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吳證券 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結構持續(xù)優(yōu)化,低碳轉型成 效顯著。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3月22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 能源局印發(fā)《“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guī)劃》,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非化石能源發(fā)電量比重達39%,電能占 終端用能比重達30%。要求加快發(fā)展風電、太陽能發(fā)電,全面推進風光發(fā)電大規(guī)模開發(fā)和高質量發(fā)展。 2021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fā)電量2.48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 29.8%,其中風電、光伏發(fā)電分別占7.8%和3.9%,合計占11.7%。預計2025年,風電、光伏發(fā)電量比重 25.1%,其中風電占比13.95%,對應新增裝機91GW。 風電與光伏優(yōu)勢互補,是可再生能源體系的主力軍。其中: 海風空間廣闊,2022-2023年平價在即,看好長期成長性。海風具備資源豐富、發(fā)電小時數高、發(fā)電穩(wěn)定、靠近負荷 中心利于消納等優(yōu)勢,隨著技術進步和大型化降本,海風平價在即。在雙碳目標和能源低碳轉型背景下,2023-2025 年海風將迎來高成長。根據沿海各省的規(guī)劃,我們預計十四五海風裝機將超50GW,其中2022-2025年分別6GW、 9GW、10GW、15GW,年均復合增速36%。 陸風大型化降本迎來平價新周期,需求旺盛。搶裝過后2021年需求不減,公開招標54.2GW,其中陸上51.4GW, 同比 106%,2022年裝機預計增長。隨著大型化降本加速推進,疊加大基地、風電下鄉(xiāng)、老舊機組改造等政策支 持,陸上風電需求旺盛,預計2022-2025年新增裝機52、60、68、76GW,年均復合增速13.5%。 風電產業(yè)鏈一覽: 海纜:深遠海趨勢下單位價值量提升,增速高于海風行業(yè)。競爭格局穩(wěn)定,東方、中天雙寡頭阿爾法顯著; 軸承:大型化趨勢下價值量占比提升,毛利率主軸>獨立變槳>偏航變槳。近年來海外龍頭占國內主軸軸承市場70- 75%,國產替代空間大。 鑄件:2021年國內擁有15萬噸以上鑄件產能企業(yè)僅5家,2021年及2022Q1原材料價格高位影 響盈利,關注龍頭盈利反轉。 法蘭:海上大兆瓦法蘭2021年CR2約85-90%,恒潤股份龍頭地位穩(wěn)固; 主軸:國產 替代完成雙寡頭格局,2021年金雷全球市占率約26%; 葉片:小葉型供給過剩,2021年原材料漲價,行業(yè)或面臨洗牌 ,大葉型產能偏緊,龍頭加速布局。 塔筒&基礎:格局較分散,2021年全球CR5約25%。屬地化布局龍頭份額有望加速集中。成本加成定價,預計2022年價格穩(wěn)定。大型化趨勢下塔筒單位價值量較穩(wěn)定,海工價值量提升。 整機:2021年CR5提升至71%、CR10提升至97%,投標價大幅下滑,2022年盈利承壓。 投資建議: 陸上風電平價新周期,需求旺盛,海上風電具備長期成長性。2022年4月底風電板塊估值回調至12-15X,個別環(huán)節(jié)24-32X,整體處于歷史中值以下。建議關注: 東方電纜(細分行業(yè)增速高,競爭 格局穩(wěn)定向上,具備阿爾法) 新強聯(大型化趨勢軸承價值量占比提升、國產替代一枝獨秀) 日月股份(大兆瓦鑄件產能偏緊,龍頭逆勢擴產,關注盈利反轉) 恒潤股份(海上大兆瓦法蘭龍頭優(yōu)勢明 顯) 大金重工 海力風電(塔筒價值量大型化受損較小,海工價值量提升,屬地化布局龍頭市場份額 有望提升) 天順風能(陸上塔筒屬地化布局,大葉片市占率有望提升) 金風科技 明陽智能(整機 盈利短期承壓,關注出口機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