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以后,溫度每天都會攀升,伴隨著溫度升高,魚情會有很大改變,致使魚覓食時間大大縮短,讓魚變得更加難釣。 其實,夏季也分為初夏和盛夏,初夏是立夏至夏至這段時間,這段時間內(nèi)還是容易釣到魚,尤其是大魚,主要是這個時間段溫度不是特別高。 ![]() 而盛夏以后,釣魚就變得更加困難,究其原因,則是盛夏每天平均溫度要遠高于魚兒適宜的溫度,造成魚口極差,那么夏季想要釣魚該怎么做呢? 今天分享4個訣竅,助你釣上大魚,滿載而歸。 夏季野釣——要釣早晚食物多在淺水區(qū),可是,淺水區(qū)在陽光的照射下,水溫會直線升高,造成魚類不敢前來覓食,多在深水區(qū)棲息,根據(jù)這個特點,夏季釣魚要釣深。 此外,早上和傍晚是夏季垂釣的絕佳時機,這兩個時間段內(nèi),溫度適宜,魚兒會在近岸處瘋狂覓食,抓住時機,想要爆護并不難。 早上垂釣時間為5~8點,這個時間段不僅溫度適宜,人類活動還較少,大魚也會到岸邊覓食,傍晚為太陽落山前后,這個時間段,魚兒進食較猛。 不過,太陽落山以后,魚兒為了適宜黑暗環(huán)境,魚口會暫停一段時間,到了晚上8~11點,大魚會從深水區(qū)游到岸邊進食,垂釣時要釣淺釣近。 夏季野釣——釣位要這樣選到了夏季,選擇釣位還是有許多細節(jié),若是不注意,還是空手而歸,常言道“釣魚不釣草等于瞎白跑”,其實,夏季釣草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夏季溫度高,造成淺水溫度升高過快,而水草區(qū)域多半不深,其次,夏季會讓水草生長速度過快,可能會影響魚的通行。 還有,夏季晚上要進行夜釣,不建議釣水草區(qū),因為晚上水草區(qū)溶氧量不足,魚兒并不會長時間停留,還存有安全隱患,最后,下雨天不建議釣草。 下雨天明水區(qū)域要比水草區(qū)溫度低,魚兒活躍性和魚口會更好,水中溶氧量充足,更適合大魚棲息,因此,想要釣大魚,要舍棄水草區(qū),多找明水區(qū)。 當然,要是想要釣鯽魚的話,可以在水草旁、樹蔭下垂釣,除此以外,釣位還要專找魚道,如鏵尖、回灣、大小水面相交處等。 夏季野釣——風(fēng)向很重要有風(fēng)釣大魚,無風(fēng)不釣魚,夏季若是刮北風(fēng)、西北風(fēng)、東北風(fēng)等天氣,適合出去垂釣,這時天氣溫度比較低、氣壓高,容易爆護。 如果刮西南風(fēng),不建議垂釣,天氣悶熱,氣壓低,魚基本沒空,多會上浮呼吸氧氣,此外,刮風(fēng)天垂釣時,也要多加注意。 刮風(fēng)天釣魚選擇逆風(fēng)還是順風(fēng)等,其實,這和目標魚群有關(guān),若是想要釣大魚要選擇逆風(fēng)口,逆風(fēng)有助于上下水層的交換,底層氧氣比較充足,食物富裕。 需要注意的是,逆風(fēng)不容易拋竿,要注意防風(fēng),可以采取跑鉛、雙鉛、躺底墜鉛的方法進行釣魚,如果釣鰱鳙、草魚、翹嘴等小魚,可以順風(fēng)垂釣。 夏季野釣——餌料選擇要慎重在餌料的選擇上,要根據(jù)季節(jié)來定,春節(jié)適合葷餌、腥餌,到了夏季要采用素餌、香餌,這樣做,可以避免小魚鬧窩,對釣大魚也有好處。 在制作餌料或者窩料時,可以放入垂心者利誘,誘魚效果會有所提升,垂心者利誘有不同類型口味,在釣魚時可以選擇,可以吸引多數(shù)淡水魚類。 ![]() 此外,其含有DMPT素,可以讓魚胃口大開,增加魚類的饑餓感,讓魚兒有強烈的咬鉤欲望,還能讓窩中魚兒停留時間變長,提升中魚率。 在打窩時放入幾滴,發(fā)窩速率也會有明顯提升,可能20分鐘時間不到,魚窩處就會有魚群聚集,還有較強的穿透力,能吸引附近水域大魚,魚獲有保障。 寫在最后:進入夏季以后,在釣魚時,還有許多注意的問題,如釣浮還是釣底,魚漂如何調(diào)可以過濾魚口、魚竿如何選更容易釣到大魚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