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上千年封建王朝的歷史,作為古代最高權(quán)力的集中者,皇帝在享受至高無上的榮譽的同時,更要統(tǒng)治好天下,但天下之大,要做好內(nèi)外兼顧實屬不易。 身為皇室子女,有太多的身不由己。為了穩(wěn)固古代邊境少數(shù)民族部落,避免與他們兵戎相見,古代的皇帝往往會選擇和親的方式,將一些不受寵的公主們嫁到遠離家鄉(xiāng)的陌生塞外去,公主們與部落首領(lǐng)結(jié)成婚姻關(guān)系后,在很多情況下會讓天下太平很多年。 但在明朝持續(xù)的276年間里,沒有出現(xiàn)過一個和親的公主。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還有一個在他68歲時出生的公主——寶慶公主。 作為老來得子的女兒,寶慶公主一出生就備受朱元璋的寵愛,不僅如此,朱允炆、朱棣稱帝時也對她極為寵愛,朱棣更是把寶慶公主當孫女養(yǎng)。 被派去和親的公主們 安史之亂發(fā)生后,唐朝陷入困境之中,但當時的唐朝軍隊力量薄弱,為了拯救唐朝,郭子儀與唐肅宗商量向回紇借兵討伐叛軍,仆固懷恩的四千精兵點和唐朝的軍隊匯合后,一同收復了長安、洛陽、河北等地,在他們的幫助下唐肅宗基本平息了戰(zhàn)亂。 眼看已經(jīng)基本恢復和平,于是回紇可汗派使節(jié)向大唐求親,此時的唐朝久經(jīng)滄桑還未休養(yǎng)生息,更何況剛剛得到了他們的幫助,為了避免發(fā)生不必要的戰(zhàn)爭,唐肅宗就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把自己的女兒寧國公主嫁到了回紇。 對于唐朝來說,和親可能是“下嫁”,但對于回紇來說,他們則是“迎娶”。寧國公主深受唐肅宗和吳皇后的寵愛,這次與回紇的和親是她第三門親事,前兩次婚姻寧國公主分別被許配給了名門望族鄭巽、薛康衡。但不幸的是兩次婚姻都以他們的去世而告終。 雖然有過兩次婚姻,但回紇毗伽闕并沒有介意,反而對寧國公主以禮相待,并把寧國公主冊立為“可敦”以示對她的重視。 然而不幸的是,九個月后可汗也因病去世。由于已經(jīng)被立為“可敦”,因此寧國公主不必再嫁給他的兒子做妻子,按照唐朝規(guī)定,寧國公主可以被接回去了。 但是回紇卻要求寧國公主為逝去的可汗殉葬,但寧國公主卻明確表示自己不會殉葬。她還搬出了唐朝妻子在丈夫死后為其服喪,而不是殉葬的禮制,并說回紇仰慕唐朝,因此要遵守唐朝的風俗習慣,后來更是在可汗靈前劃破自己的臉頰并放聲痛哭。 回紇人見狀也不好再多說什么,畢竟不能用強硬的手段逼迫寧國公主去殉葬,以免破壞和唐朝的友好關(guān)系,后來幸運的寧國公主回到了長安,唐肅宗還率領(lǐng)文武百官去迎接她。 但不是所有的和親公主都像寧國公主那樣幸運。隋朝派去和親的義成公主先后嫁給了四位突厥可汗,還在突厥人將隋煬帝圍住時設下計謀救了他的性命,然而義成公主在隋朝被唐所滅后依然想著為隋朝復國,后被李靖所殺。唐朝派去和親的靜樂公主和宜芳公主也都被殺害。 明朝最受寵的寶慶公主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作為中國歷史上出身最卑微的皇帝之一,朱元璋從一介布衣到一手建立了大明王朝,他的傳奇人生經(jīng)歷也常被人們津津樂道。家中本就貧困的他在幼年時期又經(jīng)受了蝗災和瘟疫,家中親人接連離世,他被迫開始流浪的生活。 走頭無路之下朱元璋去剃度為僧,但在寺廟中的生活也很艱辛,不僅要做苦力活,還要受打罵,不得已下朱元璋開始了他流浪乞討的生活。 后來因為元朝末年的黑暗統(tǒng)治,各地紛紛爆發(fā)了農(nóng)民起義,二十五歲的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巾軍,此后朱元璋開始大放異彩。 有勇有謀的朱元璋很快就得到郭子興的賞識,后來朱元璋又在軍中掌握了大權(quán),逐漸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后自稱為吳王。后來推翻了元朝的統(tǒng)治,一統(tǒng)天下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一共有四十二個孩子,其中男子二十六個,女子十六個。在朱元璋女兒中年紀最小也最受寵愛的就是寶慶公主。 朱元璋68歲時寶慶公主才剛出生,可愛美麗的寶慶公主得到了朱元璋的極盡寵愛,她享受著皇室子女們的最高待遇,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 朱元璋70歲去世時要求所有妃嬪都為他殉葬,唯獨放過了寶慶公主的生母—張美人張玄妙,也許是考慮到此時的寶慶公主還不到三歲,正是最需要母親照顧的時候,朱元璋對寶慶公主的極度寵愛可見一斑。 寶慶公主的成長 朱元璋去世后把皇位傳給了他的孫子朱允炆。雖然從輩分上來看,皇帝朱允炆應該稱這位寶慶公主為小姑姑,但是彼時的寶慶公主只有三歲,朱允炆把她當作妹妹一樣呵護備至,按照祖父的臨終囑托,朱允炆對她的待遇如同朱元璋在世的時候一樣,讓她享盡榮華富貴。 后來燕王朱棣發(fā)動了靖難之役,取代了朱允炆,成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寶慶公主是朱棣的親妹妹,但是朱棣的年齡都能做寶慶公主的爺爺了,于是朱棣把寶慶公主當做孫女一樣呵護,不僅給她最好的生活條件,還讓自己的皇后親自照顧年僅八歲的寶慶公主。 終于寶慶公主在所有人的寵愛照顧下長大了,但是長大后的寶慶公主并沒有因為備受寵愛而變得驕縱任性,反而她性情溫順,乖巧端莊,更加受到所有人的喜愛。或許家人們把她保護的太好了,不讓她涉及世俗糾紛,以至于她心思單純。 眼看寶慶公主已經(jīng)長大,朱棣便開始親自為寶慶公主挑選親事,朱棣大費周章地挑選了很久,才挑出了一個相貌堂堂,氣質(zhì)出眾的金川門守將趙輝。和趙輝相處后的寶慶公主也愛上了這個男人,于是朱棣選定了一個良辰吉日為他們舉行了隆重盛大的婚禮。 朱棣為寶慶公主準備了奢華的嫁妝,她的嫁妝之豐厚,是當朝其他公主嫁妝價值的數(shù)倍,不僅如此,她還享受了其他公主們都沒有的特殊待遇——朱棣破例讓皇太子親自護送寶慶公主到她的府邸上,可見其受恩寵之盛。 但寶慶公主的婚后生活卻并不幸福,趙輝此人空有一身好皮囊,卻是個花心大蘿卜。他把皇家給予的賞賜盡數(shù)收下,轉(zhuǎn)頭就在外面用這些錢花天酒地,風流快活。不僅如此趙輝還有吸食女子葵水的怪癖,這都讓寶慶公主郁郁寡歡卻無可奈何。 可是明朝的公主既不能離婚也不能改嫁,后來抑郁成疾的寶慶公主不到四十歲就含恨而終,而渣男趙輝卻活了九十多歲,縱情聲色的他光妾室就有百名,生活糜爛不堪。 小結(jié): 作為朱元璋孩子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寶慶公主自出生以來就享受著萬千寵愛,朱元璋去世后,兩代帝王依然對她呵護備至,在家備受寵愛的寶慶公主,在嫁到夫家卻受到如此待遇以至英年早逝,不禁讓人感慨萬千,看來挑選夫婿時一定要擦亮眼睛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