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后臺消息,都會感慨頗多,今天看到一個消息:李教授,我特別喜歡中醫(yī),也十分信賴中醫(yī),朋友說她的肌瘤是找你治療的,越來越來好,我沒有肌瘤,但是很冒昧的通過頭條找到你,想問一下,張仲景很多治療婦科疾病的方子,可否詳細的講一講?” 當歸芍藥散由當歸、芍藥、茯苓、澤瀉、川芎、白術組成。本方6味藥可分為2組,一是當歸、芍藥、川芎為血分藥,有和血舒肝的功用;一是茯苓、白術、澤瀉為氣分藥,有健脾運濕的功用。 先說“當歸”。當歸是公認的“血家圣藥”、“女科之圣藥”,補血活血效果非常好。能溫經止痛,潤燥滑腸。 女人以血為本。而當歸能治療一切不良血癥,如血虛引起的月經量少、臉色萎黃、頭暈、心悸,血瘀引起的皮膚暗淡、痛經、月經量少、閉經等情況。 第二個是“芍藥”。 芍藥是專門養(yǎng)女人的藥,女性的經、孕、胎、產,哺乳,都會損耗大量氣血,而氣血不足又容易導致各種婦科疾病。 白芍味酸入肝經,酸味主收斂,能通過收斂,能減少氣血的耗損。讓氣血能及時收住,從而達到補血的目的。 然后是川芎。 川芎走竄,既能活血,又能行氣,還能止痛,被譽為“血中氣藥”。 頭痛時川芎向上走,上行頭目,化掉頭部的瘀血,疏通頭部氣血,頭就不疼了。川芎還可以使面部的血液通暢,帶走瘀斑,痘痘、黃褐斑,通通化掉。 這三味藥共同解決經脈不通,血行不暢的問題。 濕氣重的人容易水腫,有時候上一下午班小腿就會腫起來,而且平常也少言寡語,懶得動。中醫(yī)理論認為盆腔積液,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疾病的形成有水濕互結的原因。 先說白術,白術性溫,溫能燥濕。白術對于全身乏力、腹脹、腹瀉效果都不錯。茯苓最大的作用就是滲濕,把身體多余的水師清理出去。另外,還能減肥。加上澤瀉,能夠增強泄水的力量。把淤血化成水,從尿道排出,淤血沒了,包塊、腫塊自然也就消失了。 全方共奏養(yǎng)血活血,健脾行水的功效。臨床運用十分廣泛,為婦科的良方。后世婦科大師傅青主的“完帶湯”,應當說是在本方的基礎上脫胎而成,獨擅補脾滲濕之功,亦不失為一種治帶病的良方。 子宮肌瘤的形成,從中醫(yī)的理論認為,氣滯血瘀是主要病因,由于氣滯血瘀,郁積成疾,故一則形成有形的腫塊,一則經血淋瀝斷續(xù)無常。用桂枝茯苓丸是常法,而用當歸芍藥散亦不失為一條重要思路。 講一個我治療過的案例吧。 姜女士,女,39歲,初中老師,2019年的時候,因為月經紊亂,月經量少,精神疲憊,就診于婦科。B超檢查單子上有4.6公分的子宮肌瘤。 姜女士自訴小腹疼脹,月經紊亂,經血淡,白帶偏多,腰酸痛,精神疲乏,食欲中等,大便正常,姜女士舌淡潤、苔薄白。擬用當歸芍藥散加味: 當歸、白芍、茯苓、白術、澤瀉、川芎、生黃芪、益母草、生牡蠣、生炒蒲黃、香附,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患者服上方5劑后,少腹疼痛明顯減輕,精神好轉,舌淡紅。陸續(xù)服上方30余劑,B超復查,肌瘤明顯縮小,宮底部有一小拇指大的塊狀物。月經基本正常,血量集中三四天,且量正常,精神、食欲均好轉后以參芪四物加生牡蠣、香附、浙貝、澤瀉、益母草等,鞏固療效。 我上頭這個配伍寫出來,不見得適合所有人,但是肯定對其中一部分人是合適的。我希望有需要的朋友,能將其記憶下來,有機會的話,在中醫(y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它所體現出來的治法治則,是業(yè)界認可的。 好了,就說這么多。 |
|
來自: 新用戶88302mXh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