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蘇州城有個富戶吳員外,其人信奉釋家,于是在自家豪宅莊園邊上出錢興建了一座尼庵,名為功德庵。 庵內(nèi)原本有四個年輕尼姑,后面又來了個云游的,姓王,名字不詳,且稱為王尼。 這王尼二十來歲,生得清秀脫俗,又能說會道,用現(xiàn)在的話講就是話術(shù)了得,那些官家、大戶小姐女眷們,只要跟她說上幾句,沒有不覺得投機的,個個只道相見恨晚,引為知音。 加之王尼平時總是一副溫和性子,且善于察言觀色、隨機應(yīng)變,說話做事亦有分寸,琴棋書畫,針線女紅也無所不精,尤其擅長刺繡,所以一些大戶人家的女眷,常把她請到家里來教,或者親自到庵里去學(xué)。 所以,雖然她來功德庵最晚,且年齡最小,吳員外仍然做主,推她做了功德庵的庵主。 王尼做了庵主,在庵中備了十六間凈室,那些大戶女眷,或鄉(xiāng)下的年輕女子,來庵里學(xué)刺繡、做道場以及拜佛求子的,留宿極是方便,有的住上幾天,有的三五幾日就來庵里過夜,也有些住了一次再也不來。 總之庵內(nèi)每天都有女眷住在里面,至于男人,全部禁止入內(nèi),就算是大戶人家的妻女在里面,男性親屬都要避嫌,不敢輕易攪擾。 這一日,有個朝廷巡視組入駐蘇州府,因是巡察,自然不便住在府衙,就借了吳員外的莊園辦公歇腳。 巡視組的理刑,姓袁,手下有個護衛(wèi)叫劉凌云,此人年方二十,生性好動,時常趁著理刑辦公的時候在宅子里四處走動。 這天傍晚,劉凌云又在院中信步閑逛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一座高樓,拾級而上,見樓中到處灰塵彌漫,蛛網(wǎng)蔽戶,料想是個沒什么人來的地方,等登上樓頂,頓覺涼風(fēng)習(xí)習(xí),心情暢快。 憑欄四處看去,見側(cè)面好像是座尼姑庵,奇怪的是,庵內(nèi)有個雅致的院落,依稀可以看見有幾個年輕女子和一個尼姑在嬉笑玩耍,那尼姑左擁右抱,與幾名女子時而勾肩搭背,時而貼臉接吻,劉凌云心下疑竇頓生,暗道一聲:“此事好生奇怪,里頭必有蹊蹺?!庇挚戳艘粫焐珴u暗,眼前事物變得模糊不清,劉凌云只得下樓,將此事記在心上,想著等天明去調(diào)查一番。 次日,劉凌云向理刑告了假,理刑在宅子里辦公,也用不上他,就給批了,劉凌云自出了吳家莊園,徑直朝尼姑庵去了。 這功德庵挨著吳家莊園而建,相隔不遠,不一時就到了,遠遠看見一個美貌尼姑在門口迎接什么人,寒暄施禮后,只有一位小姐帶了丫環(huán)進了庵內(nèi),轎夫則抬了空轎離開了功德庵。 劉凌云仔細瞧那尼姑,正是昨日在院子里的那位,心里隱隱覺得面熟,好像除了昨天,以前就應(yīng)該在哪里看到過,只是一時沒有頭緒,實在想不起來。 尼姑將人迎進去后,關(guān)閉了庵門,劉凌云又去庵院近鄰找人問了些庵內(nèi)的情況,了解到功德庵只得五個尼姑,那年輕貌美的便是庵主,庵內(nèi)常有女眷留宿,男人是禁止入內(nèi)的。 在外打探了一天,劉凌云又饑又渴,回到宅子,正趕上吳家仆人來請,說是吳員外設(shè)宴款待巡視組一行人,理刑推辭不過,便領(lǐng)了眾人前去赴宴。 席間推杯換盞、觥籌交錯自不必說,劉凌云找了個機會提到了功德庵,問起那美貌尼姑,吳員外只道是云游來的,姓王,具體是哪里人士就不清楚了。 此外,對王尼好一番夸贊,之后又反問劉凌云,為何問起王尼,劉凌云推說游耍的時候偶然看見,好奇就隨便問問。眾人不置可否,繼續(xù)飲酒。 待到酒宴散去,理刑向吳員外稱謝告辭,領(lǐng)了眾人回到暫住的院子,把劉凌云喊到一側(cè)。 不待袁組長開口詢問,劉凌云便將自己在樓上所見,以及白天探訪的消息一五一十稟報。 理刑說:“我見你剛才在酒宴上,突兀地問起一個尼姑,這實在與你性格不符,卻沒想到還有這樣一層原因。照你說來,那尼姑行為確實怪異,你現(xiàn)在可有頭緒?” 劉凌云說:“小人之前覺得那王尼面熟,剛在酒宴上,吳員外說那王尼不是本府人士,小人心中的猜疑便增了幾分?!?/p> “目前看來,尼姑庵內(nèi)必有蹊蹺,是不是那人,明天差人拿來了再說?!痹M長又吩咐了幾句,讓劉凌云回去歇息了。 次日一早,袁組長同劉凌云直奔府衙,先知會了知府大人,召集了一干差役,讓劉凌云領(lǐng)了直奔功德庵。 不一時,眾人到了庵前,劉凌云讓差役把功德庵前后圍了,敲開庵門,帶了幾人親自進到庵內(nèi),眾尼不知何事,見是官家,趕忙迎了上來。 劉凌云定睛一看,卻只有四個尼姑,唯獨少了那王尼,問道:“聽說這功德庵中有五個尼姑,怎么少了一個?” 四尼只說庵主偶然外出了,劉凌云又問庵中那個雅致院子在何處,眾尼支支吾吾,推說庵中只得幾間房子,沒有什么雅致庭院。 劉凌云大怒,喝道:“胡說八道!”吩咐差役去搜,前前后后看了一遍,遍尋無果! 見此情形,劉凌云打量了眼前四個尼姑幾眼,讓差役尋了間空房,帶了一個尼姑進去問話,不一會,讓差役將人帶到一邊,又喚了另一個尼姑進去。 到最后一個尼姑的時候,劉凌云大喝一聲:“爾等好大的膽子,庵內(nèi)明明有院子,卻還說謊,剛其他人都招了,這等奸詐可惡,來人,取拶來!” 這尼姑一聽要上刑,嚇得面如土色,體如篩糠,跪倒在地,大喊:“有院子,我這就帶大老爺去!” 劉凌云讓前面帶路,眾人走了幾個廊道,七轉(zhuǎn)八曲,到一面墻前,尼姑伸手在一塊青磚上按了一下,墻上便開出一道小門,里面立馬傳來了女子嘻嘻哈哈的笑聲。 眾人一擁而入,正是那個雅致院子,只見一貌美尼姑正擁著幾個女子喝酒作樂,猛然見到幾個官差沖將進來,嚇得四散奔逃。 那貌美尼姑將左右擁著的女子用力一推,阻了眾人來勢,轉(zhuǎn)身欲逃,被劉凌云飛起一腳踹翻在地,就地一滾,爬起右手朝后一揚,一團白霧朝劉凌云飄來。 暗道一聲不好,劉凌云立馬屏住呼吸,仗著身手敏捷,快速穿過白霧,追到王尼身后,一掌拍在后心,將其打倒在地。 回頭再看時,進來的五個差役倒了三個,讓剩下的兩人用繩索綁了王尼,挨個房間搜了一遍。 在一間臥房里搜出女子貼身衣物若干,白綾汗巾十九條,上有女子落紅,又有簿藉一本,里面記載了留宿女子的詳細信息。 劉凌云收好證物,讓人叫來庵外把守的差役,押了眾尼,將中了迷藥的三個一并抬了,回府衙復(fù)命。那庵中女眷,早各自雇轎走了。 將證物呈上,知府震怒,命人嚴刑拷打,那王尼抵死不招,堅稱“身是尼姑,并無犯法!”知府讓穩(wěn)婆逐一驗身。 不一時,穩(wěn)婆來報,稱五個尼姑都是女身,知府疑惑,若真如此,那“汗巾薄籍”作何解釋,又問穩(wěn)婆,是否有疑點。 穩(wěn)婆想了想,不是很確定地說:“那年齡最小的尼姑,雖是女身,卻又有一些不一樣?!?/p> 知府譴退穩(wěn)婆,劉凌云稟報:“大人且先將眾尼收監(jiān),小人自有辦法讓他招供?!鄙锨耙徊?,小聲如此這般說了一會。 知府面露驚訝,說“居然還有這等事?!彼烀藢⒈娔崾毡O(jiān)。 待到申牌時分,又命人將王尼單獨從牢里提了出來,押到堂前跪下,知府喝到:“大膽李慕云,你看此人是誰?還不從實招來!” 王尼聽到李慕云三字,早嚇得一哆嗦,抬眼一看,見一身著華服的老者朝他奔來,嘴里罵道:“你這孽畜!”揚手就打。 王尼避無可避,結(jié)結(jié)實實挨了幾個耳光,老者又罵了幾句,然后撲通跪倒在地,聲淚俱下,說:“此人在吳縣奸殺小女,事后逃脫,好在天理昭彰,請大老爺做主??!” 知府讓稟明詳情,原來,這老者是吳縣一富戶,人稱李員外,平日里樂善好施,是吳縣出名的善人,李員外早年有次去寺廟上香,途中撿到一個棄嬰,正是王尼,見他可憐,便帶回家撫養(yǎng),后來夫人懷孕,也生下一個女嬰。 李員外將王尼視為己出,取名李慕云,與女兒李慕雨一起撫養(yǎng),請人教導(dǎo)琴棋書畫,針線女紅。 王尼長到十一二歲的時候,身體開始與旁人有些不同,請了大夫來瞧,說是“陰陽雙體”,家人視為不詳,就勸李員外將他趕走,但李員外不舍十多年的感情,嚴令家里人不許再提。 這之后,王尼仍住在李家,身體上的變化也越來越明顯,但他平時聰明伶俐,仍作女裝打扮,與義妹李慕云同進同出,李員外對他也沒有疏遠防備。 誰也不知道的是,隨著年齡增長,王尼心中開始滋生邪念,有天夜里,王尼用迷藥將義妹李慕雨迷暈J污,事后李慕雨蘇醒,王尼怕她喊叫,一時驚慌,抽出墻上寶劍將其殺死。 殺了人之后,王尼知道李家沒法呆了,連夜搜了一些財物逃了個無影無蹤。 第二天丫頭發(fā)現(xiàn)了李慕雨的尸體,李員外悔之晚矣,告到縣里,派出的應(yīng)捕尋訪了數(shù)月,毫無消息,這一晃就過了幾年。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劉凌云在樓上瞧見尼姑庵有些古怪,后又見王尼有些面熟,在吳員外的酒宴上,探到了王尼來尼姑庵的大概時間,就想起曾經(jīng)在吳縣見過的抓捕告示,上面的人就是李慕云,也就是王尼。 稟報了理刑和知府后,一邊將尼姑庵眾人抓捕歸案,一邊派人去吳縣請李員外,如今有證人證詞,饒是他有三寸不爛之舌,也難撇得清了。 果然,李員外講完后,王尼俯首認罪,當(dāng)日他殺了李慕雨后逃走,為了避人耳目,將自己頭發(fā)剃光,又因為天生女兒像,就一路扮成尼姑,直到來到功德庵,眾尼無意發(fā)現(xiàn)他是“陰陽雙體”,極力挽留與之作樂。 王尼多才多藝,也贏得了吳員外的賞識,推他做了庵主,之后就時常引誘女子留宿尼姑庵,眾人因他是尼姑,也不防備,常常相擁而眠,等到時機成熟,他便將人誘J了。 很多女子戀他貌美,事后并不怪罪,還時常來過夜,而那些來過一次再不來的,便是比較堅貞點的,但被人玷污,也羞于與人說,所以一直也沒人發(fā)現(xiàn)庵中的貓膩。 王尼全盤招供,他本人也不清楚受害者有多少人,但據(jù)搜到薄籍記載,被其禍害的女子有數(shù)十人之多。 理刑、知府大怒,下令亂棍打死,沒一會兒,一命嗚呼! 知府又命差役將尸體丟到亂葬崗,其他四尼,各杖責(zé)四十,官賣為奴! 消息傳出,城里那些與功德庵走得勤的人家的內(nèi)眷,陸續(xù)吊死了好幾個,真是造了天大的罪孽! 這王尼,出生就被拋棄,本是可憐人,幸得李員外心善,將其撫養(yǎng)長大,后雖查出身體有缺陷,李員外仍對他愛護有加,可他不思報恩,反而J殺義妹,之后又誘J了眾多女子,實在是人面獸心,罪該萬死! 可見,人身體上的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靈上的缺陷! 靈感來自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中的故事,改動篇幅較大。 |
|
來自: 丘山三也君 > 《W:晚清。民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