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子美,生于公元712年,自稱“少陵野老”,因此也稱“杜少陵”,他出生的那一年正好是唐玄宗登基的時候! 杜甫本是湖北襄陽人,后來遷居河南鞏縣,杜甫是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風悲情,記錄的都是唐朝的史實,因此他的詩被譽為“詩史”,本人被尊為“詩圣”。 ![]() 杜甫草堂 盡管他和李白生活在同一時代,比李白小11歲(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和王維同歲)但二人詩風判若云泥,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風豪情萬丈,浪漫無比,而杜甫是悲觀主義者,中年又遇上“安史之亂”,面臨國破家亡和生活窘境,他此時的作品讓人潸然淚下! 而李白截然相反,雖然都經(jīng)過“安史之亂”,二人也同樣被叛軍活捉,但李白這個“史上最牛倒插門女婿”后臺實在強大,四次婚姻中有三個老婆都是宰相家族的大家閨秀,妻子上下打理關(guān)系,李白安然無恙。 但杜甫不一樣,他和李白的幸福指數(shù)壓根沒有可比性! 雖然他爺爺杜審言(文章一流,說蘇味道看了自己的文章會被氣死,杜甫的文采估計是隔輩遺傳他爺爺杜審言)很牛,但到了孫子杜甫這一輩,家道中落,杜甫的生活很凄慘。 公元756年6月,由于唐玄宗自毀長城,聽信讒言殺害潼關(guān)大將高仙芝和封常清等人,安史叛軍攻陷長安的門戶潼關(guān),唐玄宗逃亡蜀中。 ![]() 安安很有舞蹈天賦 同年八月,杜甫聽聞唐肅宗在靈武即位,他前去投奔唐肅宗,途中被叛軍活捉,和大詩人王維一塊被關(guān)押在長安,幸虧杜甫低調(diào),穿著和打扮看不出是文化人(多半是因為他實在沒錢買衣服),叛軍對他自然也不那么重視,因此他尋找到機會從叛軍那里逃出生天。 公元757年四月,郭子儀大軍開往長安,杜甫冒著生命危險從西金光門逃往鳳翔,同年五月,杜甫被新即位的唐肅宗封為“拾遺”,因此杜甫也被后人稱為“杜拾遺”! 這時候杜甫44歲,雖然杜甫當了官,但官職低微,但總算有個落腳處了, ![]()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但就在他被叛軍俘虜?shù)那岸稳兆?,杜甫剛剛?jīng)歷了“人生四大悲劇”中的“老年喪子”,他的小兒子被活活餓死(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里提到的“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的嬌兒)。 此時杜甫剛剛進家門就聽到妻子痛哭,才知道小兒子已經(jīng)死去,杜甫悲憤寫下《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其中的名句! 杜甫前半生還算幸福,后半生可謂顛沛流離,小兒子被餓死,自己又被活捉,和其他幾個孩子分隔,他十分悲痛,但日子還要繼續(xù),好在唐肅宗將自己收留,還有了點微薄的工資算是最大地慰藉了。 但好景不長,杜甫因為營救房琯(唐朝宰相)事件觸怒皇帝,被貶華州,在華州杜甫寫詩發(fā)牢騷再次觸怒唐肅宗,差點掉了那顆才華橫溢的腦袋。 宰相張鎬(殺閭丘曉為王昌齡報仇的那位仁兄,張鎬是唐朝宰相兼河南節(jié)度使)的全力為杜甫求情,唐肅宗李亨對杜甫下令判刑:“回到原籍,永不錄用!” 杜甫:“能保住命就阿彌陀佛了,感謝張鎬這尊活佛的救命之恩吧!” 后來長安收復,杜甫回到洛陽探親,目睹戰(zhàn)亂帶來的慘狀,寫下大量憂國憂民的詩歌,著名的《三吏三別》就是在那時候完成的! ![]() 公元759年夏天,杜甫輾轉(zhuǎn)來到成都,在好友嚴武等人的資助下,他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也稱“浣花溪草堂”,后被嚴武舉薦,當了他的工部參謀,因此杜甫也被稱為“杜工部”! 后來杜甫因故辭職,沒有了工作,就等于斷了生活來源,杜甫生活得異常艱難,他的草堂破舊不堪,當年秋天,他寫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來抒發(fā)內(nèi)心的苦悶! 公元765年,杜甫的“伯樂”嚴武去世,杜甫離開成都前往奉節(jié),在都督柏茂林的資助下,杜甫的生活才有了轉(zhuǎn)機!期間他寫下《登高》等作品! ![]() 杜甫當年在成都蓋的草堂,是現(xiàn)代重建的產(chǎn)物! 在今天看來草堂頗有一番意境,但當年杜甫的生活十分悲慘! 公元768年,人老多情的杜甫想念老家,于是乘船順江而下,但年底他又回到岳陽,大半年時間都是在船上度過的。 公元769年,57歲的杜甫前往潭州,次年,即公元770年,潭州臧玠叛亂,杜甫為避難再次逃往衡州! 不得不說的是,杜甫這一生雖然顛沛流離和窮困潦倒,以至于孩子被活活餓死卻無力回天,但他遇到的貴人不少,先是河南節(jié)度使張鎬,再是奉節(jié)都督柏茂林,又是嚴武等人, 但“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這幾位貴人先后離他而去后,杜甫依然貧困交加,杜甫逃到衡州,本打算前往湖南郴州投奔自己的舅舅。 沒想到剛來到耒陽地界,就碰雨季,江水突然暴漲,杜甫只能停下腳步暫時停下來,這一停就是五天時間。 杜甫囊中羞澀,破船上又沒有吃的,身邊唯獨不缺的的東西就是水。 杜甫就這樣度日如年地餓了五天五夜,到了耒陽縣城后,當?shù)乜h令聶縣令恰好是杜甫的粉絲,十分仰慕杜甫的才華, 他聽聞偶像來到自己的地盤,高興地給杜甫送去牛肉和白酒,餓了五天的杜甫早已餓得軟弱無力,見到牛肉和美酒,眼發(fā)綠光,狼吞虎咽的大吃起來! ![]() 誰也沒想到,這頓飯卻成了杜甫最后的晚餐,盡管免費,耒陽縣令也沒想到,自己好心辦壞事,“害死”了心中偶像! 史書記載杜甫是被撐死的,但杜甫明明餓了五天,為何是撐死的呢? 原因是:杜甫餓了五天,又突然暴飲暴食,腸胃在極端的條件下根本受不了如此“打擊”,不久,杜甫在折回潭州(本來是前往郴州,但江水暴漲路途遙遠,只能折回潭州)的小船上猝死,時年58歲! ![]() 餓死哥了 史書記載:杜甫是被撐死的,但郭沫若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杜甫是死于食物中毒,他給出的理由是: 杜甫到達湖南時,正時值夏季,耒陽縣令送來的牛肉在高溫的環(huán)境下腐敗變質(zhì),饑腸轆轆的杜甫根本饑不擇食,于是食用了變質(zhì)的牛肉,又喝了大量的白酒,在腐爛的肉和酒精的聯(lián)合摧殘下,杜甫就算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了,當時醫(yī)療條件不先進,搶救不及時,杜甫因此一命嗚呼,因此郭沫若提出杜甫死于食物中毒! ![]() 這樣一來,耒陽縣令就成了“殺人兇手”,是為“我雖不殺杜甫,但杜甫因我而死”,這兩種說法飽受爭議,但無論如何,杜甫的一生的確是個悲?。?/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