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從西安出發(fā)的時候還下著時大時小的雨,可巧的是(也必然是)到了晚上10點多的時候,敦煌一派晴朗。我們從機場出來的那刻,除了衣物漸薄而感到陣陣涼意以外,別無其他不適。這會兒正是三五后,中秋剛過的敦煌夜晚,十點的月亮只升到柳稍上,天空點綴著疏疏落落的幾顆星,星月都布在漆黑的夜幕上,望去明晰可見,遠處偶爾還會吹來陣陣微風,晃動地上的草和半空中的樹,也就更增加涼爽/快。老實說這樣的景很好,這樣的氣候不好消受,注定是要早點去客棧賓館的。我們所住的地方與敦煌鬧市區(qū)有一條灌溉渠之隔(這時節(jié)灌溉渠已經(jīng)沒有了水),住所巷道口有幾桌打麻將的沸騰聲外,四周都很靜謐,夜晚有犬吠,晨曉有雞鳴,雖在人境市里,卻如林寺,容易使人忘機。清晨早點要過橋去買,里程不算近,所以有人會起早去吃,也有人會起晚而吃前夜買好的面包,外出總會如此,地理上的陌生帶來體驗的千差萬別。早晨按照約定八點出發(fā),前往敦煌數(shù)字中心買票,一行13人去往莫高窟看窟,這是此次行程的第一天,每個人都是雀躍的狀態(tài)。坐著車子,從車窗外首先看到的是莫高窟的北區(qū)石窟,慢慢地楊樹增多,直至綠楊成蔭遮蔽了石窟門口,也正是這剎那,我們到了。四月份來的時候,窟前泉水潺潺,現(xiàn)在已然干涸,砂礫鋪滿河道。進入景區(qū),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先看的是莫高窟第17窟,建于晚唐,亦被稱作“藏經(jīng)洞”窟,在這個洞窟里待的時間不長,大家的注意力多在王道士所發(fā)現(xiàn)的那個小室窟,百年多前這里藏滿經(jīng)書,現(xiàn)在空蕩全無,正如隨后前往的敦煌藏經(jīng)洞陳列館中的石銘鐫刻——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陳寅恪語)。在陳列館里,看了洪bian的影塑照片、以及其身后所藏的骨灰?guī)д掌〒?jù)老師說只有拳頭大?。?。緊接著就是藏經(jīng)洞多次被英、法、日、俄、美等國盜取的畫面,看得人惴惴不安。陳列館中的展品花樣繁多,有經(jīng)卷、有絹畫等復制或臨摹品,值得一觀。接下來清晨的考察/看窟真正進入了正題,一個一個洞窟地進,一壁一壁經(jīng)變的看,拿著手電筒上下左右翻轉,小本子做著筆記。早晨看了莫高窟第17窟、第340窟、第335窟、第332窟、第331窟、第29窟,總共6個窟,速度較快,收效也算較多,整個人身體筋骨也很勞累,不過隨即就被看窟的歡欣沖淡了。中午出景區(qū)已經(jīng)是12點左右,去了附近的莫高餐廳,敦煌是旅游城市,而負有旅游盛名的莫高窟又坐落于沙漠中,餐廳價格自是高昂。中午吃飯后又去了敦煌文物保護陳列中心,可以說是一分一秒都沒有荒廢。下午是從一點半開始看窟,看了莫高窟第55窟、第61窟、第259窟、第249窟、第246窟、第257窟、第427窟、第428窟、第23窟,總共有9個洞窟,下午時間長,看窟個數(shù)也隨即增多。下午5點半左右出景區(qū),這時游客已經(jīng)稀疏許多,路上空曠,天空很藍,白云片片。六點回到了市區(qū),吃罷飯,聽老師講看窟的策略和技巧,主要是方法論方面,讓人受益很大。晚上就寫這么多吧!早睡,明天還要早起,繼續(xù)看窟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