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末年的藩鎮(zhèn)節(jié)度使之中,有一位藩鎮(zhèn)節(jié)度使,文韜武略、文武雙全、號稱當時唐朝晚期的外戰(zhàn)英雄,他就是淮南節(jié)度使高駢。 高駢原本極有可能成為朱溫、李克用、楊行密之類的梟雄,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高氏家族的王朝,但由于他晚年迷信神仙之道,最后把自己的一手好牌徹底打爛,悲慘凄涼的死去! 高駢,字千里,出生名門世家,其祖父高崇文是唐朝中期的一代名將,封南平郡王,高駢良好地繼承并發(fā)揚光大了祖父的優(yōu)良基因,文能吟詩作詞,武能征戰(zhàn)沙場,文韜武略,文武雙全,曾經(jīng)展示過一箭雙雕的絕活,又被稱之為“落雕侍御”,儼然就是唐朝末期的全能型優(yōu)秀將領。 咸通五年(公元864年),唐朝政府救援被南詔所侵犯的安南,高駢被任命為安南都護經(jīng)略招討使,負責對南詔作戰(zhàn),高駢沒有辜負朝廷的期望,在大唐已經(jīng)日趨衰落的局勢下,仍然大敗南詔,收復整個安南地區(qū)。 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南詔又將騷擾的目標轉向了西川一帶,四星武將高駢再次臨危受命,任西川節(jié)度使,負責擺平南詔。 也許是高駢在安南的表現(xiàn)過于搶眼,他的名頭放在西川同樣管用,南詔人在高駢面前心理素質顯得比較脆弱,干脆直接退兵要求和談,西川又一次風平浪靜了。 高駢因此成唐朝的外戰(zhàn)英雄,很快被任命被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負責在江南一帶征討黃巢的起義軍。 第一次和黃巢交戰(zhàn),高駢便展示出他的強悍軍事才能,在江西一帶痛擊黃巢,黃巢被迫逃入福建嶺南一帶。 一年后,黃巢從廣州出發(fā),繼續(xù)北上攻略各地, 此時的高駢為淮南節(jié)度使,充淮南鹽鐵轉運使,淮南軍政財政大權的掌控者,所以有了擁兵自重、割據(jù)自立的相法。 所以當黃巢的軍隊猛攻淮河北岸時,高駢的反應是充耳不聞、裝聾做?。?/span> 高駢擁兵不動,后果很嚴重,黃巢軍隊順利進入河南,所向披靡,很快攻破都城長安城。 唐僖宗逃到了成都,對于高駢的行魏很惱怒,要求高駢到長安勤王。 中和元年(公元881年)二月,高駢接到了李儇的勤王號令,居然表現(xiàn)出了十分積極熱情的態(tài)度,迅速集結準備了八萬精兵、二千艘戰(zhàn)艦,駐扎于東塘附近,隨時準備出兵。 朝廷對于高駢的這種態(tài)度十分滿意,正當大家翹首以待高駢的大規(guī)模豪華勤王行動時,大家又一次驚奇地發(fā)現(xiàn),高駢似乎又在戲耍和愚弄朝廷。 從二月至五月,高駢的淮南軍隊居然在東塘呆了整整三個月,毫無任何出兵的跡象。 這種現(xiàn)象讓高駢手下的部將也有些莫名其妙,當有將領向高駢詢問出征的具體日期時,高駢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最近江面風浪太大,不利于出征,再等等吧!等待黃道吉日再出征!” 高駢以風浪、天氣為由,遲遲不肯出兵,不由得讓大家對他勤王的真心程度產(chǎn)生了嚴重的懷疑! 最后高駢找了個理由,還是沒有出兵長安 一場勤王的鬧劇就這樣草草收場了! 作為唐朝經(jīng)濟富庶之地淮南的一方節(jié)度使,鹽鐵轉運使,手握數(shù)十萬精銳軍隊、數(shù)百員能征善戰(zhàn)的名將,又將整個淮南的財政大權一把抓,這種優(yōu)越的環(huán)境讓高駢十分享受。 黃巢攻破長安后,高駢愈發(fā)覺得唐朝政府的壽命估計要終結了! 在這種情況下,高駢覺得沒有必要再去為唐朝政府拼命賣命。 類似東漢末年的那種群雄割據(jù)爭霸的亂世馬上就要到來,只要自己好好保存實力,擴充地盤,說不定將來能夠像昔日的孫堅、孫策、孫權父子那般成功割據(jù)江東,成就一番霸業(yè)! 如果高駢能夠按照這個思路走下去,說不定很有可能在唐末的藩鎮(zhèn)混戰(zhàn)中占得一席之地,成為五代十國中的又一國。 但高駢卻選擇了一條完全錯誤的軌道! 高駢雖然號稱唐朝末年對外戰(zhàn)爭的百勝將軍,但為人卻有些相信鬼神之術,經(jīng)常在戰(zhàn)場上搞些求神拜佛之類的小動作。 稱霸江東其實根本算不上什么豐功偉業(yè),因為人總是會生老病死的!人沒了,要霸業(yè)干嗎? 如果能夠找到精通神仙法術之人,讓自己長生不老,到真正的天堂仙境生活,那該是件多么美妙之事!那才是人生的豐功偉業(yè)! 高駢突然之間開始對神仙之術、長生不老之術,大感興趣,并進入癡迷狀態(tài),開始無比信任自己幾年前所招攬的一位特殊人士,呂用之。 呂用之原本是九華山的一位道士,平時經(jīng)常招搖撞騙,裝神弄鬼,但卻引起了高駢的極大興趣。 當高駢的親衛(wèi)軍將領俞公楚向高駢推薦呂用之時,高駢第一眼見到呂用之時,居然有一種知己相見恨晚的感覺。 呂用之很快在高駢面前表演了幾手驅鬼弄神的絕活,讓高駢大為欣賞贊嘆,成為高駢的座上客。 從此,呂用之成為高駢身邊的絕對心腹幕僚,其地位甚至高于高駢的兄弟子侄。 高駢對呂用之十分信任,他確信,呂用之就是上天神仙派遣凡間的使者,有通靈神仙之功能,是上天神仙派來幫助他得道升天的幫手。 于是,昔日的窮酸道士呂用之,居然成了淮南節(jié)度使高駢府中的頭號幕僚官。 呂用之的主要工作其實是為高駢修煉仙丹、溝通天上神仙,讓高駢快速進入天堂仙境。 但呂用之的野心壯志實在有些龐大,顯然并不滿足于這些日常工作,平時空余時間,呂用之居然插手淮南的軍政事務,經(jīng)常在高駢的議事廳中指手畫腳、發(fā)表評論。 為了能夠完全、徹底掌控蠱惑迷惑高駢,呂用之又向高駢推薦自己的兩位同道中人張守一和諸葛殷,進入了高駢的節(jié)度使府中,組成了一個以呂用之為核心的淮南仙術士集團。 呂用之集團進入高駢的淮南節(jié)度使府后,高駢不再處理煩心的軍政事務,日夕齋醮,煉金燒丹,乞求長生不老之仙術 ! 至于淮南的軍政工作,高駢覺得只能麻煩呂用之等大仙來暫時代理! 一時間,高駢猶如從淮南消失一般,長久不見蹤跡,呂用之似乎成了真正的淮南節(jié)度使。 控制了高駢的呂用之等人,開始了他們在廣陵城的胡作非為、肆意妄為、胡亂折騰。 從呂用之代理高駢處理軍政事務以來,淮南道的治所揚州廣陵城的天空中,一直彌漫著一股令人恐怖而又厭惡的妖氣!妖氣沖天的妖氣! 當然,真正的妖氣其實是沒有的,所謂的妖氣是高駢和呂用之們聯(lián)手炮制出來的! 高駢已經(jīng)在求神求仙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再也無法回頭了! 光啟三年(公元887年)四月,淮西蔡州軍閥秦宗權派遣率領一支一萬多人的精銳軍隊,準備大舉入侵淮南,奪取揚州廣陵。 托呂用之等大師們的福,高駢手下的一大幫淮南舊將們死的死,傷的傷,貶的貶,搞得高駢手中幾乎無可用之名將。 萬般無奈之下,高駢只得啟用黃巢的降將畢師鐸出戰(zhàn)蔡州軍。 但畢師鐸和呂用之的關系也不好,呂用之曾經(jīng)羞辱過畢師鐸的一位美妾,后來畢師鐸殺死了那位小妾,因此和呂用之結下了梁子! 畢師鐸出征前夕,臨行之前,老冤家呂用之卻找到了畢師鐸! 呂用之并沒有打算對畢師鐸下毒手,而是盛宴款待畢師鐸。 畢師鐸對呂用之大獻殷情的猜測,是呂用之可能要對他下毒手。 感覺到了廣陵城中的危機四伏和毛骨悚然,畢師鐸一刻也不敢再待,很快率兵離開廣陵,趕赴高郵。 在到達高郵之后,畢師鐸思前顧后,決定起兵造反,并聯(lián)合同鄉(xiāng)鄭漢章一同起兵。 畢師鐸和鄭漢章很快兵臨廣陵城下,廣陵城中一片混亂,為了保命,呂用之只能倉促督戰(zhàn)守城,甚至開出了“斬首一級、賞一金餅”的重金賞賜。 畢師鐸在廣陵城下初戰(zhàn)受挫后,決定改變策略,安營扎寨、圍困廣陵,同時他決定向自己的好友,宣歙觀察使秦彥尋求援助! 盡管宣州離廣陵路途并不近,但淮南節(jié)度使的超級誘惑讓秦彥心動不已,于他立即安排部將秦稠率三千宣州精兵為先頭部隊,趕赴廣陵,幫助畢師鐸。 高駢終于從求神求仙的迷幻夢境中蘇醒了,當他聽到城外鑼鼓喧天、喊殺震天的喧鬧嘈雜之聲時,終于緩緩走出他的求仙場所,登上延和閣高處眺望,終于得知了畢師鐸叛亂的真實情況。 此時的高駢似乎有些明白,呂用之只不過是個招搖撞騙的江湖騙子,根本沒有什么聯(lián)通神仙的超級法術,如果呂用之真是神仙下凡,怎會惹出這場叛亂! 但為時已晚,淮南的軍政大權早已被呂用之牢牢掌控,高駢多年不問政事,估計連下屬官員都快不認識了,不管呂用之是不是騙子,高駢此時的命運只能倚靠呂用之了。 第二天,高駢召集呂用之等將領議事,決定盡快化解這場叛亂。 高駢的建議是:以自己的名義修書一封,選派一員大將前往畢師鐸營中,講明利害關系,要求畢師鐸停戰(zhàn)撤兵,如果畢師鐸不聽,再做其它打算。 但呂用又把這場和談徹底攪黃,畢師鐸沒有撤兵,廣陵城之圍沒有解除,戰(zhàn)爭繼續(xù)持續(xù)! 而高駢這邊,悔恨痛苦不已,為了對付呂用之,挽回目前的不利局面,高駢立即任命侄子左金吾衛(wèi)將軍高杰為都牢城使,率領自己僅有的五百親兵,駐守子城,防備呂用之。 另一方面,高駢悄悄派遣部將石鍔攜帶畢師鐸之子和其母的書信給畢師鐸,要求畢師鐸以大局為重,停止戰(zhàn)爭。 然而,畢師鐸拒絕了高駢的停戰(zhàn)建議! 淮南兩大領導之間的矛盾已經(jīng)公開激化,而廣陵城外還有畢師鐸的軍隊在圍困,形勢對于呂用之和高駢來說,都是十分危急! 廣陵城軍心渙散、人心離散,很難再抵抗畢師鐸的瘋狂進攻,秦稠的宣州軍也將兵臨城下,廣陵城的失守就在眼前,呂用之慌忙派遣使者向廬州刺史楊行密求援。 楊行密發(fā)兵的消息傳到廣陵,讓畢師鐸有些驚慌,為了不至于腹背受敵,畢師鐸決定加緊對廣陵城的猛烈進攻。 秦稠的三千宣州兵及時來到廣陵城外,加入了畢師鐸的陣營。 廣陵的各個城門均遭受猛烈攻擊,搖搖欲破,西南守軍甚至焚燒營寨響應畢師鐸。 呂用之被迫率領殘部,奪命狂奔,終于逃出了廣陵城。 呂用之集團統(tǒng)治淮南的歷史就此終結,高駢家族終于重新掌控廣陵。 此時的高駢似乎開始展露出一絲昔日的英雄風采,迅速命令梁瓚率數(shù)百名將士退入子城防御。 但一切都為時以晚,畢師鐸和秦稠已經(jīng)攻破廣陵外城,在城中放縱將士大肆燒殺掠奪,城中殺戮不斷、混沌不堪。 高駢再無繼續(xù)固守子城的勇氣,只得出城向畢師鐸投降,并冊封畢師鐸為淮南節(jié)度副使、行軍司馬、加左仆射,鄭漢章、秦稠等各有升遷。 秦彥很快也進入廣陵城,自稱淮南節(jié)度使,任命畢師鐸為行軍司馬,但他的這個淮南節(jié)度使注定是不太好當?shù)?,因為楊行密率領的廬州軍也已經(jīng)兵臨城下,對廣陵城形成包圍之勢。 楊行密兵臨廣陵城下后,很快便掌握了戰(zhàn)場上的所有情況,決定圍而不攻,在城外蜀崗駐扎八座營寨,等待秦彥、畢師鐸等人自亂陣腳、自動犯錯! 因為楊行密有的是軍糧,而廣陵城中的秦彥、畢師鐸缺的也是軍糧。 廣明三年(公示887年)六月,秦彥終于沉不住氣了,派遣畢師鐸和秦稠率八千精兵,出西城,迎戰(zhàn)楊行密。 和楊行密的廬州軍搞正面野戰(zhàn),畢師鐸和秦稠根本不是對手,被廬州軍痛擊一番后,秦稠戰(zhàn)死沙場,畢師鐸倉皇逃回廣陵,八千軍隊幾乎全軍覆沒! 初戰(zhàn)楊行密的戰(zhàn)敗,讓秦彥和畢師鐸認清了自身的實力野戰(zhàn)是沒戲的,只能牢牢死守廣陵城吧! 但問題隨之而來,廣陵城人口眾多,外加突然又涌入了數(shù)萬大軍,吃喝拉撒成了大問題。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廣陵城的糧食消耗巨大,開始嚴重缺乏糧食,出城的各種通道全部被封閉,很快,廣陵城中的宣州軍隊中出現(xiàn)了十分恐怖的吃人現(xiàn)象! 一般在軍隊之中,不到山窮水盡的最后地步,是不太可能出現(xiàn)食人現(xiàn)象的。 秦彥和畢師鐸并不是什么善類,手下將士沒飯吃,就沒力量守城,吃個把老弱病殘的人又算得了什么! 昔日繁華似景、歌舞升平的廣陵城瞬間變成一座恐怖萬分的危城,真的猶如妖魔鬼怪降臨那般! 圍城缺糧,帶來的必然是城中人心的極度渙散和恐慌! 七月,廣陵城一位名叫吳苗的守將率領七千多將士百姓逃出廣陵城,投奔楊行密。 秦彥痛苦而又后悔地發(fā)現(xiàn),從宣州來到廣陵城,當個所謂的淮南節(jié)度使,也許是個極其錯誤的決定,也許會讓自己命喪廣陵城。 但秦彥不甘心接受失敗,他要進行困獸之斗。 八月,秦彥集結了廣陵城的幾乎所有精銳軍隊,約一萬二千余人,由畢師鐸和鄭漢章率領,出城西,和楊行密進行最后的生死決戰(zhàn)。 畢師鐸和鄭漢章都很清楚,如果這次生死決戰(zhàn)不能取勝,他們也許將命喪廣陵城。 巨大壓力之下,畢師鐸和鄭漢章爆發(fā)出了驚人的戰(zhàn)斗力,在城西擺開陣勢,連錦數(shù)十里,聲勢浩大、喊殺震天般向楊行密的軍營沖殺而去。 楊行密面對畢師鐸和鄭漢章孤注一擲般的猛烈進攻,毫不慌亂、鎮(zhèn)定自若、十分淡定,立即安排軍事部署,埋伏三道精兵于要道處,隨時恭畢師鐸和鄭漢章的到來。 畢師鐸和鄭漢章深入楊行密大營,結果遭致三道伏兵的襲擊,楊行密再返身攻擊,畢師鐸和鄭漢章大敗,伏尸十余里,溝櫝皆滿,死傷無數(shù),僅剩畢師鐸和和鄭漢章單騎逃入廣陵城。 經(jīng)過這場大敗,廣陵城中精銳軍隊損失慘重,秦彥再也無力出城同楊行密交戰(zhàn),唯有死守。 外面被團團包圍,出城作戰(zhàn)屢戰(zhàn)屢敗,秦彥和畢師鐸總結失敗教訓,感覺廣陵城內(nèi)有人幫楊行密通風報信,他們的懷疑對象是高駢。 自從廣陵城破后不久,高駢和他的三十多位子侄便被畢師鐸以重點照顧的名義,囚禁于道院。 既然是高級囚犯,那么待遇當然不會好到哪里去,廣陵城原本就缺乏糧食,秦彥和畢師鐸都沒什么美味佳肴,高駢的伙食當然不會好到哪里去。 高駢和他的子侄們每天的伙食非常差勁,左右侍從們更可憐,連一日三餐都無法保證,甚至連道院中的木像、革帶都被用來蒸煮充饑,更恐怖的是,個別人居然割肉相啖。 即使已經(jīng)淪落到如此悲催的境地,秦彥和畢師鐸仍然不打算放過高駢。 秦彥在宣州時,曾經(jīng)認識一位名叫王奉仙的女子,據(jù)說也有神奇法術、特異功能。 秦彥平時也有些愛好神仙之術,于是把王奉仙一起帶到廣陵,當他的法師。 王奉仙閑來無事,經(jīng)常為秦彥預測兇吉,深得秦彥信任,甚至連出兵時間、排兵布陣之類,都由王奉仙參與決策。 王奉仙詭秘地對秦彥說道:“揚州城分野極災,必須要有一位大人物死亡,才能逢兇化吉!” 廣陵城中的大人物很多,秦彥、畢師鐸、鄭漢章都算是大人物,當然不可能讓這三位首腦人物去死亡。 秦彥和畢師鐸經(jīng)過一番商議,覺得讓高駢死亡比較合適,高駢在廣陵城算的上是個大人物,又是高級戰(zhàn)俘,又有通敵嫌疑,讓他去死,大家都沒意見,還可以節(jié)約點糧食。 九月初四,秦彥的部將劉匡時來到了囚禁高駢的道院,冷酷無情地向高駢傳達了死亡通知書。 已經(jīng)六十六歲高齡的高駢終于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十幾年前,當他第一次遇見呂用之并重用呂用之時,他可能根本預料不到自己會落得如此下場。 十分虔誠地求神求仙、幻想升天、煉丹燒香,換來的卻是如此殘酷的下場,隨著劉匡時的一聲行刑令下,高駢看到此時廣陵城的上空似乎真的有神仙在召喚他,因為他終于可以進入夢寐以求的天堂仙境,去追求他的神仙生活了! 跟隨高駢一起被處死的還有他的三十多位子侄,尸體全部被埋在一個大坑里。 一代唐朝晚期的外戰(zhàn)百勝名將就這樣稀里糊涂地終結了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