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壇詞苑,群星璀璨,不僅有李杜、蘇辛這樣名垂千古的大文豪,還有這樣一群詩人,他們“詩紅人不紅”,詩作精妙絕倫,流傳千古,為大眾熟知,可詩人本身卻并不廣為人知。 比如,陸凱,乍聽覺得很陌生,但提起他的名句“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時候,你肯定會恍然大悟。 本期荷花雅集,荷生就給大家介紹十位“冷門詩人”及其代表作,欣賞他們給詩詞世界增添的別樣光彩。 ![]() 《贈范曄詩》 北魏·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陸凱,本姓步六孤,字智君,代郡(今山西代縣)人,鮮卑族。陸凱率兵南征度梅嶺時,想起了隴頭好友范曄,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驛使,就出現(xiàn)了折梅賦詩贈友人的一幕,于是寫下這首詩。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江南當然不是一無所有,有的正是詩人的誠摯情懷,而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 ![]() 《自遣》 唐·羅隱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杭州人,唐代文學家,原名羅橫。參加十多次進士試,全部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改名羅隱,隱居于九華山。后歸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人稱羅給事。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成功地塑造一個縱酒高歌的狂士形象。當然,這種形象也帶有失意后頹唐的一面。 ![]() 《贈鄰女 》 唐·魚玄機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魚玄機,女,晚唐詩人,初名魚幼薇,字蕙蘭。與李冶、薛濤、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其詩作現(xiàn)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詩》。 魚玄機追求恩師溫庭筠未果,后嫁于江陵名門之后李億為妾。因李憶夫人不容,被送于京郊咸宜觀為道士。絕望之時,寫下了此詩?!耙浊鬅o價寶,難得有心郎”訴說著女子對愛情的重視,及追求愛情的艱難與痛苦。 ![]()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王貞白,信州永豐(今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qū))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著有《靈溪集》7卷行世,今編詩一卷。 這首《白鹿洞》是王貞白在讀書之時有感而發(fā)寫下的一首惜時詩,是對自己讀書生活的寫照。詩中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 已成為勉勵人們珍惜時間的格言警句。 ![]() 《絕句》 宋·夏元鼎 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zhuǎn)愚。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夏元鼎,南宋詩人。早年曾多次參加科舉,都名落孫山。后來干脆絕了功名之心,遍讀道家典籍,游歷各大名山尋訪道師。終于在游祝融峰時遇到了一位周真人,在周真人指點下大徹大悟,遂大悟,因作此《絕句》。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意思是吃盡千辛萬苦也無處可尋,卻偶然間毫不費氣力地得到了。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說明事物的成功帶有偶然性等。 ![]() 《續(xù)侄溥賞酴醾勸酒二首·其一》 宋·陳著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 陳著,宋代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的進士,曾任白鷺洲書院山長、嵊縣令、揚州通判、監(jiān)察御史等職。宋亡,隱居四明山中。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花兒謝了來年還會重開,而人的青春則一去不復返。陳著的這兩句詩,告誡人們珍惜美好的少年時光。 ![]() 《絕句》 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南宋和尚。志南是他的法號,因他出家做和尚,故叫僧志南。其生平已無從考證,但憑借這短短的一首詩,就把自己的名字載入了宋代詩史。 盡管在此之前,“杏花雨”“楊柳風”這樣的詩境已廣泛為人們所用,但真正成為熟詞,還得歸功于志南這兩句詩。細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寒意,將春的宜人愜意寫得恰到好處。 ![]() 《夜奔》 明·李開先 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鎖衡陽路。 魚書不至雁無憑,今番欲作悲秋賦。 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難度,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李開先,東章丘人,明代戲曲家、戲曲作家。他一生有“三好”,一好戲曲,二好藏書,三好交友。嘉靖二十六年寫成傳奇戲曲《寶劍記》。 這首《夜奔》即是《寶劍記》傳奇第三十七出中的一段韻白。詩中的名句“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可謂婦孺皆知。男子漢大丈夫,總是以堅強示人,但其實鐵漢也有柔情的一面。 ![]() 《圓圓曲》(節(jié)選) 明·吳偉業(yè)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guān)。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吳偉業(yè),是明末清初的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chuàng)者。 《圓圓曲》全詩巧妙地將吳三桂、陳圓圓同吳王夫差、西施聯(lián)系起來,同時又運用不少史書典故入詩,充滿深沉的歷史感。“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對仗工整,對比強烈,反差巨大,譏諷入骨。歷史真相并非如此,此說多為后人杜撰,是夸張的藝術(shù)手法。 ![]() 《論詩五首·其二》 清·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 趙翼,清中期史學家、詩人、文學家。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中探花,賜進士及第,授翰林編修。曾任鎮(zhèn)安、廣州知府,官至貴西兵備道。 趙翼所著《甌北詩話》,系統(tǒng)地評論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游等十家詩。他重視詩家的創(chuàng)新,立論比較全面、允當?!敖酱胁湃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現(xiàn)在常被用來贊美人才輩出。 除了這十首 你還知道哪些 “冷門詩人”的經(jīng)典傳世作品 歡飲留言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