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 1996年7月26日這天是27歲的胡友松和75歲的李宗仁的婚禮舉辦日,地點是北京西總部胡同的李公館。紅彤彤的燈火璀璨奪目,熱鬧非凡,當天前來參加喜宴的賓客源源不絕。 婚禮女主角胡友松的面容像極了張恨水筆下的冷清秋,皮膚白皙,嬌柔秀氣。在純白色蕾絲頭紗的映襯下,胡友松的朱唇皓齒以及輕輕上揚的粉黛眼尾顯得更加迷人。 新郎比新娘大48歲的特殊婚禮來往的賓客一邊與李宗仁舉杯慶賀,一邊有意無意地看著這位年輕而貌美的新娘。雖然客人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逃不過恭喜和祝賀,但是胡友松還是覺得這看似熱鬧的氛圍里存在著一股異樣,她從旁人的目光里看到了不理解和嘲諷。 這種感覺實在令人不悅,就像一只只隱形的刀子插在了胡友松的心上。胡友松躲在休息室的角落里,流下了委屈的淚水。 是啊,一個正值年華青春的女子為何要嫁給一個遲暮之年的75歲男人?這將近50歲的年齡差距足以掀起各種流言蜚語,到底是人間有真情還是單純?yōu)榱死^承財產(chǎn)? 胡友松自己也不清楚,但她只覺得自己并非是唯利是圖的人,外人的冷嘲熱諷令她倍感心痛,她不知道該找誰傾訴,也不知道該如何辯解。當時的胡友松心中滿是難言的委屈,新婚之夜她更是沒有好心情,她主動提出要分房睡,那晚陪伴她的只有無聲地哭泣。 眼睛被淚水浸得腫脹,胡友松也逐漸清醒,她想起母親,想起兒時記憶,不禁長嘆一口氣,胡友松哭得累了,也釋然了。胡友松意識到,如今的這一切都與童年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 母愛的缺失與對家庭的渴望胡友松從小就對“家”這個概念很模糊,別人家的小孩都有溫暖的房間,舒軟的床榻,可是幼小的胡友松只能跟著母親常年住在酒店。因為胡友松的母親是上海百樂門著名女明星胡蝶,她的音容笑貌與母親很相似。 由于女明星胡蝶在當時很受歡迎,所以她的工作很繁忙,她只能把酒店當成家,盡管她很想給女兒胡友松一個穩(wěn)定的居所,奈何有心無力。在酒店居住的那段日子里,胡友松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百樂門曾為戰(zhàn)士舉辦的一次募捐活動,當天母親胡蝶在臺上舞動窈窕,而她當起了小助手,在臺下提著編織籃子像模像樣的收著愛心人士的捐款。 餓了就吃百樂門的美食盛宴,累了就到后臺休息。雖然衣服和食物都不缺,但是酒店畢竟不是自己的家,還是缺少了些安穩(wěn)和舒心。或許是天氣有些潮熱,年幼的胡友松不幸患了濕疹,當時的她才6歲。濕疹雖然不是什么嚴重的疾病,但同樣需要細心的照料才能根治。 胡蝶每天忙著演出,自是無暇顧及,在醫(yī)生的建議下,胡蝶決定把胡友松送到北方一個名叫沈文芝的教師先生家里,北方的天氣對比南方而言更加爽朗,有助于濕疹的緩解。 本以為終于可以有一個穩(wěn)定的居所了,可是胡友松沒想到,等待她的卻是無窮無盡的責罵和呵斥。沈文芝是一位軍閥太太,她雖然答應(yīng)了做胡友松的養(yǎng)母,可卻沒有盡到母親之責。沈聞芝此人脾氣暴躁,在家中不僅不像一位權(quán)貴人家的貴夫人,簡直是一個潑婦,她看誰不順眼,便直接呵斥怒罵,有時候胡友松明明什么都沒做,就要遭受沈文芝的白眼。 胡友松為了能夠少挨些罵,少挨些打,她逐漸變得內(nèi)向懦弱,不敢說話。千里之外的胡蝶,得知此事以后,甚為心疼,她傳話給沈文芝要把女兒接回來。可是沈文芝卻以答應(yīng)好的養(yǎng)母身份為由拒絕將胡友松送走,還私吞了胡蝶送來的一箱金銀珠寶,嘴上答應(yīng)好好待她,可實際上并沒有把這錢用在胡友松的身上。 童年的影響,持續(xù)一生胡友松畢業(yè)以后,被分配到一家醫(yī)院做護士工作。由于她常年生活在一個被壓迫和排擠的家庭環(huán)境當中,她十分缺乏安全感,她的自卑與多疑讓她在醫(yī)院里沒什么人緣。胡友松本以為自己可能注定孤單一生,但是李宗仁的一次邀請改變了她的人生命運。 當時李宗仁的妻子因病去世,他手下的工作人員不愿意看他整日郁郁寡歡,于是便拿來了一些照片讓李宗仁過目,再選擇一位人生伴侶。巧的是,在這些照片里只有胡友松讓李宗仁有似曾相識之感。于是在眾人的撮合之下,胡友松接受了李宗仁的邀請,幾次赴宴和相處之后胡友松答應(yīng)了李宗仁的求婚。 原來,胡友松之所以能夠嫁給大她將近50歲的李宗仁,就是因為潛意識里那份對家的渴望,她太想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港灣了。從百樂門到沈文芝家里,再到與李宗仁結(jié)婚,胡友松在追憶往昔的點滴里也逐漸想明白了,盡管這份婚姻充滿了流言蜚語和種種猜想,但這就是她命中的歸宿。 既來之則安之,婚后的胡友松和李宗仁通過朝夕相處,毫無保留地把愛傳遞給了對方,胡友松也從這份感情當中體會到了被人細心照顧和呵護的感覺,這是她未曾擁有過的溫暖。 結(jié)語:命運多舛,造化弄人。胡友松與李宗仁結(jié)婚三年以后,李宗仁就因病離世了。胡友松這下子又成了一個孤身一人,這或許就是荒唐的命運吧。但是胡友松做了一件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李宗仁去世以后她并沒有貪圖一分一毫的錢財,盡管是本該屬于她的那份,她也沒有拿走。 胡友松就是想讓人明白她與李宗仁結(jié)婚并不是為了貪圖錢財,她只能以實際行動,堵住悠悠眾口。李宗仁去世以后,胡友松也并沒有另嫁他人,孤身一人走到人生的盡頭。閑談莫論人非,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我的修行。或許,這就是胡友松不悔的人生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