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光 當光源位于拍攝對象側(cè)方,且產(chǎn)生的光線與拍攝對象呈90°時,這種打光模式被稱為90°光,也被稱為側(cè)光。90°光創(chuàng)造了一種陰影模式,即將臉部分成兩半,一半處于高光,一半處于陰影,且臉部高光一側(cè)的眼睛中產(chǎn)生了較大的眼神光(見下圖)。 使用90°光拍攝示意圖 要用這種打光模式創(chuàng)造出自然光的效果,就要像用45°光那樣進行測光。將感光度和快門速度(相機的同步速度)輸入測光表。當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時,對高光部分進行測光;當用膠片相機拍攝時,對陰影部分進行測光。調(diào)整燈光功率,直到達到你想要的光圈值。 圖5.26 90°光 如果你注意到高光和陰影之間有超過3擋的亮度差異,請在拍攝對象的陰影部分放置一個白色V形板或反光板。下面的左圖顯示了一張90°光的照明設置的示意圖。右圖顯示了另一張使用90°光拍攝的照片。 拍攝對象舉著測光表,將測光球?qū)使庠矗玫礁吖鈪^(qū)的測光讀數(shù) 使用90°光拍攝的照片 輪廓光 輪廓光是一種在拍攝對象的輪廓邊緣產(chǎn)生小面積高光的打光模式,會使拍攝對象的大半部分處于陰影中。 為了創(chuàng)造這種效果,將光源放在拍攝對象側(cè)后方30°~45°,以便在皮膚邊緣產(chǎn)生輪廓光(見下圖)。 使用輪廓光拍攝示意圖 使用這種打光模式時,相對較大的塑光工具會帶來一個不太清晰的“邊緣”。如果你想要得到更清晰、更引人注目的輪廓光,請使用相對較小的塑光工具(見下圖)。 A B 這兩張照片都是用輪廓光打光模式拍攝的。 圖A:是用一個2英尺的八角柔光箱拍攝的, 圖B:是用一個5英尺的八角柔光箱拍攝的。 小的塑光工具產(chǎn)生的光線較硬,使拍攝對象周圍出現(xiàn)更多的輪廓光。而大的塑光工具產(chǎn)生的光線較柔和,導致光線的邊緣不太清晰。大的塑光工具還能產(chǎn)生更分散的光線,包裹住拍攝對象,使陰影變亮。 當使用數(shù)碼相機為輪廓光測光時,你需要將測光表設置到測光球熄滅的擋位并使測光球朝向光源,對高光區(qū)進行測光(見圖1和圖2)。 圖1:使用數(shù)碼相機為輪廓光測光時,要對高光區(qū)進行測光 圖2:這兩張照片是用佳能5DMark II數(shù)碼相機拍攝的,并對高光區(qū)進行了測光 當使用膠片相機測光時,你可以根據(jù)想要的效果來對高光或陰影區(qū)域進行測光。請務必與沖印工作室溝通你的測光方式,以便他們能用相應的技術掃描你的底片。 當使用膠片相機時,你可以對陰影區(qū)進行測光,這樣會得到細節(jié)豐富的柔和陰影(見下圖)。 這張照片是用富士400h膠片拍攝的,并對陰影區(qū)進行了測光 在使用膠片相機拍攝時,你也可以選擇對高光區(qū)進行測光,但你一定要讓沖印工作室知道,以便他們也能對高光區(qū)進行掃描。如果你對高光區(qū)進行測光而對陰影區(qū)進行掃描,那么陰影區(qū)就會變得曝光不足且渾濁。 逆光 將光源正對著相機并放置在拍攝對象的身后,可以產(chǎn)生逆光(見下圖)。 使用逆光拍攝示意圖 在拍攝逆光照片時,針對你想打造的效果,有幾種不同的測光方法。你可以將測光表上的測光球?qū)使庠?,從而對高光進行測光(見下圖),這樣將得到拍攝對象的剪影。 逆光拍攝時要對高光進行測光,可以將測光表上的測光球?qū)使庠?/p> 逆光拍攝時,你也可以對陰影進行測光——將測光表放在遠離光源的地方,并將測光球?qū)赎幱疤帲ㄒ娤聢D)。 逆光拍攝時,如果要對陰影進行測光,應該把測光表上的測光球轉(zhuǎn)向陰影,使其遠離光源。在拍攝對象的陰影一側(cè),可以使用反光板或白色V形板將光線反射到陰影中。 對陰影部分測光會使整個身體的陰影均勻,背景則非常明亮,甚至會出現(xiàn)高光溢出(見下圖)。 這張照片使用了依爾福Delta 3200膠片拍攝,并對陰影進行了測光 在使用膠片相機或數(shù)碼相機時,你可以用兩種方式測光。如果你使用膠片相機拍攝,并選擇對高光進行測光,請告知你的沖印工作室,并要求他們對高光進行掃描;如果對陰影進行測光,則需要對陰影進行掃描(見下圖)。 這張照片是用富士400h膠片拍攝的,對陰影進行了測光。拍攝時還使用了一個白色反光板將光線反射到陰影中 |
|
來自: hercules028 > 《攝影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