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讓人民感動的作家 ? ? ? ? ? ? ? 一一讀《張登寬新作選》有感 ? ? ? ? ? ? ? ? 文/祁金利 在棗莊日報社,大家都親切地稱張登寬為“老師、老大哥”,大家從心里服氣他,佩服他,尊重他。他普通得像路邊的小草,高大得如森林里的參天大樹。因為長期在高校工作,我習慣把才高德劭的人稱為老師,因而我也一直稱張登寬先生為張老師。 張老師出生于農(nóng)民家庭,用他的話說,“是在鹽堿地長大的?!彼墓枢l(xiāng)過去是鹽堿地,遇到泛大堿,顆粒無收。那年泛大堿,父母親逃荒來到南京一個叫“一枝園”的地方落腳,因爬火車,路途顛簸,在大娘嬸子圍著的“人墻”里提前生下了他,當時夜深漆黑,他排行老四,取名“四黑”。鄉(xiāng)親們說,生時不吉利,以后沒有好日子過。有幾件童年往事,他至今記憶猶新。那次母親外出,他偎靠在鄰居王家門旁看他家人吃水餃,王嬸硬是用眼將他瞪得哭著低頭走了;小時候他長得又白又胖,惹人喜愛,一個無后的資本家要用一輛兩頭騾馬的馬車換他,鄉(xiāng)親們紛紛上門祝賀,父親卻堅定地說,老婆孩子不讓人,田地邊子不讓人;呀呀學語時,他跟隨母親上街走丟了,全家人和父老鄉(xiāng)親在大街小巷找了一個多星期。那天深夜,父親沙啞地呼喚著他的乳名,他哇哇地大哭,父親沖進來緊緊地把他抱在懷里;“文革”中,他隨母親到上海堂舅家找書讀,因堂舅是“反動資本家”,正被人雙手綁著頭戴高帽押著游街;一天,他正讀著普希金的詩,做了居委會主任的父親受人誣陷,含著淚被押送回原籍,不久,他們?nèi)乙脖黄然氐搅死霞摇:髞?,父親雖被平反,但從此染上重病,一蹶不振。喜愛詩詞的父親和出身書香世家的母親,一直嚴格要求他“詩書繼世長”,12歲那年家鄉(xiāng)旱改水,水稻獲得豐收,父親讓他以此寫首詩,他一氣呵成敘事詩《傳喜訊》,被《淮海報》《新華日報》先后刊登,后又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鄉(xiāng)親們稱他為“神童”。張登寬十四、五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疾病去世,母親后來積勞成疾,也離開了他。成為孤兒的他,經(jīng)常餓肚子,幾次被餓昏。他曾只身爬火車去烏魯木齊表哥那找工作,坐在連接車廂之間的車軸上,幾天幾夜,全身似乎被凍僵了,險些喪命。他爬火車去南京、合肥投親,失望而歸,只好又回到故鄉(xiāng)。他幾乎天天寫詩,在父親生前他曾寫了首敘事詩《大道越走越寬廣》,父親多次提出修改意見,說這些意見“僅供參考”,后來這首詩被選入《江蘇詩選》。 “文革”中,到處成立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當時剛滿15歲的他,在生產(chǎn)隊執(zhí)導了話劇《六號門》,演出幾十場,又在大隊宣傳隊做編劇、導演,在當?shù)睾苡悬c小名氣。因此,先是被貧下中農(nóng)推薦做了農(nóng)業(yè)學大寨工作隊員,后來做了民辦教師。那年,全公社水稻突生稻飛虱,大面積減產(chǎn),有的地塊顆粒無收,上級追查,公社組織專人寫報告,但多次未被上級通過,有人提議張登寬來寫,誰知一稿竟通過了,成為傳奇。他帶的班級,考試比賽成績超過了公社中心校,在當?shù)匾粫r成為佳話。由于個別人私心作祟,他做農(nóng)業(yè)學大寨工作隊員、民辦教師5年,分文未得,全靠親友接濟,他既不說,也不找。有人說,他只要送瓶當時廉價的“洋河大曲”,就可以和對方握手言和了。從小就倔強的他,只屈服于繆斯。由于出色的工作,他被批準為正式教師?!拔母铩焙螅晃桓编l(xiāng)長從縣教育局為他要來了300元的補助款。當然,這是后話。那年,全縣重點中學土山中學缺少語文教師,一時調(diào)不到人。從山東解放戰(zhàn)爭過來的老革命,曾做過邳縣副縣長、縣中校長,當時為教育局局長的王民提議:教學成績突出,作品選入過小學語文課本的張登寬,可以調(diào)來擔任中學語文教師。土山中學進人很嚴格,有人擔心張登寬能否勝任,他專心致志,全身心撲在工作上。這一年,兩個初中畢業(yè)班升學考試,每班都是50余名學生,張登寬所帶的班級只有幾名學生落榜,全校轟動??h教育局在土山中學召開經(jīng)驗交流現(xiàn)場會,張登寬被評為優(yōu)秀教師,被安排作經(jīng)驗介紹。至今張登寬有個難以彌補的遺憾,直到王民縣長去世,他都未曾拜訪過他。同時,張登寬一直堅持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經(jīng)常有作品散見于報刊雜志。他和人合作的刊載于上?!睹妊俊冯s志的報告文學《中原拍賣錄》,獲“萌芽”文學獎,被上海電影制片廠改編為電視劇,他也被選為邳州作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后經(jīng)學校推薦,統(tǒng)一參加文化考試,他被徐州師范學院錄取。這些年來,他參加了古漢語考試、教師資格、記者資格、英語考試等多達數(shù)十項嚴格考試,都順利過關,也因此被稱為是自學成才的典范。 張老師結婚后,他的頭胎男孩不幸夭折,愛人憂郁成疾,輾轉(zhuǎn)多家醫(yī)院,僅醫(yī)藥費就是個難題。雖是中學教師、業(yè)務負責人,那時還是民辦教師的他,每月只有不到20元的工資收入,入不敷出,靠借債度日,直到轉(zhuǎn)正。當全村人蓋起了磚瓦平房或樓房,他家仍是土墻草房。家中養(yǎng)的雞下蛋,舍不得吃,都是愛人拿到集市上賣了換回油鹽,孩子們的衣服是親戚給買的或送的舊衣服。他自己穿的衣服都是帶補丁的,身上帶的錢未曾超過二十元人民幣。 家庭雖困窘,但他仍筆耕不輟且成果累累。他與人合著的有關民辦教師的報告文學《第三世界的“難民”》,也是他個人生活的寫照。他曾因?qū)懺姷磕钪芸偫?,被關了三個多月的學習班;因同文友成立遠方文學社,雖然得到了冰心等許多老前輩、詩人作家的關心和支持,仍因有人告密被“內(nèi)查”,他們苦苦上訪兩年多,才得以“平反”。有人勸說這不過是“內(nèi)查”,何必這么當真。他說,政治上決不能留下任何“污跡”,即使后來他做了黨報記者,因為太愛詩,也遇到了不少糾結的事。他堅持詩就是詩,不能成為正義的叛徒,嫖者的奴隸。難能可貴的是,無論陽光燦爛還是風霜雨雪,他總是微笑面向?qū)W生,面向講臺,面向社會,他的作品始終充滿陽光和朝氣,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1989年秋,張登寬以中學業(yè)務負責人的身份調(diào)到棗莊日報社,先是做了十年的文學副刊編輯。他一個人工作,養(yǎng)活一家人,沒有工作的愛人和三個讀書的孩子,租著房子住。他兩個哥哥在農(nóng)村老家且年老多病,他還要接濟他們。困難可想而知。報社一位副書記主動對他說,你愛人可以到報社干臨時工,減輕一點家庭困難。張登寬說,報社不少職工孩子沒有工作,應先安排他們。她的愛人至今只拿低保。報社看他家實在困難,救濟他家300元錢,那時他是全報社家庭經(jīng)濟負擔最重的,他沒有接受這筆救濟款。報社每次救災捐款卻一次少不了他,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還經(jīng)常從自己的工資中,給困難的業(yè)余作者買稿紙墊付來往路費,住宿招待。他見到弱者就同情,甚至流淚??匆娖蛴懙睦先恕⒑⒆?,總要掏錢給他們。他好打抱不平。一次乘車途中,一位年輕人欺負一位體弱的老年人,他當眾斥責那個年輕人,那人下車時說,我認識你這個騎破“永久”車的記者。后來開車故意撞他,幸虧他躲得及時。諸如此類的事,數(shù)不勝數(shù)。 因為工作需要,張登寬被調(diào)做記者,除了報社安排的日常采訪外,主要安排他寫大稿,僅在市紀委就寫了近兩年,連上了三個頭版頭條,被稱為“反腐三章”。全市每個部門他幾乎都寫過,少則半個月,多則一年甚至兩年,成為寫大稿、專稿的“專業(yè)戶”。他經(jīng)常接受的采寫是時間緊、任務重的稿件。他寫的稿件,上過《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求是》《人民文學》《報告文學》等媒體和文學雜志。有次,市里有個對省電視宣傳專題片的任務,已組織有關人員采寫了近兩個月,但審稿未通過,距離上報時間緊迫,他“臨危受命”,不辱使命,夜以繼日地完成了任務還獲得了獎項。有家企業(yè),對報社寫的文章不滿意,要撤回已簽訂的20多萬元的業(yè)務合同。領導急了,緊急召回正抽調(diào)在省里寫稿的張登寬“速回救場”,他又連續(xù)奮戰(zhàn),他累得腰直不起來,茶飯不思,趕寫出了“系列廣告稿”??呛螅@家企業(yè)十分滿意,非但沒撤回合同,還追加了一筆廣告費。一對耄耋之年的夫婦,因兒女們不孝,找到張登寬要為他們“伸冤上訴”,諸如此類的事,他都“俯首甘為孺子牛”;有個黑社會頭目,當面威脅他說,你再敢管閑事,就敲碎你的腦袋!張登寬將頭伸過去,“你現(xiàn)在就敲,否則馬上還要揭露你的丑惡!”說得擲地有聲,毫不畏懼。這個黑社會頭目見到站在面前的是一位真的不要命的硬漢子,便灰溜溜地轉(zhuǎn)頭走了。張登寬就是這樣地“橫眉冷對千夫指”!有個土豪找到張登寬,說只要給我寫部樹碑立傳的報告文學,就送你輛桑塔納,當年一輛桑塔納,這在當時可以換好幾套商品房呢。張登寬大笑著說,你就是將整個工廠給我,我也不稀罕!有人說,張登寬是捧著金飯碗要飯的“不識時務者”!在近三十年的記者生涯中,他一直被稿件壓迫著,未曾過個完整的節(jié)假日、星期天,也很少過問家庭的事,至今孩子們對他仍有怨言,可他未曾抱怨過誰。他說,記者的活就是寫稿子。常年的超負荷工作,他未老先衰,面黃肌瘦,累得生病、失眠。有一次,趕寫一篇萬字大稿,站起時當即摔倒了,幸虧有同事在場將他扶起來要送他去醫(yī)院,他愣是沒去,硬撐、硬扛,是他工作中的秉性。同事建議他報“工傷”,他當然不同意。有關領導要他將看病的錢報銷,他說沒留發(fā)票。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張登寬老師受棗莊市委宣傳部指派,深入革命老區(qū)——棗莊市山亭區(qū)采訪,用一年多時間采寫了山亭區(qū)人民脫貧致富的長篇報告文學《大山、悲壯與輝煌》,光明日報社和棗莊市委宣傳部聯(lián)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了有中央領導同志、首都文藝、理論、新聞界專家學者200余人參加的一整天的作品研討會,作品謳歌的“山亭精神”轟動京華。我當時在清華大學工作,帶領十幾名同學慕名前往山亭區(qū)開展實踐學習活動。也正是那一次,我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的張登寬老師。記得我倆住在一個房間,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暢談到了深夜。他的博學謙遜、大氣厚道、真誠正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4年,應許多老革命家和讀者的要求,山東文藝出版社再版了這部作品,筆者至今讀來都心潮起伏,這就是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魅力。研討會剛結束,就有許多人熱情邀請張登寬到他們的單位工作。當時,他想去某軍區(qū)創(chuàng)作室,可經(jīng)過再三權衡,他還是回到原單位,繼續(xù)堅持“三貼近”,繼續(xù)為時代,為人民鼓與呼! 后來,張老師深入到山東省17地市及四大企業(yè)采訪兩年多,采寫出版了在全球首個用報告文學單行本的形式,報告一個省的老齡工作,引起極大反響。用《求是》雜志社原副總編輯、著名文藝理論家劉潤為先生的話說,“在一般作家不愿涉足的領域發(fā)掘出文學瑰寶”。原《人民文學》主編、著名作家程樹臻先生曾在《文藝報》專門撰文,稱張登寬是一位“全方位深入生活的作家”。 張登寬是一位充滿憂患意識,真正站在時代前沿,為勞動大眾不懈鼓與呼的作家。他說,絕不能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閉上眼睛,絕不能對人民的呼聲無動于衷,絕不能褻瀆詩人、記者、作家的名聲!在創(chuàng)作上,他曾幽默地說,吃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創(chuàng)作,貴在一個創(chuàng)字,得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寫別人沒寫過、不敢寫、沒能力寫的探索題材。他長期堅持“三貼近”,堅持創(chuàng)作上既不雷同別人,更不雷同自己的創(chuàng)新風格,高舉探索的旗幟,攀登文學的高峰。幾乎他的所有作品,都充滿了探索和發(fā)現(xiàn)。張登寬在小說、散文、戲劇、新古體詩等領域都有建樹,是個多面手和復合型創(chuàng)作者。他的為文一如他的為人值得稱道,可以說德藝雙馨。雖然在一度流行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聲色犬馬、宮闈秘史,一度流行文化快餐的文壇上,他這樣的作家并不總是被關注,但歷史的江河奔騰不息,無法被時光沖淡的是精神的凝聚,價值的沉淀。從張登寬身上,從張登寬的作品中,筆者感受到的是家國情懷,大我的境界。僅以他自己或和別人合作的報告文學為例,提出的都是重大的社會問題,反映的都是重大的社會題材,而且大都是系列組合,都曾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和關注。其中有被稱作中國“打拐第一槍”的、由三個長篇組成的《風暴三部曲》;有被稱作“中國第一憂”的《當代“老貧農(nóng)”》;有為民辦教師“第一次冠名”的《第三世界的“難民”》;有第一次聚焦農(nóng)村宗教問題的《鄉(xiāng)村宗教熱》;有“第一次擁抱”的《擁抱繆斯》;有歌壇“第一奇觀”的《傾斜的舞臺》;有“中國第一問”《誰來救救救孩子》;有第一次全方位展示英雄模范的中國108條好漢的《你就是一個世界》;有“第一次反映雷鋒班長”的《證明雷鋒》;有全國第一次“三個頭版頭條”的《反腐三章》;有亙古少有的個人大調(diào)研、三部單行本合集的《田野調(diào)查三部曲》;有被稱作“天下第一斷想”的《文學創(chuàng)作斷想一萬言》,等等。這些作品涉及眾多領域,多是首創(chuàng)、唯一。無論從題材、立意、審美,都是一個嶄新的世界,讓人震撼的同時,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同時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領域都是一般作家不愿涉足的。 張老師的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來源于他多年豐富的閱歷,深厚的思想修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藝術學養(yǎng),以及信仰的力量。他曾說,我這輩子就干了四件事:教書、編輯(書)、讀書、寫書。他做中學教師及業(yè)務負責人共計18年,做了近30年的編輯、記者。可以說教過萬名學生,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撰寫了萬篇文章,影響了萬千讀者。張登寬從事的職業(yè),以及養(yǎng)成的職業(yè)精神,為他的探索創(chuàng)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他終身取之不竭的財富,他是位名副其實的學者型記者、詩人、作家。有位專家說,別說寫了,讓很多人讀萬首詩、萬句斷想,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張登寬是一個真正的擁抱繆斯,熱愛詩歌的執(zhí)著者、創(chuàng)作者。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是一枝獨秀,被稱為詩壇奇葩。他大學畢業(yè)后,在繁重的教學及業(yè)務工作之余,仍然堅持業(yè)余寫詩,讀者可以在《人民日報》《詩刊》等刊物上讀到他的短詩?;蛟S是厚積薄發(fā),或許是他的坎坷困苦經(jīng)歷,他的6000行帶有自傳性的長詩《擁抱繆斯》,經(jīng)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出版后,受到讀者的認可與關注。他曾做過10年的黨報文學副刊責編,組織過多次詩歌活動,培養(yǎng)了眾多的詩歌作者,因他對詩歌事業(yè)的貢獻、奉獻,被授予“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是當之無愧的。 近年來我們在報刊上讀到他不少的哲理微型詩。顧名思義,哲理微型詩,就是帶有哲學思辨的微型詩。張登寬的哲理微型詩,有的是三行,有的是兩行,甚至有的是一行,有個別詩,因篇幅稍微長一些,可視為“哲理微型散文詩”。總之,這些詩不同于那些三行愛情詩及三行微型詩,根據(jù)表達需要決定形式,不拘一格。2017年8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張登寬新作選》,其中主要是哲微詩2000首,這次出版的《張登寬新作選》之“哲理微型詩一萬首”,實際上是10400首哲微詩。其中包括上次《張登寬新作選》中的2000首,形成了一股張登寬的“小詩現(xiàn)象”。這些詩主要是現(xiàn)場與感悟,屬自由體新詩探索。作者依然保持了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風格,面對大千世界,生命的吶喊振聾發(fā)聵。獨特的觀察視角和敏銳的藝術感受,抒情和哲理性的語言,如畫的描繪和豐富深蘊的吟唱,歷史的品格和文學的魅力,身臨其境的現(xiàn)場感和清新簡潔的感悟,構筑了歷史和詩歌價值的完美統(tǒng)一。雖然是自由新詩的一個后起之秀,但已展現(xiàn)了新詩新的可能,未必不是一條探索成功之路。《張登寬新作選》之“哲理微型詩一萬首”,不僅給人以人生真諦,而且給人以美的滋養(yǎng),我相信會得到詩歌愛好者和廣大群眾的喜愛。 張登寬是一位探索者、創(chuàng)造者、奮斗者。他做民辦教師,因教書育人成績突出,邳州市委曾專門召開常委會為他轉(zhuǎn)正;他做記者,作品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研討會;他做作家,參加全國青年作家代表大會,成為中國作協(xié)會員;他做編輯,被中國報業(yè)協(xié)會授予優(yōu)秀編輯;他做詩人,獲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他工作成績突出,被棗莊市委、市政府多次記功、嘉獎,還被評為山東省廉政宣傳先進個人。他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血。用棗莊市委一位老領導的話說,他是頭“老黃牛”。也有人說,他是“胸前掛滿勛章的乞丐。”用劉潤為先生的話說,“由于他的創(chuàng)造,不去迎合市場和時髦,至今未能在文壇上取得應有的地位,這無疑是令人遺憾的”。對于張登寬來說,令人遺憾的事很多。他著作等身,卻債臺高筑;他力行奉獻,不求索取;他多愁善感,不入庸俗,不善社交,更不會稱兄道弟;他不懂得矜持和圓通,童心未泯,具有非常典型的詩人氣質(zhì)和磅礴的詩人激情;他愛憎分明,堅持正義,有尊嚴地活著;他做人大度,有大海胸襟,厭惡小肚雞腸;他性格樸素,穿著樸素,從不張揚;他做人陽光,作品陽光,給人溫暖;他鞭撻假、丑、惡,頌揚真、善、美……他至今不識秤,買東西不講價錢,不知自己工資多少。到報社工作20多年后,在好心人再三勸告下才參評副高職稱,有的年輕同事已是正高了,而且他被評為副高后,從此不再參評。他說,曹雪芹是什么職稱,什么級別。由于他的倔強和坦誠,連不理解的人都震驚和佩服。當下這種人鳳毛麟角,物以稀為貴了,因此被人稱為“長不大的傻子”。我想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像他這樣的“傻子”!這樣的傻子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但我們相信這樣的傻子一定會多起來! 在報社的一次改革民意測評中,130人參評,他得了128票,全報社得票率最高。有人說,他是前行路上的“永動機”。最近,正當他整理哲理微型詩一萬首、文學斷想一萬句時,突發(fā)腦梗阻被送往醫(yī)院救治,他說是繆斯挽留了他,沒想到一個月后,他因腦梗阻復發(fā)被120送進醫(yī)院搶救,當時他已昏迷不醒。搶救過來后,他卻囑咐家人,不要告訴任何人,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當時唯一在場的老朋友泣不成聲。我們祝愿張登寬老師早日康復,這位讓人敬重、讓人感動、讓人流淚的詩人! (祁金利,現(xiàn)任中共北京市委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部副部長。清華大學法學博士,研究員。)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
來自: 昵稱7973449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