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dǎo)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清代
轉(zhuǎn)自星期一詩社
詠史十二首 其一 前漢
自從封建廢秦皇,草澤膺圖國祚長。
一代安危關(guān)外戚,幾回反側(cè)動諸王。
民風(fēng)近古猶淳厚,大道從茲半渺茫。
幸有江都諸輩出,祗今人說漢文章。
詠史十二首 其二 東漢
東京儒雅古來無,拜老臨雍禮數(shù)殊。
稽古幾人夸碩傅,橫經(jīng)此日有囚奴。
椒房寵盡閹官盛,太學(xué)才多國勢孤。
一事可憐漢明帝,千秋遺患是浮圖。
詠史十二首 其三 三國
群雄芟盡鼎終分,百戰(zhàn)河山感慨存。
濟世有材憐管、樂,生兒無命笑曹、孫。
征誅遠掃官家局,揖讓初開篡竊門。
劉禪長年丕、亮促,此中天意總難論。
詠史十二首 其四 西晉
吳、蜀平來魏祚移,乾坤才合又分離。
羊車十里宮人淚,蛙鼓數(shù)聲帝子悲。
名士清談空復(fù)爾,諸王構(gòu)怨欲何為?
傷心一片中原土,付與羌胡竟不支!
詠史十二首 其五 東晉
平陽一去感青衣,太息河山舉目非。
南渡君臣?對泣,東山士女故相依。
機云冪下無禽淚,王謝堂前有燕飛。
我愛陶公真曠達,黃花開處便來歸。
詠史十二首 其六 南北朝
五龍如虎斗方酣,勝負(fù)兵家已共參。
百戰(zhàn)河山歸代北,六朝金粉艷江南。
臨軒有例開齊、宋,亡國無端誤釋、聃。
莫道金陵王氣盡,隋宮芳草亦毿毿。
詠史十二首 其七 隋
新林一戰(zhàn)破平湖,南北全收入版圖。
靈感有書成內(nèi)史,太平無策報吾儒。
千金枉自遺楊素,一死方知誤獨孤。
畢竟宇文除莫盡,他年留患在江都。
詠史十二首 其八 唐
不死何曾有藥丸,唐家終始誤金丹。
河山割裂歸方鎮(zhèn),婦寺平分?jǐn)埓髾?quán)。
占得詩名高萬古,傳來軍制仿三單。
祗今七德余歌舞,想見前皇創(chuàng)業(yè)難。
詠史十二首 其九 五代
頻年殺伐戰(zhàn)塵囂,得國如棋劫未消。
長樂中書更十主,世家降表歷三朝。
猶余歲月遵唐朔,還割河山賂大遼。
永棄幽、并州十六,中原終古恨迢遙。
詠史十二首 其十 宋
一著黃袍竟釋戈,宋家杯酒奠山河。
培成絕學(xué)千秋盛,養(yǎng)就人材兩榜多。
南渡偏安緣積弱,北邊失策在連和。
由來禮義維持久,易世猶傳正氣歌。
詠史十二首 其一十一 元
清寧宮殿傍煙霞,直取穹廬作帝家。
別具神威臨異域,不教正統(tǒng)擅中華。
船通日本千帆遠,地拓天南萬里賒。
腸斷年年輕北狩,紫臺一去使人嗟。
詠史十二首 其一十二 明
一編祖訓(xùn)篤宗盟,開國鴻謨集大成。
誰料室戈操叔父,頓教鍛煉到公卿。
交深洛、蜀東林黨,禍烈漢、唐北寺兵。
賴有殉亡諸氣節(jié),至今廉立激蒼生。
來自: 泮溪別館 > 《近現(xiàn)當(dāng)代名人詩詞》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詠史詩》[清]陳肇興(1831-1866)
陳肇興。陳肇興(1831~1866?),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陳肇興的《陶村詩稿》寫至戴案結(jié)束止,由此作可見清代中葉崛起的臺灣士子,思想取向與價值判斷。門人吳德功在《陶村...
泰泉集-明-黃佐
陳肇興先生略傳。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夏,樹德村人林耀亭撰于守拙山房。彰化人。道光季年,翰林高鴻飛先生署彰化縣;「陶村詩稿」共八卷,系磺溪陳肇興先生壯年時所作也;磺溪(彰化)陳肇興伯康...
周恩來28個字描繪祖國河山
周恩來曾用28個字,將全國的省、市和自治區(qū)的名稱編成一首《地理詩》,體現(xiàn)了周恩來總理駕馭文字的超強能力,而且構(gòu)思別致,巧妙組合出了一幅祖國大好河山、祥和美麗以及美好愿望的畫面。
寄鶴齋詩話
寄鶴齋詩話寄 鶴 齋 詩 話 清 洪棄生。遂出示所作「大甲溪詩」,瑰瑋奇特,學(xué)韓公和盧仝「詠月」詩而能繪切眼前景殊佳。我欲鐫石將詩錄,年年安流為溪?!?詩中檺音豪、■(魚夬)音決;故其少君子...
【臺灣】還我河山
【臺灣】還我河山。
1912年臺灣彰化寄英國明信片
1912年臺灣彰化寄英國明信片。
彰化號、目錄、臺灣
彰化號、目錄、臺灣。
彰化高商 陳佩雯1
彰化高商 陳佩雯1.
陶村詩稿-清-陳肇興
肇興字伯康,彰化人。書首,並有楊珠浦撰「陳肇與先生略傳」,及「記」等篇章。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夏,樹德村人林耀亭撰於守拙山房。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六月,彰化楊珠浦輯敘。「陶村詩稿」共八卷...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