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學長 2022同濟初復試專碩總分第17名 本科:華南理工大學 幾凡全程班學員 寫在最前 在兵法上,有句話叫做料敵從寬,御敵從嚴。 我是一個求穩(wěn)的人,所以為了一戰(zhàn)上岸,我把復習的戰(zhàn)線比較長。我的復習方式的特點是細致而全面,不求高分,但求各科均衡穩(wěn)定。在我后面的經驗分享中,我將細致的將我復習的流程全面給出,這個流程有許多需要調整和斧正的地方。盡管它不那么好,但還是希望能給給大家啟發(fā)、同時也是避坑。 Part 0 個人信息 本科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一戰(zhàn)上岸專碩。我選擇建筑學是因為我喜歡畫畫。本科階段地學習使我收獲頗豐,畫畫教會了我如何去思考,而建筑學教會我如何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如何去做理性地決策、系統(tǒng)地思考,并以物質語言、結構語言、平面語言作為媒介表達思考。 Part 1 考研總論 1-考研是什么? 考研是一場信息戰(zhàn)。每年報考同濟建筑的同學將近1000人,這其中有許多二戰(zhàn)三戰(zhàn)的同學。那么對于一戰(zhàn)的同學,必須做的事情是盡快抹平與其他人的信息差,在備考過程中做到各階段任務明確,進度把握合理,切莫前松后緊或是前緊后送,要做到松弛有度。二戰(zhàn)三戰(zhàn)的同學要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復習方法。 考研是一場馬拉松。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句話,備戰(zhàn)考研就是關了燈洗衣服,有沒有認真洗、洗得干不干凈,在考研上岸前只有你自己知道。在備考的過程中,階段性的得與失并不重要,馬拉松比賽開跑跑在最前面的并不一定最終能夠拿到好的名次。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既要與人競爭又要與自己競爭,要讓每一階段的自己比上一階段好。 2-我為什么選擇考研? 經過本科五年的學習,我對建筑學依舊保有熱情。但在大四上學期,我也陷入深深的迷茫當中。在我剛讀建筑學的時候,想的是本科上完就工作。但經過幾年的學習,我發(fā)現(xiàn)建筑學本科五年的學習對于建筑學習而言并不完整?,F(xiàn)在的教學體制下完整的建筑學培養(yǎng)分為三大部分:本科教育學習+工作實踐學習+考證學習。而研究生教育則是介于工作實踐學習與教育學習之間,加上國內的研究生教育是導師制,所以讀研相當于有一個行業(yè)內的大佬帶你學習和實踐,這要遠遠比自己摸索能少走很多彎路。 Part 2 學習方法總論 關于備考,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學習別人如何備考。 在去年3月份的時候,我花了兩三周的時候,詳細的把學長學姐的經驗帖子進行研讀梳理,然后把他們的共性提煉出來。同濟考研是同濟老師選拔自己想要的學生,推測想要上岸需要同時符合兩點要求,掌握必須的建筑學知識、建筑價值觀基本符合同濟老師的要求。這兩點會體現(xiàn)在大綜合和快題的考察上。提煉上岸的學長學姐備考時做的事情的共性,學習學長學姐的備考方式并形成自己的復習節(jié)奏,按部就班,才能成為同濟老師想要的學生。 (之前在網上看到的一張比較有啟發(fā)的圖) 第二件事是給自己擬定目標。 一定要給自己擬定合適的目標。我給自己的分數(shù)目標有一個最高和一個最低,最高目標是激勵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最低目標是給自己心理預期,避免考試的時候局部發(fā)揮失常而影響其他考試。我給自己擬定的兩個目標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四科分數(shù)均衡??佳胁煌诟呖迹佳幸蟮氖强偡忠^線、單科也要過線,所以在復習的時候我選擇了求穩(wěn),不去強調某一科非要做的多厲害。同濟的考察方式非常的靈活,想要某一科高分除了實力還要運氣,而快題又特容易掛科。 所以,舍棄高分的追求轉而去把握大的方面,保證大策略正確更有助于一戰(zhàn)上岸。正是由于有了明確的目標使得我雖然在考試的時候發(fā)揮一般,但還是有驚無險的上岸了。
第三件事是對整個考研復習分階段分目標統(tǒng)籌計劃。 首先是要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同濟的專業(yè)課程和我母校有較大的差別,而我是一個保守派,并且我判定只準備復習3-5個月不能確保自己能夠一戰(zhàn)上岸,所以我把復習的戰(zhàn)線拉長了到10個月左右,我希望能做到萬無一失。由于復習的戰(zhàn)線比較長,為了保證自己的狀態(tài)在線,就需要非常明確的階段任務和階段目標,把考研的備考當成是闖關游戲,一關一關的闖。每一階段都不需要非要做到完美,只要能達到預定目標的80%-90%就行,就像闖關游戲一樣,你不需要完美闖關,只要通過游戲就行。
每日作息表
第四件事是要充分利用真題,在做題中學習。毛主席說:“在戰(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這是我們主要的方法”。復習考研也是一樣的道理,要在真題實戰(zhàn)中學習。 Part3 各科備考準備 1-英語怎么準備? 第一件事是了解考研英語考察內容和形式。 可以看看網上的考研英語班的預熱課程。他們是專門做考研英語培訓的,所以會更專業(yè)一點。 第二件事是學習別人的備考方式。 并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復習方式。如果可以最好找一些知乎上的高分經驗貼來看。 (圖為我整理的知乎高分大佬的復習流程) 我今年的英語成績是74,在上海這種旱區(qū)(主觀題壓分)而言中等偏上,對于同濟考研來說是夠用了。 關于英語,我最主要的紙質資料是一套黃皮書、王江濤的《考研英語高分寫作》、研究生考試答題卡。整個備考過程也是以真題為主,不做模擬題。
(1)背單詞 整個復習英語的過程,我覺得背單詞是重中之重。這里我更推薦用手機APP背單詞,我用的是墨墨背單詞。用墨墨背有個好處是它詞庫全,市面上的考研單詞書墨墨里面基本都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網友分享的自建詞庫。 背單詞我認為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背考綱5500詞,時間3月-6月 市面上隨便哪本單詞書都行,平均每天至少100個新詞,結合墨墨的機制,每天新詞+復習的單詞200-300個,有余力可以設置為400個。根據進度調整單詞量,每天要花1.5-2h在單詞上。不建議看單詞視頻。這個階段復習任務比較輕,要打好單詞的基礎,前期單詞基礎越牢固,后期復習壓力就會輕很多。 第二階段:背拓展單詞,時間7月-8月 選背其他的單詞書、詞組,尤其是要背詞組和黃皮書閱讀里面的單詞(墨墨的云詞庫)。不同單詞書有80%以上是重復的單詞,其余不重疊部分每天背50-100個新詞+復習之前背過的單詞,每天合計300-400個。 第三個階段:反復重復記憶前面的單詞,時間9月-11月初期 根據墨墨的機制走,每天至少復習400個單詞,時間為1.5小時,背的熟的話,其實一個小時就夠了。 第四個階段:時間11月中期到考試前 這個階段APP背單詞的模式已經不太適用,后期各科復習壓力都很大,直接打印一份大綱詞匯或者有一本單詞書,然后翻看單詞,確保單詞掌握度,時間控制在45min以內為宜。
(2)閱讀復習 考研閱讀分值高達40分,可以說得閱讀者得天下,因此閱讀需要好好準備。而想做好閱讀,前期的單詞基礎一定要打牢,同時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我的閱讀復習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a. 閱讀技巧掌握階段:5月-6月,00-04年真題 在這階段。我主要看了唐遲老師的新東方版本的基本方法串講論這一部分的內容。一共8節(jié)課,每節(jié)課大概兩小時。從5月份到6月份,我一共聽了兩遍。第一遍開1.5-2倍速了解每節(jié)課的內容。第二遍,正常速度聽,然后邊暫停遍整理筆記。在這期間嘗試著刷00年-04年閱讀題,主要目的是掌握做閱讀的技巧,節(jié)奏是一天一篇閱讀,時間為1-2h,精讀精做,與技巧課交替。 b. 閱讀精讀精析:7月-8月,05-10年真題 在上一個階段的掌握技巧的基礎上,每天一篇閱讀。最開始的時候我是不限時做題,目的在于熟練掌握做閱讀的技巧,然后再花時間精析,不需要全文翻譯,挑長難句翻譯,這個過程也是在練習長難句翻譯。做完了3年左右的真題之后,我就開始限時做題了,力求在8月底能做到20-25分鐘一篇且較高正確率。 而一般7月份到8月份是快題集中訓練的時間,至少有半個月到一個月時間是是幾乎沒時間精析精練閱讀,所以要合理統(tǒng)籌好時間,要保證能夠在8月底完成任務,不然后續(xù)的復習任務會很重。 c. 閱讀套題訓練:9月-11月中期,二刷05-10真題,刷11-18套題 9月份開始,我做的第一件事二刷05-10的真題。按年份刷題,前10天,一天刷一個年份的四篇閱讀,記錄時間,逐步開始限制時間,刷到10年的時候把時間控制在80分鐘左右,同時刷題的時候也要保證正確率。(雖然一般認為10年以前的閱讀很難,但如果前面7、8月份的閱讀精析認真做了,那二刷還是會容易不少的。)等二刷完05-10的閱讀后,我花了幾天時間整理錯題的共性,然后根據反饋的情況回過頭去刷唐遲老師的技巧班。 然后開始刷11-18年的閱讀套題,以6天為一個周期,第一天完整的刷一年份的四篇閱讀,限時80min,對答案,記錄正確率。第2-5天,一天精讀一篇閱讀,開1.5-2倍速看唐遲老師的閱讀分年份精講。第6天整理前面的內容。每天花在閱讀上的時間是1.5-2小時。 全部刷完以后就開始二刷11-18年的閱讀,壓縮刷題時間,留意反復出錯的題目,錯題看視頻解析。 最后幾個年份的題目我是留著整套限時模擬考場的。同時,背單詞的一定不能停。 閱讀我個人感覺還是要趁早做限時訓練的。我在英語考試的時候犯了大錯,作文寫超時了,后面做閱讀的時候就已經很著急了。幸虧是平時有刻意的對閱讀做限時訓練,所以考試的時候做閱讀沒那么慌張,最后60分鐘做完4篇閱讀,并且把錯題數(shù)控制在了3題左右,也還是達到預期了。 (3)小三樣 完型、翻譯、新題型我是從10月份開始的,但其實翻譯的訓練在前面做閱讀精析的時候就開始了。 翻譯的話我看過幾節(jié)唐靜老師的課,講的挺好的,不過看完整的課比較費時間,所以放棄了。我在背單詞的時候,額外背了歷年翻譯的單詞和詞組,加上前面閱讀的訓練,已經可以拿到6分左右,所以在后面的復習中就只是刷了一遍歷年真題。 新題型我看了宋逸軒老師的視頻。在實際訓練中我是按照不同的題型分類,然后一種題型一種題型訓練。每天限時刷1-2篇,跟前面閱讀11-18年的刷題穿插著做,根據實際調整。新題目的本質也是閱讀,不同的是新題型通常文章篇幅要比一篇閱讀長一些,所以在做題技巧上和閱讀有所區(qū)別。因此做題之前要先掌握解題技巧。 關于完型,之前看知乎上的很多經驗貼都是推薦放棄,直接按概率全選一個選項,能拿三分。但其實近幾年的完型題目要比以前容易,所以學有余力的同學也可以限時10-15分鐘刷一刷10年以后的真題,然后看2倍速看易熙人老師的視頻講解課,記一記筆記。 (4)作文 作文我是從十月份開始準備的,主要的材料是王江濤的《考研英語高分寫作》還有作文模板。作為過來人的一個血的教訓,大家作文一定要多背、多練、多寫,最好用考研英語的答題卡練習,做好限時。我考試的時候作文就寫超時了,大小作文寫了1小時10分鐘,嚴重超過原預定的40-45分鐘。 (5)套卷訓練 從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每周要抽一個下午,按照考試的時間做一做套題訓練。我自己是留了18-21年四套卷子,按照考試時間訓練。我自己在訓練的時候忽略了作文訓練,導致我正式考試的時候作文寫超時了,所以一個血的教訓是一定要完整按照3小時的套題訓練。 同時12月份的六級考試最好要報名,要把六級考試當成一場模擬考試,提前一周進入考試的狀態(tài)。我在六級考試中就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些過度疲勞甚至腦子有點不清醒的情況,當時離考研只有不到一周時間,幸好及時發(fā)現(xiàn)狀態(tài)不對,做了一定的調整,不然正式考試會出大問題。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zhàn),越到最后面越要注意自己的狀態(tài)。 2-政治怎么準備? 我今年政治75分,考完估分,選擇題應該是44分左右,主觀題應該是30分左右,可見在上海這種旱區(qū)主觀題拿高分有多難。 政治這科我覺得復習的核心在于怎么用最少的時間拿最高的分數(shù)。 關于政治,我的復習資料是肖1000題、肖八、肖四、紅果研的選擇題提分手冊。在實際使用中,我其實沒怎么用到紙質書(雖然我買了...)我用的是網上的刷題小程序。小程序刷題和用紙質書刷題的邏輯是一樣的,我個人覺得小程序它的好處在于錯題統(tǒng)計更直觀、更方便,能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時間。當然小程序有版權問題,我們還是要支持和選購正版書的。(希望以后各位老師、各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類似的正版刷題小程序,給考研的學生帶來便捷。) 我是從8月份開始復習政治的。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1) 從8月份到肖八出版:重心在選擇題 這個階段主要重心在于選擇題。課程的話我兩倍速看聽了徐濤老師的馬原部分的課程,其他的都沒看。然后是看了空卡的精簡課+紅果研的提分手冊。 重心在于刷選擇題,主要刷肖秀榮1000題,第一個階段每天大概花1個小時刷題,然后看錯題解析,記知識點。我的1000題第一遍刷的正確率不高,只有不到60%。我會根據小程序上面的正確率著重去看正確率低的那一部分的知識點(前期是肖秀榮的精講精練,后期用紅果研的選擇題提分手冊)。然后在完整刷完一遍之后,再二刷三刷,反復刷,提高正確率。同時如果有余力可以刷一刷徐濤老師和腿姐的題庫。這個階段時間在1-1.5小時。 11月份以后基本上市面上陸陸續(xù)續(xù)有各種模擬卷。選擇題主要還是以肖八、肖四為主,然后盡可能把市面上的模擬卷選擇題都刷完,并且反復刷,因為只看肖八肖四并不保險。像今年明顯感覺肖八肖四被反押題了。這個階段政治時間在2個小時左右。 選擇題大致可以分為理解類和死記硬背類,在刷題的時候要注意區(qū)分是哪一部分錯誤率高。理解類的錯題看解析看不懂的再去找對應知識點的視頻看,這樣會更有目的性一點。 (2) 肖四出版:重心在大題,零碎時間刷選擇題 肖四出版以后基本上每天要花至少4個小時背肖四大題,背到考前。選擇題部分如果前面的肖1000題和模擬題的選擇題刷的足夠多遍,足夠熟練,后面三刷、四刷模擬題都可以做到10分鐘刷一套,每天早上起來或者晚上睡覺前都可以刷一套。 盡管今年肖四押題并不是很準,但從效率的角度看,只要熟背肖四大題,還是能拿30+分,學有余力的同學也可以看一看腿姐的押題卷,據說今年押得挺準的。 我的政治復習方法是簡單粗暴的刷題流。政治這科大家基本上大題都拉不開差距,所以重心應該放在選擇題上,肖秀榮老師在自己的1000題介紹里面也說了要至少刷二到三遍。 專業(yè)科目是考研院校自主性的體現(xiàn),所謂自主性就是院校自己出題,自己擬定評分標準,所以對于專業(yè)科目的復習除了考核知識掌握程度以外,還有價值觀評判。舉個例子,同濟的快題,老師可以原諒你畫不完,但絕對不會原諒你大策略出錯,大策略體現(xiàn)的是設計的價值觀。 3-大綜合怎么準備? 同濟的大綜合參考書目有14本,但實際上考察內容的廣度遠遠超過14本。22年同濟考研改革,取消了小快題,題目的廣度和難度要遠大于其他年。往年的大綜合選擇填空重題率很高,而22年考研新題很多,但即便新題再多,基本的知識點量還是一定的。 我在復習的時候以幾凡的大綜合ppt為主,結合了一些其他學長學姐的資料,然后按照自己的習慣梳理了思維導圖。具體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知全貌,3月-8月 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籠統(tǒng)了解大綜合考察的主干知識,用到的資料是幾凡的ppt、學長學姐的筆記、中西建的錄音(依情況定,我自己也沒完整聽完);二是梳理自己的思維導圖,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式。關于是否需要梳理思維導圖,我覺得要因人而異。我覺得思維導圖的好處在于它能形成系統(tǒng)性的知識體系,能快速抓住復習的主次。但它的壞處也很明顯,自己整理比較費時間,用別人整理的又不一定適合自己。以我的經驗而言,思維導圖適合初期的系統(tǒng)性知識構建,但不適合后期的知識點強化記憶,這和考試的考察形式有關。 3月到7月份我斷斷續(xù)續(xù)過了一遍ppt的知識點,沒有進行記憶。8月份我是跟著幾凡上了大小快題和大綜合,時間差不多將近一個月,這個階段的大綜合基本沒有自己復習的時間。之前也有學弟學妹問過我大綜合需不需要跟班,依我的經驗,可以分為幾種情況來看。對于復習起步晚的同學而言,跟班有個好處,就是能用最短的時間過完一遍所有的知識,能夠了解到大綜合考察的廣度。考研最怕的事情就是對于考試要考察什么知識,怎么考察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考研是一場持久戰(zhàn),只有明晰了考察知識的廣度,才能在在復習的各個階段更合理的統(tǒng)籌自己的進度。對于在快題集訓前就已經籠統(tǒng)的過完一輪知識而言,我覺得跟班的作用在于聚焦重點和強化知識,缺點在于上課比較費時間的。 第二階段:強化知識記憶,9月到10月初期 這個階段要開始記知識點了,這里的資料是我自己整理的思維導圖。我用的是華為平板,思維導圖+bookxnote這個軟件,它和蘋果的MarginNote3是一樣的。這個階段我自己思考的是要以系統(tǒng)性復習的方式記知識點,盡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點都涵蓋到,特點是全面而細致,料敵從寬。同濟考研的特點是靈活多變,什么考察方式都可能出現(xiàn)。所以在復習的時候就要從各種角度出發(fā)去想,對各種考察情況都有一個備案。 第三階段:N刷真題+反復記知識點,10月下到考前 10月份上完快題國慶班之后我就開始刷大綜合的真題了,反復刷題,反復記憶。后期我其實用的是小程序進行刷題。10月份報名的時候大家已經知道同濟22考研改革了,但不知道改革方向。為了以防萬一,我在刷題的時候把歷年大綜合、歷史、技術的選擇填空真題都N刷了。臨近考前我還用零碎時間背了幾凡的彩虹梯題目。 而22年的大綜合還是挺嚇人的,重題率極低,而且一道構造題都沒考,但備考的時候還是要充分準備和復習。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我可以不考查,但你不能不準備。 當然我的復習方法還是有問題,比如,第三階段應該把知識點都做成anki卡片,然后用卡片復習強化會更符合考試的考察方式??偨Y而言就是,思維導圖適合系統(tǒng)的建構知識體系,anki卡片適合高強度大量的知識點強化記憶。但在整個復習過程中最好要做的事,盡可能全面細致的復習梳理掌握知識點,這種方式雖然累,但它能確保你能拿到一個及格線分數(shù)。 4-快題怎么準備? 快題不是我的強項,我的復習也是以保證大策略無誤為目標,并在此基礎上盡可能爭取高的分數(shù)。同濟的快題考察方式靈活、多變,因此復習的時候還是要重解題思路。 我的快題復習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快題入門,時間:寒假 我在寒假確定要考同濟之后,秉持著“從戰(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的方法論,就報了幾凡的寒假D班。D班是快題實戰(zhàn)班,它的課程知識密度很大,難度也比較大,所以在剛開始學快題的時候我也學的很痛苦。在學習中我做了幾件事,記筆記+拍ppt+錄音。D班的難度對于第一次上課的同學而言,負擔是挺大的,因此非常有必要通過某種方式記錄,為后期的復習整理快題知識點打基礎。D班的最后一節(jié)課是LB2005老師的總結課,我覺得這節(jié)課要非常仔細地聽,李老師在課上講的算面積地方法非常有用,它可以簡化問題,能有效地把抓住快題的解題訣竅。 第二階段:案例抄繪+快題知識整理,時間:3月-7月 我在3月份就開始進行一定量的案例抄繪,同時對寒假上課拍的ppt照片和錄音進行梳理,通過對寒假D班的課程梳理。幾凡的D班課程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但通常大家都會忽略快題理論知識的整理與系統(tǒng)化,重快題訓練但不重知識的系統(tǒng)梳理。我在梳理的時候會用一個錄音轉文字的軟件將寒假錄得錄音轉成文字,然后研讀文字,將學長學姐上課講的重點以及補充得知識點歸納到思維導圖了。這個過程是一個比較耗費時間的過程,但它非常有價值,它確保了我在暑假、國慶班、沖刺班乃至復試班的快題上不會犯大策略失誤的問題。
(快題理論知識梳理) 在這個階段我也試圖在網絡上琳瑯滿目的案例學習教程中提煉梳理出一個案例抄繪的大綱。我的案例抄繪方式既有按類型歸類的抄繪,也有針對某一個案例進行詳細抄繪與分析的方式。我的案例抄繪并不完全都是自己歸納整理的,有一部分是我自己整理的,有一部分是我直接抄繪別人整理的。案例學習的方式不應該拘泥于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達成目的,只要能學到案例,什么方式都無所謂。 幾凡每年都有免費的案例學習課程,我會推薦大家優(yōu)先去看LB2005老師做的案例分析,尤其是李老師分析的桑丘的阿里薩卡大學教學樓。除此之外還有天大的非標準建筑工作室,以及B站和公眾號上的一些視頻。 同時我也通過分析提煉學長學姐的經驗貼,濃縮出了一張解題的流程圖。 第三階段:快題實戰(zhàn)強化階段,8月-10月 這個階段沒什么特別需要強調的,就是跟著幾凡的暑假班和國慶班認真上課,認真學習即可。 第四階段:快題沖刺階段,11月-考前 這個階段除了要保持一定的快題訓練量,也還要抓一抓速度。同時,要總結每個題目所給的參考圖紙,分析自己和參考圖紙的差距,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大策略的總結。 (最后一個月總結參考圖紙節(jié)選) (研友分享的畫圖程序/畫過的快題,將近50套) Part 4 寫在最后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zhàn),它沒有捷徑可言。你在備考路上的每一份努力都會化為你成長過程中的養(yǎng)分,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體現(xiàn)在成績上,但它起碼能保證你的下限。 考研這條路上,每個人的特性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是短期爆發(fā)力很強,有些人是長期耐力好,而我正好是后者,所以相比較于用3個月、5個月這種極限的復習方式來博一個上岸的機會,我更愿意花10個月、甚至一年時間來穩(wěn)扎穩(wěn)打的準備。我很慶幸,我在一開始就選擇求穩(wěn)這條道路,這讓我在考場發(fā)揮失常的情況下還能有驚無險的上岸。 洋洋灑灑寫下這篇長文也是希望能夠幫助到23考研的學弟學妹。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如愿以償,付出有所回報,一戰(zhàn)成碩,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