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歷史墨香 墨香錦繡 2022-04-29 08:12 晚清1909年開春之時,一位美國地質(zhì)學家張伯林來華考察工作,用隨身攜帶的照相機拍攝了晚清末年的社會狀態(tài)場景。彼時,正是晚清最后一位皇帝溥儀登基上位的第一年,也就是晚清時期的宣統(tǒng)元年。 晚清時期一戶有錢人家的妻妾合影,坐在太師椅上的原配夫人與小妾合影時趾高氣揚不屑一顧,將心中對其的不滿與怨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其實原配與小妾之間的恨意皆是來自同一個男人,若不是傳統(tǒng)封建的習俗讓她們兩人共侍一夫,又怎會有無緣無故的愛恨情仇。 晚清1909年的4月之時,一群鄉(xiāng)村里的窮苦百姓把豐收的糧食運到城里賣錢。當時朝廷與地方政府的收入皆是來自最底層的民眾,其中還有以鐵路、輪船、電報等各種近代企業(yè)征收新稅。而除了這基本的賦稅之外,還有各種巧立名目的苛捐雜稅,讓交稅的平民百姓們苦不堪言。 晚清1909年的5月時期,某地的火車站周邊的場景舊照。彼時的清廷財政雖然收入增加了不少,但是其每年的財政支出與花費亦是一路水漲船高。當時其中朝廷的大部分經(jīng)費都用在了對外賠款、官辦企業(yè)工廠、建設新軍、皇室旗人揮霍等等。 晚清1909年的3月,漢口城墻外的百姓們房屋舊照。攝影師張伯林所拍攝記錄了社會場景,其實亦是展示了小皇帝溥儀剛接手時的大清真正狀態(tài)。雖然溥儀是晚清最后一個皇帝,但是大清窮途末路的命運早就注定許久,其中責任并不全部在他。 晚清1903年時期某集市上的理發(fā)攤舊照,老照片中全是摩肩擦踵的人群。根據(jù)清朝的文獻通考概述:自光緒皇帝時期開始,其朝中的財政收入其實開始呈上升之趨勢。于晚清1903年時期,其朝廷財政收入為1.05億兩。于1911年之際,其財政收入已經(jīng)達到了3億兩。然而即便如此,其晚清時期的百姓們卻依舊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貧窮與落后狀態(tài)。 晚清1909年的6月,一群黃包車夫在街頭吃午飯時合影,老照片中的黃包車夫面容黝黑體壯如牛,可見平時都是干慣了苦力活之人。其實在那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的時代下,其朝廷的快速收入必定會伴隨有百姓賦稅的負擔,而這亦是即便在晚清財政大好的情況下,其臣下的百姓們依舊過著貧窮不堪生活的真正原因。 歷史墨香 “書香筆墨,感謝您的閱讀” 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