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悠久,中華文明一直延續(xù)至今,這些都是有史料記載的。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國歷史上有1500年的“空白期”,這個“空白期”沒有任何的史料記載。這到底是什么情況? ![]() 眾所周知,夏朝到清朝這一段的歷史,在史料上都有記載。夏朝距今已經(jīng)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對于我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夏朝在沒有建立以前,流傳著很多的神話故事,比如“女蝸補天”“夸父逐日”等。當我們確定夏朝真實存在于社會上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信史時代。 而從神話傳說到信史時代中間其實是有1500年的“空白期”的,這一段歷史并沒有史料記載,中間全是靠一些故事來補充的。 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跟文字有關(guān)系。 中國原始社會的文字其實還是比較復雜的,而且部落內(nèi)文字傳播受限制,人們更多地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面對面交流的方式。 ![]() 除了夏朝之前中國歷史有“空白期”外,我國夏商周時期其實還有三段“空白期”。 第一段出現(xiàn)在夏朝。少康復位后的300多年的歷史,在史籍上并沒有詳細的記載,大多是簡略地帶過; 第二段出現(xiàn)在商朝時期。夏朝被商朝滅亡后,在湯王和他的兒子都去世后,湯王的孫子太甲繼承了王位。從太甲繼任到商朝滅亡這一段時間內(nèi),這期間的歷史基本上都是“空白”的,史籍上對這段歷史都是一筆帶過; 第三段出現(xiàn)在西周時期。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即位;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去世。從公元前1021年到公元前841年,這期間的歷史在史料上的記載非常少。 ![]() 而這三段歷史空白加起來差不多是一千多年,這一千多年內(nèi)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其實后世是有爭議的。 其實,這些歷史“空白期”并不能代表什么,即使沒有史料記載,這些歷史也是真實存在的。相信終有一日,我們能夠找到相關(guān)記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