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哪些樓層不該買,常常有人將4樓、8樓、18樓拿出來說。談及理由時,竟然只是因為這些樓層數(shù)字不吉利、寓意不太好!這樣荒謬的選樓“技巧”實在是讓人有些哭笑不得。想要避開選樓的“坑”,不妨聽聽專家怎么說。 在過去千百年間,世人對于房的執(zhí)念似乎從來沒有放下過。尤其是在當代社會,“無房即無家”左右了大部分家庭的幸福指數(shù)。很多家庭舉全家之力只為一套房,然而房子買到手就真正幸福了嗎?4樓、8樓、14樓、18樓都不能買?內行:真正不能買的是這4個樓層 很多人買到房仍苦惱,因為自己買的樓層不可心。建筑學家提醒大眾,不要買了再后悔,提前看好,真正不建議購買的是這4個樓層。 第一、“天地”層 所謂的“天地”層顧名思義就是頂層和底層。頂層和底層不建議購買的原因分別有三點。 頂層不能買的三大理由: 一頂層防水是難題,一旦漏雨很苦惱。眾所周知,雖然現(xiàn)在建筑防水技術已經很先進,但頂樓漏水問題仍然無法徹底解決。根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我國房屋5年內頂層漏水概率30%以上,而開發(fā)商防水質保也最多只有5年。5年之后所有漏水、防水處理都需業(yè)主自行負擔。 二夏熱冬涼太明顯,四季隨溫太郁悶。冬暖夏涼是很多人買房都希望遇到的事情,但頂樓的房屋往往是夏天熱冬天冷,溫度是隨著四季變化而變化,夏天制冷冬天取暖都需要耗費更多的開支。 三依賴電梯怕故障,居住支出又疊加。住在頂樓的用戶對于電梯的依賴是很高的,一旦電梯發(fā)生故障上下樓的不便之處便呈現(xiàn)出來。另外樓層越高所收的電梯費與相關的二次供水費用也會更多,居住成本又疊加。 底層不能買的三大理由: 一采光太差易潮濕。在城市樓房建設過程中,為了能夠最大程度利用地皮空間,開發(fā)商都將樓與樓之間的間距間的過小。底層住戶的采光受限是常有的事情,1樓更是如此,因此而導致的潮濕狀況十分常見。 二人生嘈雜難避免。底層住戶要面對著過于嘈雜的人車聲音,尤其是臨街的住戶,每天車水馬龍對于底層住戶的居住舒適度影響很大。 三隱私守護是難題。很多居住在底層的用戶為了能夠保障行長要常年拉著隔光簾,用以遮擋視線。而一些用戶的窗子剛好與小區(qū)內的人行道靠得很近,常常是屋內做什么,屋外全知道,私隱性太差。 第二、反水層 所謂反水城指的通常是樓房的第2層。很多樓房采用的都是自然落差排水法,簡單來說就是從上至下使用同一根管道進行排水。這種情況下,下水排水的終端通常設置在2樓,而1樓采用的是獨立管道。這也使得2樓成為了反水層。既容易出現(xiàn)下水管道反味,又容易在特定條件下出現(xiàn)反水情況。 第三、腰線層。 有過買房經驗的人對“腰線層”這一概念并不陌生,在建筑學上對腰線層的設定并沒有固定樓層規(guī)定,大多數(shù)腰線層都存在著采光不足的問題。 一些帶有橫梁的次頂層腰線層更是會犧牲大量的采光,同時容易堆積雨雪或風吹雜物。很多開發(fā)商為了能夠將腰線層銷售出去,會相應降低這一樓層的價格。建議買房者要謹慎選擇,避免買到手之后住著憋悶。 第四、設備層 大多數(shù)的電梯樓都是有設備層的,簡單來說設備層常見的設備包含了電梯機房、給水排水電機電氣設備房等。有這些設備曾存在不僅會導致巨大的樓層噪音出現(xiàn),還會釋放出過多的熱量,影響周圍樓房正常室內溫度。 大多數(shù)樓層設備層都集中在地下室、中間樓層或是頂層,人們在購買房屋的時候要查看同樓層是否存在設備房,盡量避開這些樓層不要購買。 另外在購房選擇時也要注意樓盤的優(yōu)劣度,若樓盤本身質量不好,無論選擇哪一層都有可能帶來居住困擾。人們花錢買房就是為了住的安心讓自己有個溫暖的家,選好樓盤、選好樓層每一環(huán)節(jié)都至關重要,謹慎一點沒有錯。 結語 真正明智的購房者,絕對不僅僅是站在迷信角度上去選擇購買哪層樓,而是應該站在科學的角度和日后的居住舒適度上來仔細甄別該選哪個樓層。根據(jù)建筑學家的建議,以上4個樓層是最好不要購買的,即便這些樓層在銷售過程當中已經給出了更多優(yōu)惠的價格,也要為了日后的舒心居住做考量不要貪一時便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