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癥狀:發(fā)熱、怕冷、頭痛、鼻塞、咳嗽、痰多、乏力、氣短等。除了風寒、風熱等常見的感冒類型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感冒類型,就是體虛感冒。這類型的感冒最主要的特點有兩個:一是反復發(fā)作,感冒次數(shù)頻繁;二是感冒持續(xù)的時間長,得了就不容易好,少則一周,多則在1個月,纏綿難愈。 像體弱的兒童、婦女以及老人,或者是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以及日常工作學習過于緊張、勞累,而又長期缺乏運動的人,都是比較容易得這類感冒。因為這部分人平時體質相對比較虛弱,中醫(yī)的說法就是正氣不足或者是正氣虛,而又以衛(wèi)氣最為虛弱,衛(wèi)氣虛則不能固表,皮膚腠理疏松,就很容易感受外邪從而引發(fā)感冒。比如,有些人本來感冒剛好些了,卻又因為大冷天外出受了寒,或在洗頭、洗澡、換衣服時不小心受涼而加重或復發(fā)感冒。 體虛感冒的患者除了會有發(fā)熱、怕冷、鼻塞、頭痛、咳嗽痰多等常見的感冒癥狀外,通常還伴有一些“正氣虛弱”的表現(xiàn),如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咯痰無力、脈軟弱無力等。所以,中醫(yī)對此類感冒的治療,不只是單純地祛邪解表,而是要兼用補法,也就是扶正氣。只有身體的正氣充足了,才能從根本上治愈體虛感冒。 在扶正解表的中成藥中,參蘇丸是最有代表性的。它來源于著名的方劑,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里的“參蘇飲”,是治療氣虛所致感冒的常用中成藥。 參蘇丸的主要成分是紫蘇葉、葛根、黨參、前胡、半夏(制)、桔梗、陳皮、枳殼(炒)、茯苓、木香、甘草11味藥物。方中紫蘇葉辛溫發(fā)散,既能解表散寒,還有理氣寬中的作用,為君藥。葛根發(fā)散風寒、解肌透表,黨參益氣補虛、助正祛邪,二者共為臣藥。前胡、半夏、桔梗止咳化痰,宣肺降氣;陳皮、枳殼、木香理氣醒脾,燥濕化痰;茯苓健脾補中,滲濕祛痰,這7味共為佐藥。甘草為使藥,可以補氣安中,調和諸藥。 這11味藥配伍使用,可以起到益氣解表、理氣化痰的作用。對氣虛感冒患者來說,本藥不僅可以扶正祛邪,更重要的是它在驅邪的同時還不損傷正氣,使元氣充足,從而達到徹底治愈感冒的目的。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了解,參蘇丸是治療氣虛外感風寒、內有痰濕證的常用成藥。如果感冒是外感風熱或陰虛外感,那就不適合用了。另外,因為葛根能導致過敏,所以過敏體質的人也要慎重服用。 參蘇丸是水丸劑,每小袋6克,每次可吃6-9克,每天可以吃2-3次。在服藥期間不要服用滋補性中藥,因為補藥會讓表邪不能外透,反而入里,這會加重病情。在飲食上,一定要清淡一些,像油膩、辛辣、生冷、甜食等食物都最好不要吃了。 由于體虛感冒的病因是身體的正氣虛弱,所以,病人可以在感冒痊愈后,服用一些具有補益正氣作用的中藥或藥膳,如玉屏風顆粒、黃芪粥等,幫助身體提高抗病能力。 還有一個中成藥與參蘇丸的功效很相似,就是人參敗毒膠囊,二者都有益氣解表、扶正祛邪的作用。但參蘇丸偏重于理氣化痰,咳嗽有痰的體虛感冒患者適合吃。而人參敗毒膠囊則偏重于解表,解毒力更強一些,肢體酸痛沉重的表證嚴重的患者吃這個藥更適合。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如果覺得好看,請在底部點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