曾因忙碌忽視了家庭和妻子,40歲以后我才真正有家庭責任感,才懂得怎樣愛妻子。”
而廖昌永在說這話時,眼睛仍然盯著王嘉,兩人相視一笑,宛如愛情最美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