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臨行前,與舍友言及讀書,真怕虛度了兩個月的時光。為此,舍友還建議我做個卡片,寫上計劃,這樣便可以起到督促的功效。此法聽起來甚為有用,然而我并沒有那樣做,原因是現(xiàn)在讀書只求大體涉獵,便是精讀也是取書中一二篇有真價值的文章品味琢磨。如果真做了計劃,又容易陷入機械和規(guī)矩,縛手縛腳。 每日里,不管一個人多么認真,如何地手不釋卷,真正進入書籍中的時間總是可憐,全身心地投入到書本里面,擁有一種沉浸式快慰,總不會超過六個小時吧!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能夠早晨至黃昏都一絲不茍地閱讀,而沒有絲毫倦怠。 老實說這已經(jīng)不是定力的問題了,而是腰板、兩股、眼睛和脖子能不能長時間以一種姿態(tài)去運作,就算體力尚可,各個器官能不能協(xié)調(diào)呢!就以我舉個例子吧,每天認真看書,心無旁騖地盯住書本,合計不過四個小時,再長就會眼睛腫脹,筋骨勞累。如果加上寫些筆記,找書翻書地時間,讀書一項事情大概也就六小時吧!再多就消受不起。 一整天都在看書,只是攝入和囤積,如果不稍加咀嚼,不分別歸類,過不了幾天,讀過的東西又會交還回去。去年九月、十月份看過的許多書,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忘記的差不多了。或許有人說,讀書就是這樣,看了忘、忘了看,循環(huán)往復(fù)之中,自得其樂,此真是把讀書當做了快意之事,供自己消遣了。 倘使早些時候,我也如此覺得,但如今不敢做此想了,也不敢發(fā)此論調(diào)了。讀書也不能再是任爾去來,忽讀忽忘這般隨便隨意了。不論怎樣,現(xiàn)今的讀書都應(yīng)該是要帶有點刻意、勉強、逼迫甚至不得已而讀書,自知其苦,也要苦中得點甘甜味道,不惟有讀書是這樣,就是現(xiàn)在和以后的生活也未嘗不是如此。 悲觀地來看這種不得已而讀書的狀態(tài),真是糟糕透了,因為這會使人興味索然,甚至對讀書一事起了厭煩感。畢竟人類是好逸而惡勞的,哪些書有趣味、哪本書容易讀進去,往往就選擇讀哪本,這是天性人性使然,對于選擇誰都是這樣,憑著情感而很少是理智,即便理智很冷靜,但那種喜好的情感也能將理智說服。 樂觀點去看呢,讀書不憑喜好而依據(jù)客觀所需,這才是學(xué)習(xí)、智力和耐心的錘煉,使大腦思維離開舒適區(qū),讓閱讀者進入新的天地,雖然涉險,但卻能夠得到、收獲知識,也是性格的歷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