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孤獨與豐盈 作者:莫逆之交 近日,拜讀了楊柳老師的美文《生命的孤獨與豐盈》,內(nèi)心受到撞擊,十分感動! 老伴去世后,她非常孤獨寂寞,把自己關在屋子里50天,每天大哭一場,終于生病。醫(yī)生勸她不要再悲痛下去,要內(nèi)心豐盈的調(diào)理自己。在孤獨與豐盈中找出平衡。 我感覺到了她內(nèi)心的孤獨、靈魂的溫度,覺察出她的自律,執(zhí)著、善良和對文學的追求。在失去丈夫悲痛的日子里,親情給了她對生活的熱愛,太極讓她對生活有了新的樂趣,書房的燈光給了她美麗的容顏,人生的格局將她的夕陽時光鑄成詩一樣的優(yōu)雅,讓其孤獨的生命豐盈起來! 生命是孤獨的。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亦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行走在這個人世間,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 人生是一座孤島,孤獨是生命的底色。 人的一生,大多數(shù)是你一個人在路上,你奔波喜悅,你悲傷, 最能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沒有人更明白你自己,也沒有人更了解你自己。 賈平凹有一本書叫《生命是孤獨的旅程》,他以平易樸實的筆觸,寫其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見所歷,既有對過往生活的追憶,也有對親友的懷念,對故鄉(xiāng)的留戀……字里行間,遍陳生命中的孤獨、苦痛與真實。 生命是孤獨的旅程,孤獨是生命的答案。讀完賈平凹先生的這本書,使人恍然如悟:只有歷經(jīng)孤獨的人,才能活出人生的真正滋味。 生命亦是豐盈的。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藍天下悠悠的白云,是風雨過后蔚然升起的彩虹,是嬰兒滿月的笑臉,是重陽登高的老人飽經(jīng)風霜的面龐。 當你呱呱墜地,生如夏花之絢爛,到安然逝去,死如秋葉之靜美。退卻浮華,拂去喧囂。當你驀然回首時,才發(fā)現(xiàn)“生命只不過是上天借你一用的資本”,這種資本最終會歸還上天,會因你的消逝而消逝,你只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同時也留不下任何足跡。所以,我們更應當珍惜多彩的人生,不在漫漫人生途中,留下太多遺憾。用今日的無悔選擇,拼搏奮斗鑄就明日的春華秋實。 人們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為了對抗孤獨,比如努力融入人群,努力追尋最美好的事物。 然,有些人,為了讓自己合群,努力做得和別人一樣,將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可是那樣,你幸福嗎?你快樂嗎?答案顯而易見。 人的一生,注定要經(jīng)歷很多。一路上,有笑聲,亦有淚水;有堅持;也有取舍;有成功的自信;亦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jīng)歷注定珍貴,它必將令你憶起智慧,生命的豐盈在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于一顆平常心。 生命的孤獨與豐盈,看似予盾卻又充滿詩意。 我們生活的世界很豐盈,很熱鬧,所以在豐盈的人世間,更顯得孤獨的珍貴。有人說: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獨處時,跟自己的心靈對話,和自己的思想低語,自由無拘,豐盈安然。人人生而孤獨,相比于快樂與喧囂,孤獨總是如此綿長而深切,讓人無助又彷徨。 有人畏懼孤獨,有人享受孤獨。 其實,孤獨一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懼孤獨,這種畏懼感本身讓我們驚慌,我們在驚慌中忘記了如何享受孤獨。 只有接納且擁抱孤獨的人,才能看清真實的自我,在沉思中找到人生的前路。孤獨會讓你會活得更加清醒而堅韌,逐漸穿越迷茫,變得越來越強大。 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孤獨的時候,才能成為自己,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是的,沒有我,哪里有世界的繁華,當繁華凋落時,還有自我的盛開。 所以,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和孤獨簽下協(xié)定,可以和孤獨作伴,而不刻意去迎合他人。用最具真情實感的筆觸,敘述了自己的生命歷程,所想、所思、所悟,既有對親朋好友的留戀,也有對兒時故鄉(xiāng)的懷念,讓我們徹底感受到了生命的孤獨與真實,只有歷經(jīng)過孤獨的人,才能品味出生活的滋味。 生命的路,充滿死亡氣息,也暗藏勃勃生機。死亡之神每天都與我們擦肩而過,一天一天,不斷從我們的身邊牽走至親至愛,不可抗拒。面對孤獨的過程,是你學會斷舍離的過程,終有要放手要告別的一天。但不管如何,在寂靜的塵埃里,終有孤獨與你相伴!。 生命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無處不在如影隨形。 人生,就是一個人的獨自旅行, 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無論是詩情畫意,還是失意,都必須是一個人獨自承受,承受著憂愁,承受著歡樂,承受著從未有過的歌。 走在人生的路途,有著一些沉醉的日子。沉醉的時光,就讓它綻放,凝結成為一朵花,摘下遮住它臉上的面紗,讓它的香氣,在天地之間四溢。 只有接納且擁抱孤獨的人,才能看清真實的自我,在沉思中找到人生的前路。孤獨會讓你會活得更加清醒而堅韌,逐漸穿越迷茫,變得越來越強大。 “我經(jīng)常獨處,有“老年文學社”作為精神支柱,內(nèi)心就豐盈,不會孤獨?!睏盍蠋煂Α渡墓陋毰c豐盈》的詮釋,道出了我們的心聲。 (2022年5月25日于長沙) 文/莫逆之交 編輯/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莫逆之交,本名楊振球,中學高級教師,曾任教師、校長,有專業(yè)著作和獲獎論文發(fā)表。退休后,任某高職院系主任,喜愛寫作。長沙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長沙老干部大學寫作班學員。 《金秋文學》? 授權發(fā)布、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