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王體檢時發(fā)現(xiàn)右肺有塊陰影,到三甲醫(yī)院復查了胸部CT后,CT提示了“周圍型肺癌”。醫(yī)生建議他先去做一個四五千塊錢的基因檢測,根據(jù)檢查結果再上靶向治療。 老王心想,自己不是已經確診了么,直接手術不就行?怎么還要做基因檢測?不是想騙我錢吧?靶向治療是一種治療肺癌的新型武器,它可以精準滅殺癌細胞,在很多患者身上都有著不錯的效果。比如老王,他的肺癌發(fā)現(xiàn)較晚,病灶旁邊都是淋巴結轉移,直接手術清掃難度極大。只能通過靶向治療把病灶縮小,之后再考慮手術。當然,如果效果好,可能都不用手術。而基因檢測就是這件武器的瞄準器。沒有瞄準器的打靶是盲目的,很大概率是打不準的,缺了基因檢測的靶向治療也是一樣,其效果會大打折扣。做基因檢測的主要目的就是指導后續(xù)的靶向治療,也就是說,凡是考慮使用靶向治療的人群均需要進行基因檢測。我國指南推薦,晚期肺癌的患者需要進行基因檢測指導靶向藥物的選擇。而對于早中期的肺癌患者,雖然現(xiàn)在首選的治療方式是手術,但如果術后加上靶向治療的話,患者也是需要去做基因檢測的。疾病的治療手段是隨著我們對疾病認識的深入而日新月異的。如果我們將治療腫瘤比作打仗的話,化療和放療就是好的壞的一起解決,我們身體里一些好的組織也會被破壞掉,如果能熬得過腫瘤,人就獲勝了,但這帶來的后果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靶向治療是精準殺敵,從癌癥發(fā)病的本質入手,這樣不僅治標還能治本,療效好,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也小很多。通常情況下,從胳膊抽一管血就好了。如果是做過支氣管鏡活檢或者手術以后的患者,我們也可以直接用切下來的組織進行檢測。一般15天左右能知道檢測的結果。有些患者用過一段時間靶向藥后會對它耐藥,一旦耐藥,藥物對他就沒啥用了。癌細胞就像新冠病毒一樣,也在不斷變異,變異的新冠病毒需要新的疫苗,而用藥后再基因突變了的腫瘤基因也就需要新的靶向藥物。在腫瘤治療過程中,基因突變情況是會發(fā)生變化的。因此,理論上,進行每一階段的靶向治療前,均需進行基因檢測指導藥物選擇。總之,如果需要靶向治療,那么基因檢測還是很有必要滴。如果醫(yī)生建議您做的話,就找他仔細咨詢一番,再好好了解下后續(xù)治療方案。畢竟也是大幾千甚至上萬的檢查,糊里糊涂就做了咱多虧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