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松鷹這一個主題的畫家不在少數(shù),李苦禪大師筆下的鷹最為出名,齊白石也曾畫過,結合他的字一共拍出4.3億元。 ![]() 徐悲鴻也同樣畫過松鷹,他們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大師,尤其是徐悲鴻和齊白石還曾是生前的摯友,同樣是國畫大師,他們畫的鷹其實用意不同,筆法與技巧也完全不同。 ![]() 徐悲鴻畫的松鷹:比齊白石的兇狠,和李苦禪筆下的雄鷹很像! 徐悲鴻畫的這一張作品,時間是1963年,當時的他筆法與技巧非常突出,算是傳統(tǒng)筆墨山水繪畫之中最典型的代表。整個作品是由兩個部分構成,上面是一只松鷹展開翅膀,下面是一棵古松樹的一半。 ![]() 作品的題識:'長翮如刀劍,人寰可超越。乾坤空崢嶸,粉墨蕭瑟。' 結合整個作品,其實徐悲鴻筆下的那一種愛國情懷與力量感躍然紙上,這是他作品與齊白石還有李苦禪作品不同的地主。細細看圖片,重點還是落在了圖上方所畫的一只展翅雄鷹上面。 ![]() 下方畫的虬曲蒼松其實是為了配合整個作品的構圖,與鷹的內(nèi)秀之美有同樣的寓意吧。這一只鷹是展開雙翅,然后就是一只眼睛目光如炬,超級有神,整個姿態(tài)如強者一般的存在。哪怕這一只鷹只是側目,但它的姿態(tài)非常兇狠。 ![]() 剛健有神,捷銳威猛,配合著徐悲鴻的筆墨技巧,翅膀上面是濃墨與淡墨的相互配合,鷹的身子色澤變化與留白的處理很巧妙,尤其是濃淡干濕的分配,力透紙背的那一種感覺超好。 ![]() 玩?zhèn)鹘y(tǒng)的水墨,說真的還是要看徐悲鴻這一類的創(chuàng)作大師,一只簡單的鷹,但他濃墨及焦墨并用,彰顯了鷹的堅挺毅力。 漂亮的作品,濃淡枯潤筆筆有神有力,值得大家一起學習。 ![]() 再看看齊白石與李苦禪的作品,師徒兩人的作品走的是傳統(tǒng)筆墨的風格,相比徐悲鴻的作品,更顯親和力,尤其是齊白石筆下的鷹,長得比較瘦長,一般都畫得更細致一些,個人繪畫的風格更突出。 李苦禪的鷹是公認最好的,他更擅長于將環(huán)境與鷹融為一體,整體的繪畫效果感覺更完整,松鷹的精神力量感也很突出。 ![]() 三位大師的作品,徐悲鴻的鷹有一種突破時代的感覺,大家覺得哪一位大師畫得鷹你更喜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