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視頻號被一句“花未全開月未圓”霸屏,源起于北大滿哥的小滿文案創(chuàng)意被某代理公司抄過去給了奧迪。詳情不重復(fù),想必大家都清楚。在此我是通過這件事想談?wù)劇敖栌谩币皇隆?/p> 北大滿哥借用蔡襄的一句詩“花未全開月未圓”,創(chuàng)作了一首新的。 蔡襄全詩如下: 十三日吉祥探花 蔡襄 花未全開月未圓,尋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無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憐。 北大滿哥作品如下: 花未全開月未圓,半山微醉盡余歡。 何須多慮盈虧事,終歸小滿勝萬全。 在視頻中北大滿哥說曾國藩很喜歡那句詩,結(jié)果被不明真相的讀者以為他的這個創(chuàng)作是曾國藩的作品。如果曾國藩的創(chuàng)作,肯定不是這個水平。因為“歡”字的韻部搞錯,并且第四句格律也有問題。 關(guān)于借用別人的句子入詩入詞,古人很常見。黃庭堅在《答洪駒父書》中說:“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笔裁匆馑??杜甫、韓愈寫詩、寫文章,講求的就是每個字都要有來處,并不一定是他認為自創(chuàng)語難,而是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這才顯得牛。因此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p> 我們看有不少詩詞的句子在原作者那里沒有出名,被借用之后反而更出名了。 比如杜甫平生最愛庾信詩,如“風(fēng)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就是取意于庾信的“永韜三尺劍,長卷一戎衣”詩句。用“風(fēng)塵”取代“永韜”,“社稷”取代“長卷”,則詩句的密度更高,分量更重,內(nèi)涵意味足。 晏幾道《臨江仙》中的名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其實是借用唐人翁宏《春殘》詩里的兩句。 臨江仙 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春殘 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jīng)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這兩句放在詩里稍顯綿軟,而被用到詞里立馬非常切合。 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也是化用庾信《馬射賦》里的句子:“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青旗一色?!?/p> 林逋寫梅的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被米阅咸平瓰榈臍埦洌骸?span style="color: rgb(84, 10, 4);box-sizing: border-box;">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 李清照曾自述:歐陽公作《蝶戀花》,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shù)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yīng)是發(fā)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fēng)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大家知道李賀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被毛澤東借用過,但其實這句被宋代很多人都用過。 減字木蘭花 北宋·歐陽修 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 扁舟岸側(cè),楓葉荻花秋索索。細想前歡,須著人間比夢間。 憶秦娥 北宋末南宋初·萬俟詠 千里草,萋萋盡處遙山小。遙山小,行有遠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說不了,一聲喚起,又驚春曉。 因此,借用或者化用別人的個別詞句,在詩詞聯(lián)創(chuàng)作中確實不算是“剽竊”,很多情況下都是作者有意為之。但能不能把借用的句子用好,而讓其更放異彩,這卻更考驗作者的功力。當然,除了借鑒句子之外,整體意思或者大部分詞句都化用別人,那可是要不得了。而有些人參加有償征集,我建議就也不要隨便借用別人的句子了,畢竟這個社會,什么事兒一涉及到利益,更容易就說不清了。自己好好創(chuàng)作,比什么都強。 |
|
來自: 昵稱2960465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