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盧梭第一次見到了華倫夫人。那一年她二十八歲,盧梭還不滿十七歲,對她產(chǎn)生一種近乎感激的、無比溫柔的情感。 盧梭認為,他與華倫夫人的相遇加速了自己靈魂定型時刻的到來,后來,她離開了。一切都讓盧梭想起她。他要回到她身邊,生命中只有她,也只為她而活。 盧梭回憶著與華倫夫人共度的美好時光:“我們擁有過那么多美好的時光,卻都十分短暫,轉(zhuǎn)瞬即逝,隨之而來又是怎樣的境地??!我沒有一天不在喜悅和感動中回憶我生命中這段獨一無二的短暫時光,那時我完全是我自己,沒有雜質(zhì),沒有掛礙,那段時間我可以說是真真切切地活著。” 盧梭說,自己的心靈需要一位紅顏知己,于是就得到了她;自己不愿意受到奴役,于是便享受著完美的自由。從那時起,他就開始考慮要給自己找到一些散心的消遣,以此排遣心中的憂慮,儲備一些才能是對抗苦難的最可靠的對策。 文章至此戛然而止,顯然這一章沒有完成。 附錄:盧梭大事年表 1712年6月28日:讓-雅克·盧梭誕生于瑞士日內(nèi)瓦一個法裔新教家庭。父親是鐘表匠依薩克·盧梭,母親是蘇珊·貝爾納。盧梭是他們的第二個兒子。出生后不久,母親即死于產(chǎn)后失調(diào),由姑母撫育。 1722年10月:有一次,父親與人發(fā)生糾紛,訴訟失敗后出走里昂。寄居舅父家中。 1725年4月:到一家雕刻匠鋪子里做學(xué)徒。 1728年:不堪師傅虐待而出逃。經(jīng)神父介紹投奔安訥西的德·華倫夫人。 1731年:在日內(nèi)瓦、洛桑、訥沙泰爾、伏沃、伯爾尼、里昂等地流浪。 1734年:做華倫夫人的管家,協(xié)助其家庭制藥,開始接觸植物學(xué)。 1736年:與華倫夫人一道前往尚貝里附近的沙爾麥特養(yǎng)病,研究洛克、萊布尼茲、笛卡兒等人的著作。同時鉆研音樂理論,作曲,并學(xué)習(xí)解剖學(xué)。 1743年:靠教授音樂、抄寫樂譜維持生活。春季:完成歌劇《風雅的繆斯》,引起巴黎音樂界注意。作品《新記譜法》以《論現(xiàn)代音樂》為名出版。 1745年:結(jié)識老一輩啟蒙思想家伏爾泰。 1750年7月9日:應(yīng)征論文《論科學(xué)與藝術(shù)》獲獎,年底出版于日內(nèi)瓦,引起重視,但也導(dǎo)致朋友間看法的分歧。 1753年冬季:第戎學(xué)院征文,題目為:“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人類的不平等是否為自然法則所認可?”開始撰寫應(yīng)征論文:《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chǔ)》。 1755年4月:《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chǔ)》在阿姆斯特丹出版。 1756年:以《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chǔ)》奉贈伏爾泰,伏爾泰稱之為“反人類的新書”。4月:移居蒙莫朗西森林的“隱廬”,開始寫《新愛洛伊絲》。 1759年:開始寫《社會契約論》。 1761年:《新愛洛伊絲》出版,受到熱烈歡迎。 1762年4月:《社會契約論》在阿姆斯特丹出版。6月:《愛彌兒》在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出版。巴黎大主教博蒙出面干涉《愛彌兒》的發(fā)行,禁止閱讀此書。 1765年9月:拒絕普魯土國王腓德烈二世贈送的年金。此時,訥沙泰爾掀起迫害風暴,逃往圣·皮埃爾島。不久被該島驅(qū)逐。 1766年1月:隨英國哲學(xué)家休謨到英國避難。開始編撰《植物學(xué)術(shù)語辭典》。不久,與休漠發(fā)生沖突。3月:遷往英國的烏頓,寫作《懺悔錄》,并于年底完成前六章。 1768年:避居各地,抄寫樂譜為生。8月:在里昂附近的布古安與戴萊絲·瓦瑟正式結(jié)婚。 1775年:寫成《對話錄:盧梭評判讓-雅克》。 1776年:開始寫《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 1777年:病情惡化,停止抄寫樂譜,生計艱難。 1778年5月:移居埃美農(nóng)維爾莊園。不久,羅伯斯庇爾慕名來訪。 7月2日:逝世,葬于埃美農(nóng)維爾附近的楊樹島。墓志銘為:“這里安息著一個自然和真理之人?!?/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