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設置了中央人民政府勞動部,主要職責是對全國范圍內的勞動行政事務進行統(tǒng)一領導和管理。勞動部成立后,李立三擔任了勞動部第一任部長,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勞動部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也是這一年,李立三被免職。那么,李立三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來又過得怎么樣呢? ![]() 李立三出生于1899年,湖南人,早年時期,李立三曾前往法國勤工儉學,回國之后成為一名正式黨員。在這之后,李立三在我黨的帶領下活躍在廣州、武漢以及上海等地,領導工人運動,積累了豐富的革命經驗。比如說著名的安源大罷工就是李立三領導的,并且李立三還擔任了總指揮的職務,包括五卅運動中,李立三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并再次擔任了罷工總指揮的職務。 ![]() 值得一提的是,建軍節(jié)是每年的八月一日,這是為了紀念1927年發(fā)生的八一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我黨武裝反抗國民黨獨裁統(tǒng)治的第一槍,而李立三也在南昌起義策劃階段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并擔任了前敵委員會委員等職務,是南昌起義的重要領導人。 不過,李立三也犯過錯誤,1930年,李立三擔任了中央秘書長的職務,當時向忠發(fā)只是名義上的最高負責人,實際權力掌握在李立三手中。那段時期,李立三錯誤地估計了社會形勢,并起草了《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首先勝利》,提出了集中全國紅軍攻打中心城市的提議。 ![]() 客觀來說,當時國民黨在城市的力量還是十分強大的,我軍也處于發(fā)展初期,因此,李立三提出的提議也給我軍造成了重大的損失,他的“立三路線”也被認定為犯了“左傾”主義路線錯誤。出現(xiàn)問題后,李立三也立刻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他在六屆三中全會上也展開了自我批評。出于對問題的負責精神,李立三也離開了領導崗位,前往蘇聯(lián)學習。 ![]() 在這之后,李立三留在蘇聯(lián),在共產國際工作了一段時間,于1946年回到國內。回國之后,李立三投身解放戰(zhàn)爭當中,那段時期,他活躍在東北地區(qū),為解放東北全境做了很多支前參戰(zhàn)工作,在我黨的帶領下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 ![]() 建國后,李立三擔任了勞動部的第一任部長,同時也主持全國總工會的日常工作。擔任勞動部部長期間,李立三主持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對我國的工會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不過,在擔任勞動部部長期間,李立三也受到了批判,當時他被批判犯了“工團主義”以及“狹隘經濟主義”等錯誤。那段時期,李立三多次在會議上自我批評,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勞動部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李立三也被免職,并回到家鄉(xiāng)過起了休假生活。 ![]() 1955年,李立三重新復出,不過,復出后的李立三被降職使用,擔任了工業(yè)交通工作部副部長,此后李立三又被調到華北局,擔任了華北局書記處書記等職務。十年特殊時期,李立三受到批判,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于1967年6月選擇服藥自殺,年僅68歲。 十年特殊時期結束后,相關部門對一批冤假錯案進行重新審查,這其中就包括與李立三有關的案件。1980年,相關部門為李立三平冤昭雪,恢復了他的一切名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