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之中其實很多的好漢在被迫落草為寇之前很多都在官府任職,只不過由于世道的黑暗,奸臣的陷害,最終逼得許多的梁山好漢不得不走上了“落草為寇”的道路。 ![]() 這其中尤以林沖、武松和魯智深等人的遭遇最為令人同情,他們本來都擁有很好的前程,可是因為官府的黑暗最終都被“逼上梁山”,在之前他們的官職都在軍隊以及官府之中任職,那么他們?nèi)司烤拐l的官職較為厲害一點呢? 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其實官最小 關(guān)于林總,小說之中經(jīng)常描寫這樣他:“京城80萬禁軍教頭”,這名字每次聽起來都是響當當?shù)?,也因此很多人都直接稱呼林沖為“林教頭”,以示對于林沖的尊敬。 ![]() 可是事實上在當時林沖的“教頭”一職其實根本不值錢,如果真要換成現(xiàn)在的話頂多就是個營連排干部,所以這也是為啥林沖根本得罪不起高俅的原因。 而且林沖的教頭一職在宋朝的官職體系之中根本沒有對應的官職,而教頭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就是教練的意思。 而且在當時的北宋禁軍之中,像林沖這樣的“教頭”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所以林總的職位根本不值錢,林沖是80萬禁軍的槍棒教頭,除此之外金槍將徐寧也是“80萬禁軍教頭”之一,而除此之外當時拳打高俅的王進也是教頭之一,從這種種就可以看出教頭的職務在當時根本并不值錢,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類似林沖這樣的教頭在北宋有將近5700個。 ![]() 而且在林沖的教頭之上還有都教頭,虞侯、都虞候、指揮使、都指揮使等等,所以林沖的“八十萬禁軍教頭”看起來非?;H?,可是事實上他在三人之中是屬于官職最低的,而另外兩位的官職是實打?qū)嵉摹?/p> 武都頭也是“搞仕途的” 在《水滸傳》之中,武松只是一個陽谷縣的都頭,看起來和林沖的“80萬禁軍教頭”沒法比,可是比起林沖那個唬人的教頭來說,武松的都頭是有實打?qū)嵉墓俾毜?,換句話說武松才是“鐵飯碗”。 在唐朝時期,由于唐朝的對外政策是“開邊”,因此唐朝人非常重視軍功,而軍隊的武官地位都非常高,都頭在唐朝時期是軍隊的統(tǒng)帥,地位很高,到了唐朝末年,由于宦官亂政以及文官集團的坐大,都頭再也不復當初的地位,不過相對來說還是擁有不錯的影響力,至少也是一方的長官。 ![]() 可是到了宋朝時期,由于宋朝“重文輕武”的國策,武官的很多官職都是直接從天上掉到了低下,而都頭就是如此,他的官職還在各級指揮使之下。 當時一個指揮使能夠控制人馬大約有500人,而在指揮下之下又下轄3名都頭,由此武松其實也可以指揮100人左右。 不過從《水滸傳》之中來看出,武松其實和這個并不搭邊,外加上一個七品縣令在不請示上級的情況下就能隨意任命一個都頭,可見宋朝武人地位是有多么的低下。 ![]() 而從《水滸傳》之中就可以看到,武松的都頭其實就和普通的“衙役”差不多了,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武松可能就是一個派出所所長。 魯提轄是正處級干部 在這三人之中,魯提轄其實當初是最前途無量的,他當初聽命于“老種經(jīng)略相公”,而“老種經(jīng)略相公”就是我們常說的“種家軍”,也就是魯提轄是正宗的武職干部。 在宋朝時期,各大州郡都設有提轄一職,“提轄”就是管理的意思,他的主要工作是保障境內(nèi)安全,而且從品級權(quán)力來說,提轄比一個縣令都大,不過由于宋朝重文輕武的國策,他的品級也高不到哪去。 介于七品和五品之間,主要也是看當?shù)氐陌l(fā)達程度和軍事要緊程度。 ![]() 所以從歷史來看,這三人之中以魯智深的官位最高,是妥妥的當官的,武松不屬于官,可是他屬于小吏,也算是吃國家“鐵飯碗”的,而林沖看起來是名頭最響亮,可是比起這兩者來說,他的官位反而是最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