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淳熙八年(1181)春,時任江西安撫使的辛棄疾選擇在信州一湖畔建居所莊園,取名“稼軒”,并自號“稼軒居士”;湖因“枕澄湖如寶帶”而命名“帶湖”。當(dāng)年農(nóng)歷十一月,由于受彈劾,官職被罷,帶湖新居正好落成,辛棄疾在上饒開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閑居生活。慶元二年(1196),帶湖莊園失火,辛棄疾舉家移居鉛山瓢泉。從此,這位南征北戰(zhàn)的詞人在瓢泉過著游山玩水、飲酒賦詩、閑云野鶴的村居生活。800多年過去了,坐落在上饒市中心城區(qū)的帶湖依舊,名稱也未曾變動,靠近帶湖的道路稱帶湖路,帶湖建有公園,湖周邊建有帶湖山莊、帶湖花城,“帶湖”似乎已深深地嵌入這個城市的發(fā)展脈絡(luò)。定居信州二十余年,僅到過一次帶湖,前不久專程走了一趟,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發(fā)表于此。
 為“帶湖山莊”題字的為時年九十九歲的現(xiàn)代杰出畫家劉海粟










 山莊的這棟樓如今是上饒市孝文化促進會的辦公活動場所



 山莊廢棄的房子還保留1999年9月出版的“山莊板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