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又 聞 杏 兒 香||張維民

 河南文苑 2022-05-17 發(fā)布于河南

又 聞 杏 兒 香


【散文】文圖/張維民

 

晚飯后,到駐地附近去爬山。

        一個人,了無牽掛,說走就走。

       十多分鐘后,就來到石家橋下。山坡上的紅石峽,在夕陽的映射下,燦若晚霞,格外引人注目。

  順著一條婉蜒曲折的鄉(xiāng)村小道,我健步向上攀登。走過一個“Z"字型轉(zhuǎn)彎,就到了紅石峽山腳下。

      山腳下,有一片李子、杏樹林。李子青色,隱藏在葉子中間,不太顯眼;杏子己近成熟。黃橙橙的,向陽的一面,己漸紅成熟。

              走近久違的杏樹林,看到那熟透而誘人的杏子掛滿枝頭,真有點(diǎn)急不可耐了。那熟透的杏子,觸手可及,黃燦燦,一串一串的,結(jié)的又稠又密,不用說吃了,就是看著就直流口水。而此時的我,并沒有直接釆摘,而是在尋找合適的拍攝角度,把這熟透的紅杏拍攝下來。
        這時,一位大嫂帶著她的小孫子,來到了杏樹下。我和這位大嫂簡單的聊了幾句,才知道這山上到處都是山杏。在這里,大人孩子對杏子、李子,都不是太稀罕。到了杏子熟了的時節(jié),誰都可以摘著吃。

我變換著角度拍攝了10多張,紅杏入鏡,果然香氣誘人。我之所以面對伸手可及的杏子沒有貿(mào)然釆摘,是因?yàn)椴荒茈S便摘老百姓的東西。

         記得小時候,家門前只有一顆杏樹。自記事起,就覺得那顆杏樹就很高。樹身有桶粗,每到夏天,枝繁葉茂,幾個小伙伴們就圍坐在杏樹下,或乘涼或打紙牌或玩游戲,好不快樂!

4月,正是杏花盛開的時候,我們本家?guī)讉€小伙伴,就每天粘在樹下,吮吸著杏花那馥郁的花香,看蜜蜂在杏花中辛勤的穿梭飛舞。玩累了,就用棍子敲打杏花兒,花兒撒滿一地。20多天后,杏花墜落,葉子中隱約突然結(jié)了不少的小杏子。我們幾個嘴饞的玩伴,就偷偷的用棍子敲打,或用鐵鍬勾斷一枝,來偷吃那些青杏子,那個酸呀,差點(diǎn)酸掉了牙。

          麥子漸黃時節(jié),杏子也就熟了。結(jié)得低一些的杏子,由于人多杏少,早就沒了。樹稍高處上的,因夠不著,就都熟透了。曾幾次躍躍欲試,想爬上樹上摘,都沒有成功。再說,上樹又不安全。板凳,梯子、竹桿都用上了,也摘不了幾個杏子。偶爾也能捅下一些,但人多杏少,也吃的不過癮。紅而大的杏子,都在最高處。
 

         那是70年代初,我們也就七八歲。大多都還沒有讀書上學(xué)。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經(jīng)常結(jié)伴掏鳥窩,捅馬蜂窩,捉知了,釣魚......可以說,什么玩的盡興,什么剌激,我們就玩什么,也沒感到多害怕。

       聽奶奶說,那棵杏樹是分到我家的,但考慮到我和伯父家只有這一棵杏樹,分家時指定這棵杏樹與伯父家共享。從現(xiàn)在看,這棵杏子的品種并不好,杏子也長不大。就是熟透了,也不怎么好吃,酸中帶澀,人稱“酸梅杏”。但家里附近,畢竟杏樹太少,在大小孩子的眼中也就成了稀罕物。

            1986年7月軍校畢業(yè)后,剛下到部隊(duì)不久,因家中有事,就請假回老家探親?;丶耶?dāng)天,放下行李,和父母家人及左鄰右舍打過招呼拉完家常后,就特意到場邊去轉(zhuǎn)轉(zhuǎn),看看兒吋玩耍的地方。也順便看看那顆曾經(jīng)給我?guī)碓S多歡樂,許多故事的杏樹。當(dāng)我走出家門,來到場邊時立馬傻眼了。這里早已蓋成了煙炕,也不知什么時候,那顆老杏樹早不見了蹤影。我回到家里詢問母親,母親說:那年由于久旱無雨,莊稼都被旱死了。這棵幾十年的老杏樹,也由于干旱未能幸免。我只看到地邊上,留下一個枯朽的大樹疙瘩。

         .....

      "摘著吃吧,軟一點(diǎn)的可甜了,你看都熟透了”。大嫂的話,把我從回憶中拉回現(xiàn)實(shí)。我摘了一個杏子,放在嘴里品嘗。香、甜,太好吃了。我一邊吃著,一邊向大嫂道謝!

          天漸黑了,我一邊品著山杏的美味,一邊向山下走去。大山無語,而山村里那位大嫂純樸善良的心,還有那個天真的孩童,卻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記!

作者簡介

張維民,男,漢族,中共黨員。19633月出生,大學(xué)本科學(xué)歷,河南洛陽新安人。198210月參軍入伍,曾任原濟(jì)空航空兵某部干部。2003年7月轉(zhuǎn)業(yè)。

本人酷愛文學(xué)。自198511月開始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以來,先后在軍內(nèi)外報刊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200余篇。作品主要發(fā)表在《解放軍報》、《空軍報》、《橋梁建設(shè)報》及《思維與智慧》、《老人春秋》、《彩虹》等報刊。其中,散文作品《不速之客》、《夏日賞清荷》、《讀書真好》等10余篇散文,由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tuán)文聯(lián)主辦的《彩虹》文學(xué)季刊特別推薦欄目集中刊發(fā)。散文《印象都江堰》、《相信你自己》、《故鄉(xiāng)的紅柿林》、《抄讀》、《云臺幽韻》、《生命的歌唱》等,分別在《彩虹》、《橋梁建設(shè)報》、《中原橋訊》上發(fā)表。

現(xiàn)為中國洛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洛陽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

作者簡介    

  張維民,男,漢族,中共黨員。1963年3月出生,大學(xué)本科學(xué)歷,河南洛陽新安人。1982年10月參軍入伍,曾任原濟(jì)空航空兵某部干部。2003年7月轉(zhuǎn)業(yè)。本人酷愛文學(xué)。自1985年11月開始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以來,先后在軍內(nèi)外報刊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200余篇。作品主要發(fā)表在《解放軍報》、《空軍報》、《橋梁建設(shè)報》及《思維與智慧》、《老人春秋》、《彩虹》等報刊。其中,散文作品《不速“之客”》、《夏日賞清荷》、《讀書真好》等10余篇散文,由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tuán)文聯(lián)主辦的《彩虹》文學(xué)季刊“特別推薦”欄目集中刊發(fā)。散文《印象都江堰》、《相信你自己》、《故鄉(xiāng)的紅柿林》、《抄讀》、《云臺幽韻》、《生命的歌唱》等,分別在《彩虹》、《橋梁建設(shè)報》、《中原橋訊》上發(fā)表。 現(xiàn)為中國洛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洛陽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 

張維民作品展示區(qū),點(diǎn)擊以下閱讀

母親的小菜園||張維民

 讀 書 真 好||張維民

不 速 之 客||張維民
春 日 靜 讀||張維民
牽掛||張維民
《那碗雞蛋絲手搟面》 文圖/黛眉
揮不去的故鄉(xiāng)情
三月風(fēng)箏飛滿天(張維民)
春日暖陽

 童年趣事||張維民

石 縫 中 的 小 花||張維民

秋 日 的 思 緒||張維民

又 聞 桂 花 香||張維民

茶 葉 桶 中 種 蘭 花||張維民

又是一年中秋到||張維民
《醉秋》《是你》||安世言、張維民
生 命 的 歌 唱||張維民 
茶 如 人 生||張維民
 享 受 孤 獨(dú)||張維民
病 中感 悟||張維民
秋 日 隨 想||張維民

漫 步 看 美 景||張維民

楓  葉  流  丹||張維民

 故 鄉(xiāng) 的 紅 柿 林 ||  張維民

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張維民
百川大哥,我難忘的良師益友||張維民
我 的 漫 像||文/張維民  圖/沙皮
印 象 都 江 堰||張維民
那遠(yuǎn)去的金色童年||張維民

金牛歸田去,虎嘯報春來||張維民 

春 節(jié) 瑣 憶||張維民
燈 盞 瑣 憶||張維民
“癡迷”讀書始入境||張維民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