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四年,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帝在大喪期間就對乾隆的寵臣、清朝第一貪官和珅進(jìn)行了抄家問斬。 嘉慶帝選擇在大喪期間對和珅趕盡殺絕,一方面是他對和珅早已恨之入骨,不除不快,另一方面也是殺雞儆猴、樹立威望,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二皇帝”和珅,而不知有嘉慶皇帝。 而對于和珅抄家一事,民間一直流傳著:“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傳聞嘉慶從和珅府中査抄出來的財物,抵得上清政府十年的財政收入,所以大家談起和珅的死因,都會歸咎于他的“貪”。 其實和珅的“貪”早在乾隆年間就已經(jīng)滿朝皆知了,嘉慶還曾問過和珅:“你貪那么多錢,花得完嗎?” 結(jié)果和珅說了兩點原因,就讓嘉慶啞口無言! 升官發(fā)財 其實歷史上的和珅,并不是像影視劇里身體渾圓、肥頭大耳的形象,他不但長得儀表堂堂、相貌俊美,還博學(xué)多才、精通多種語言,這也是他能在乾隆身邊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一次,云南巡撫呈報有要犯逃脫,乾隆怒道: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孰之過也? 大臣們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跪在乾隆面前一言不發(fā)。就在這時,一個小侍衛(wèi)直起身子,朗聲答道:典守者不得辭其過。 這個小侍衛(wèi)便是和珅,原來他不僅博學(xué)多才,還懂得察言觀色、把握時機(jī),也因此讓乾隆刮目相看,從此平步青云、扶搖直上。從小小的侍衛(wèi)升到戶部侍郎,后來還成為了首席軍機(jī)大臣,權(quán)力之大,升遷速度之快令人驚嘆,就像坐了火箭一樣。 和珅的官越做越大,而伴隨權(quán)力而來的就是金錢的誘惑,在一次經(jīng)辦李侍堯貪污案時,和珅私吞了李侍堯及其黨羽的部分財產(chǎn)。 金錢的欲望,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樣,一旦打開就收不住了。在這之后和珅開始結(jié)黨營私,收受賄賂,而諷刺的是李侍堯也成為了他的爪牙,向其行賄。 和珅就這樣一步步成為了清朝的大貪官,甚至搞得滿朝皆知,但乾隆對和珅依然百般寵信,對貪污一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不打算深究。 在乾隆的榮寵下,和珅可謂權(quán)傾一時,哪怕乾隆禪位于嘉慶后,和珅的權(quán)勢也一度凌駕于嘉慶之上,妥妥的大清朝的“二皇帝”,這也埋下了以后被抄家問斬的隱患。 與嘉慶論辯有一次,嘉慶忍不住問和珅,你貪那么多錢,能花得完嗎?而和珅卻回答道:貪得錢雖多,但也是無奈之舉,首先,這些錢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的,而是為了皇帝準(zhǔn)備的;其次,官場上的迎來送往,都需要用錢來上下打點,這樣才可以輔助皇帝辦好政事。 對于和珅的回答,嘉慶有心反駁,但光是第一點就足以讓嘉慶帝啞口無言了。因為他太了解自己老爹乾隆了,好大喜功、貪圖享樂,早已經(jīng)把國庫揮霍得所剩無幾。 想當(dāng)年雍正皇帝勤勤懇懇13年,給兒子乾隆攢下了豐厚的家底,所以乾隆早期戰(zhàn)事、賑災(zāi)、南巡等,完全不用愁。但乾隆的“十全武功”用兵頻繁、開銷巨大,“六下江南” 又貪圖享樂、大肆揮霍,終于把這份父祖輩留下的家底揮霍一空,如此看來皇帝家也難免富不過三代?。?/p> 這時和珅的斂財作用就突顯出來了,畢竟搞錢他是專業(yè)的,他還愿意給乾隆“花錢”,相當(dāng)于“行走的小金庫”,所以乾隆晚年依然過得隨心所欲,繼續(xù)揮霍,南巡、賑災(zāi)、辦千叟宴,都有和珅這個小金庫支撐著,因此他對和珅貪污一事,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第二點,嘉慶帝更是無法辯駁,因為當(dāng)時乾隆的怠政,導(dǎo)致貪腐成為了官場上的一種常態(tài),朝堂上下都是拿錢辦事, 沒錢打點什么也辦不成。 所以和珅說自己需要迎來送往,用錢上下打點,一方面說明自己也是身在官場潛規(guī)則之中,遵從規(guī)則而已,另一方面也說明自己拿錢打點上下,也是為了更好的替皇帝辦事。畢竟?jié)M朝上下皆是如此,若我不貪錢,拿什么來打點別人,又有誰來辦事呢? 結(jié)語 和珅敢如此瘋狂地斂錢,也許是君臣二人在這方面有著一定的默契,畢竟在當(dāng)時,會貪的人大有人在,而能把朝堂上下打點好,把事辦漂亮,跟乾隆又心意相通的也就只有和大人了。 和珅在乾隆生前享盡榮寵,但乾隆一死,和珅馬上就成了階下囚,被嘉慶抄家問斬,他一生斂財無數(shù),最后也只是為乾隆和嘉慶兩位皇帝做了嫁衣,也正應(yīng)了他的那句,這些錢大部分都不是我的,都是為了皇帝準(zhǔn)備的。而和珅這個大貪官,到底是可恨?還是可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