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快來get最佳血鉀范圍!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發(fā)展的嚴重和終末階段,常伴有水、電解質代謝異常,其中鉀離子的代謝異常最為常見。鉀離子的主要作用是維持細胞的新陳代謝,調節(jié)滲透壓與酸堿平衡,保持神經(jīng)肌肉的興奮性,維持心肌的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等正常生理功能。 心力衰竭患者最佳的鉀離子范圍是未知的。如何確定心衰患者的最佳鉀含量范圍?我們一起來學習下。 血鉀水平與臨床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之間呈“U”形曲線關系,血鉀>5.0mmol/L時心衰患者死亡風險顯著升高。故建議血鉀水平>5.0mmol/L即診斷為高鉀血癥,并納入綜合管理。在PARADIGM-HF研究中,經(jīng)過27個月隨訪約16.7%的HFrEF患者發(fā)生高鉀血癥,發(fā)生高鉀血癥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升高42%[1]。 心衰患者低鉀血癥的發(fā)生率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異,文獻報道為19%-54%。不同研究顯示臨床上低鉀血癥是普遍的現(xiàn)象,應高度重視,如使用利尿劑的慢性心衰患者有42%發(fā)生低鉀血癥(血鉀<3.6mmol/L)。低鉀血癥會影響心衰患者的預后,F(xiàn)ramingham研究提示,血鉀降低1個標準差(0.48mmol/L),則復雜或頻發(fā)的室性心律失常風險增加27%[2]。 Dig-Tri研究顯示(n=6845):當血鉀<4.0mmol/L時,慢性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風險增加25%,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27%,心衰死亡風險增加36%[3]。 圖2:研究人群的7組30天(A)、12個月(B)和5年(C)生存率 根據(jù)瑞典心衰登記中心的一項隊列研究對血鉀水平進一步分層的分類,K+≥6.0mmol/L患者在所有時間點的生存率較其他組最低。在12個月時,K+4.0-4.4mmol/L和K+4.5-4.9mmol/L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其他所有組的生存率。5年時,K+4.0-4.4mmol/L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其他所有組[4]。 圖3:基線鉀水平下的死亡風險 在30天、12個月和最大隨訪時,血鉀水平與死亡風險之間存在明顯的“U”型關系;最低的死亡率風險比為K+4.2mmol/L,隨著血鉀水平的高和低,風險急劇增加;根據(jù)人群基線特征調整,多變量校正后,低鉀血癥與長期死亡率增加相關,高鉀血癥與短期死亡率增加相關[4]。 表1:補鉀策略(點擊可放大查看) 小 結 血鉀水平與短期和長期死亡率之間的關系呈“U”型,最佳血鉀范圍比常規(guī)臨床實踐中認為的正常范圍窄得多,血鉀4.2mmol/L時心衰患者的心律失常、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最低。
[1]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心血管內(nèi)科醫(yī)師分會心力衰竭學組, 中國心力衰竭患者高鉀血癥管理專家共識工作組. 中國心力衰竭患者高鉀血癥管理專家共識[J].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21, 101(42):8. [2]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心力衰竭專業(yè)委員會, 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心力衰竭專業(yè)委員會,中華心力衰竭和心肌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力衰竭患者離子管理專家共識[J].中華心力衰竭和心肌病雜志,2020年04卷01期,2020, 04(1):16-31. [3]Ali A , Faiez Z , Love T E , et al. A propensity-matched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of low serum potassium levels and mortality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7(11):1334. [4]Cooper L B , Benson L , Mentz R J ,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otassium level and outcomes in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 cohort study from the Swedish Heart Failure Registry[J].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本文首發(fā):醫(y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作者:畢廣義 本文審核:趙潔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