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文講到,秦非子因為養(yǎng)馬,受到周孝王的賞識,得到了秦地這塊封邑,又把祖先的贏姓繼承了下來,從此以后,秦和贏就成為后世秦國的標(biāo)志了。若干年后,秦非子的后代秦仲做了大夫,秦仲兒子秦莊公因為平定西戎叛亂有功,又被封為西陲大夫。 秦莊公去世以后,位置傳給了兒子秦襄公,秦襄公又把妹妹嫁給了當(dāng)時的周幽王。一看到周幽王,您應(yīng)該就明白了,春秋就要來了。接下去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畫面,周幽王為了讓愛妻褒姒一笑,烽火戲了諸侯,最后把諸侯們都給得罪光了,等西戎中的犬戎來攻打都城的時候,愣是沒人來救場,周幽王就這樣被干掉了。 周幽王死后,諸侯們才知道實情,有些力量就趕過來驅(qū)逐犬戎,其中秦襄公表現(xiàn)的非常英勇,給下一任天子周平王和諸侯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平王繼位之后,西戎的少數(shù)民族們還時不時的跑過來串門,鬧得天子和諸侯們都不得安生,干脆一了百了,周平王下令往東遷都,就遷往了洛邑。 這遷都可是個大活,不但要搬搬抬抬的,沿途也要防備有人偷襲,周平王自己實力不濟,就需要有諸侯們出來幫忙。我們前面講過,在這個過程中,鄭國、晉國和衛(wèi)國都有出力,除了這三個國家以外,秦襄公也鼎力支持,他派出重兵護送周平王遷都。 秦襄公的這次付出得到了回報,周平王正式封秦襄公為諸侯,還把岐山以西的地方賞給了秦國。 周平王是這樣說的,西戎人不講道理,侵占了我岐山和豐水地區(qū),秦國如果能趕走西戎人,這些地方就是你們的了。您看看,其實除了諸侯的名分,周平王幾乎是給了一個空頭支票,地盤給你,但是需要你去打下來。 雖然周平王有忽悠自己的意思,秦襄公可是當(dāng)真了,為了給子孫留下一塊像樣的土地,他對岐山以西的西戎人展開數(shù)次激戰(zhàn)。可還沒等收復(fù)岐山以西,秦襄公就去世了,他的兒子繼位,就是秦文公。 秦文公和父親一樣,是個有作為的君主,他繼位以后,秦國開始擴大發(fā)展,在渭水一帶修建了城邑,還設(shè)立了史官,完善了法律,開始教化百姓,秦國的文明時代開始了。 當(dāng)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兌現(xiàn)周平王給的空頭支票。在繼位十九年后,秦文公親自帶兵攻打西戎,把他們從岐山以西趕到了更西邊的地方。這樣,岐山以西原來屬于周天子的地盤歸秦國了,原來住在這里周朝的百姓也歸秦國了。秦國的根基,就這樣奠定下來了, 有作為的君主,大多數(shù)都是長壽的,秦文公也不例外,他在位五十年才撒手西去,因為太子比他死的還早,所以太子的兒子繼位,這就是秦憲公。秦憲公十歲繼位,在位十二年,雖然僅僅活了二十一歲,可秦國在他手中一點都沒有敗落,其中最大的功績,就是吞并了西戎分支豪戎的地盤,還俘虜了芮國的國君芮伯萬。 秦憲公去世以后,秦國出現(xiàn)了暫短的危機。秦憲公去世前立了個太子,可他一走,三位大臣想控制大局,沒有讓太子繼位,而是讓太子五歲的弟弟出子當(dāng)上了國君。出子繼位六年以后,不知道因為點什么,三位大臣把出子給刺殺了,重新讓太子繼位,這就是秦武公。 秦武公嘛,您看這個武字,那肯定是有點本事的人。秦武公繼位之后,那三位大臣還是想控制大局,結(jié)果三年之后,秦武公把他們都給收拾了,三人的宗族全部被滅,理由很簡單,你們殺害了前任國君出子。 把秦國大權(quán)攥在手里之后,秦武公開始對外發(fā)威了。秦國先后討伐邦、冀兩地的戎族,把他們的地盤設(shè)為秦國的縣,又把杜、鄭兩地拿下,也改成秦國的縣。除了對西戎動手,秦武公對周邊的小諸侯國也沒放過,小虢國就在這個時候被秦國收編了。 繼位二十年后,秦武公去世了,他下葬的時候,開始使用人來進行陪葬,那一次用了六十六個人。秦武公死后兒子沒有繼位,而是弟弟繼續(xù)執(zhí)政,這就是秦德公。 經(jīng)過前幾代明君的治理,秦國這個時候已經(jīng)很有名氣了,雖然中原大國不稀罕自己,中原的小國離自己遠夠不著,可身邊的小國還是不敢不聽話的。在秦德公時期,梁國和芮國的國君親自來秦國拜訪。 這些還不是秦德公最值得驕傲的事情,因為他生了三個兒子。 秦德公去世以后,長子繼位,就是秦宣公。秦宣公繼位十二年后去世,雖然他生了九個兒子,可最終還是弟弟繼了位,就是秦成公。秦成公在位四年后去世,雖然他生了七個兒子,最終也還是弟弟繼了位。 這個最后繼位的小弟弟,就是秦德公最值得驕傲的兒子,秦穆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