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連天的戰(zhàn)場上,榮獲一次一等功,有多難? 老一輩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三等功站著領(lǐng),二等功躺著領(lǐng),一等功家屬領(lǐng)”。言外之意,能立一等功還能活下來的人,實屬鳳毛麟角。 1950年9月,新中國第一屆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大會上,有位身高一米九二的大個子,立下了8次一等功。 在接見參會代表時,毛主席第一眼就認出了他:“我知道你,解放軍中的活呂布,你厲害得很!” 一個人,一把刀,一次干掉27個鬼子,他,就是被譽為“軍中呂布”的特級英雄--呂俊生。 河北省邢臺縣前青峪鄉(xiāng),如今是河北省保存完好的原生態(tài)古村落之一。 但在清朝末年,這一帶因開鑿石灰以致土質(zhì)貧瘠,當?shù)厝丝糠N地,壓根兒就填不飽肚子。 尤其是清政府在簽訂《辛丑條約》后,為償還戰(zhàn)爭賠款,加大了對民間財力的搜刮,這對于原本貧瘠的青峪鄉(xiāng)百姓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1907年,呂俊生就出生在這樣的背景下。 或許是天生被眷顧,盡管條件惡劣,但呂俊生自幼就生得人高馬大。 有一次,村里趕上一場拔河比賽,兩邊人用盡全力,漲得臉紅脖子粗,依然沒能決出勝負。一旁看熱鬧的呂俊生不耐煩了,撥開人群一把拽住繩子,硬生生將對面八個人拽趴下了。 這一年,他只有十五歲。 燕趙大地盛產(chǎn)英雄,廉頗、樂毅、張飛、趙云、以及近代名震江湖的大刀王五,都出自這一帶。村里老人看著眼前稚氣未脫的呂俊生,都忍不住感慨:“要是擱以前,這娃必定是呂布那樣的猛將??!” 自此,呂俊生便落得“小呂布”的綽號。 力氣大就意味著吃得也多,呂俊生一家人勞作了大半年,也難得吃上一口飽飯。為填飽肚子,他只得在十里八鄉(xiāng)到處轉(zhuǎn)悠,誰家有耕田割麥修房子的活,呂俊生就自告奮勇地幫工,不要工錢,管飯就行。 到了十七八歲,干活不偷奸?;膮慰∩?,就成了方圓幾十里的老實后生。但農(nóng)村的生計畢竟有限,為養(yǎng)活家人,他去過山西販過羊皮,前往河南學過修鞋手藝,到內(nèi)蒙古跑過鏢,最苦的時候,還在地主家做了幾個月的短工。 聽說老家有人開了家武館,從小就好舞刀弄槍的呂俊生,便到武館打雜混口飯吃,期間也隨武師們學了兩年拳腳。 身高臂長的他,原本就有些天賦,再加上幾年的刻苦練功,尋常七八個人,壓根兒就近不了身。 后來武館經(jīng)營困難被解散,武師們也各尋生路去了,一身功夫的呂俊生,也只能扛起鋤頭,再度成了土里刨食的莊稼漢。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上的一聲槍響,掀起了全民抗戰(zhàn)的浪潮。 隨著戰(zhàn)事的擴大,不斷傳來日軍燒殺搶掠的駭人聽聞,血氣方剛的呂俊生,當場將鋤頭一丟:“日本人來了,我們種地都不安生!不如投軍報國,也不枉這身功夫!” 說罷,呂俊生告別了爹娘,回家簡單收拾了行李,提著當年練武時用的鬼頭大刀,奔著太行山方向去了。 此前,他就從外人口中得知,八路軍官兵平等軍紀嚴整,莊稼人要投軍,就投八路軍! 輾轉(zhuǎn)幾個月,呂俊生終于在12月底,找到了八路軍129師的駐地。 一身腱子肉,身如鐵塔般的呂俊生,一到軍營就成了眾人眼中的巨人,每天都有附近駐地的戰(zhàn)友前來看稀奇。呂俊生也時不時秀下功夫,一手舉起一個戰(zhàn)士,面不改色氣不喘,將在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除了日常訓練,呂俊生每天還堅持揮動鬼頭大刀五百次,練就了一手好臂力,尤其是在手榴彈投擲訓練時,他一甩就是六七十米。 實戰(zhàn)中,這樣的投擲距離,能保證手榴彈內(nèi)部火藥充分引燃,落地即爆炸,殺傷力極其驚人。 呂俊生投彈不僅遠,還特別準。長臂一甩,手榴彈就如同自動定位般鎖定目標,在裝備奇缺的八路軍隊伍里,擁有這項技能的呂俊生,無疑是架“人形迫擊炮”。幾個月下來,部隊首長們都舍不得安排他參加戰(zhàn)斗任務(wù)。 1938年7月,在一場遭遇戰(zhàn)中,呂俊生迎來了自己的首秀之戰(zhàn)。 那天,他所屬的四連在一處山坳中訓練,突然與一個中隊的日軍遭遇。雙方事先都沒有派出偵察兵,一打照面就相互開了火。 沒一會兒,四連的槍聲就變得稀稀落落,對方是一群經(jīng)驗豐富的日軍,馬上就判斷出八路軍彈藥不足,便調(diào)整了陣形準備合圍。 連長見狀,命戰(zhàn)士們趕緊上前刺刀,手握鬼頭刀的呂俊生,率先朝日軍沖去。 二戰(zhàn)期間,日軍的平均身高只有1.6米,1.92米的呂俊生如同一頭攻入羊群中的獅子,大刀居高臨下地劈砍,如同切瓜砍菜一般。 日軍引以為傲的拼刺優(yōu)勢,瞬間蕩然無存。 眼前這么個天神下凡般的人物,令日軍不敢小覷。他們迅速組建了屢試不爽的三角隊形,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招式都是浮云。 呂俊生一刀劃破一個鬼子的咽喉,帶著氣力退了幾步,一回手又刺中另一個鬼子的腹部。 第三個鬼子見狀,嘰哩哇啦地就握緊刺刀朝呂俊生沖去,呂俊生一個側(cè)身躲過了沖刺,轉(zhuǎn)身一刀劈向他的后背,由于用力過猛,不僅利索地將其劈成兩截,連刀都戳向了土里。 因為山坳地形狹窄,日軍前后擠作一團,被呂俊生帶領(lǐng)的戰(zhàn)士們砍得毫無還手之力,后面的鬼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前面的戰(zhàn)友送人頭。 日軍隨后下令撤退,試圖將八路軍引入開闊地帶。連長是位老紅軍,識破了對方的戰(zhàn)術(shù),趕緊吩咐眾人不得追擊。 戰(zhàn)后一統(tǒng)計,呂俊生一個人砍死了27個鬼子,按過去白刃戰(zhàn)1:3的戰(zhàn)損,這些鬼子至少有犧牲80個戰(zhàn)士才能被干掉! 眾人驚駭不已,再看呂俊生,除了全身濺滿的日軍鮮血外,他幾乎毫發(fā)無損。一手拿三八大蓋、一手拎著挺歪把子機槍,脖子上掛滿了子彈包,還沖著戰(zhàn)友們一臉樂呵:“別愣著,都來撿好東西啦!” 自此,“軍中呂布”的名頭,傳遍了晉西北,呂俊生也一路升為連長,被選派到129師精修學習。 畢業(yè)后,呂俊生就趕上了著名的“百團大戰(zhàn)”。 為鉗制根據(jù)地的軍民,日軍在要道上修筑了碉堡群,每個碉樓都用上等的水泥鋼筋筑成,墻體又高又厚,四周只留出機槍眼,每個碉樓里有13名日偽軍,配備有重機槍甚至迫擊炮。 碉樓四周的障礙物全被清空,又設(shè)置了鐵絲網(wǎng),無法隱藏偷襲,如果短時間內(nèi)不能拿下碉堡,就會遭到日軍增援部隊的包圍。 首長們還在為此尋求破敵方法時,呂俊生主動請纓,他選了五名身高臂長的戰(zhàn)士,組成“碉堡拆除組”。在火力的掩護下,六人匍匐前進靠近碉堡,趁日軍換子彈的空隙,精準地將手榴彈投向機槍眼里。 如此轟炸下去,六人將沿途碉堡悉數(shù)拔除。后來日軍也注意到這種戰(zhàn)法,便將射擊口改在了不易被投炸的拐角處。 這個改造,給呂俊生率領(lǐng)的爆破組,帶來了不小的傷亡。 一次,呂俊生率隊沖上去后,發(fā)現(xiàn)身后的隊友們都遭到機槍的掃射倒下了,手榴彈也都投完了,窩在碉堡死角處的他,看著前方不斷倒下的戰(zhàn)友,急得雙眼通紅。 情急之下,他趁著敵人換彈的空隙,,兩只大手直接抓住頭頂?shù)臋C槍往外扯,里面的日軍連人帶槍給扯了出來。 連續(xù)射擊的機槍,槍管通紅得如同烙鐵,呂俊生雙手被燙得冒煙,卻絲毫不松手,一拳打死拖出來的鬼子后,他操起機槍朝碉堡里一通掃射,最終全殲整支日軍。 隨后,呂俊生又率領(lǐng)全連戰(zhàn)士攔截閆家莊方向的援軍,在他勇猛無畏的帶領(lǐng)下,108名日軍被全殲,而我軍僅有一名戰(zhàn)士受輕傷。 這在1940年的抗日戰(zhàn)場上,簡直就是奇跡。 呂俊生的戰(zhàn)績傳開后,八路軍方面授予呂俊生“英雄連長”稱號,他所率的六連也被稱作“英雄連”。而日軍方面對其恨之入骨,謠傳他是“惡魔轉(zhuǎn)世”,不斷懸賞大洋買他人頭。 重賞之下,呂俊生的行蹤,被一伙貪財?shù)臐h奸盯上了。呂俊生進村打探敵情時,得到消息的日軍將村莊圍得嚴嚴實實,揚言要生擒這個“惡魔”。 此時,日軍有一百余人,而呂俊生這里,只有一個班的兵力。形勢危急,呂俊生決定借用村莊復雜的地形和日軍周旋,再伺機突圍。 深夜,呂俊生孤身潛入一小隊日軍身后,趁著他們圍坐在火堆烤火時,伸手將一名日軍挾在腋下,一溜煙鉆進了身后的高粱地。剩下的日軍拼命追趕,最終都被呂俊生消滅。 拿著繳獲的裝備,呂俊生又偷襲了離村莊最近的據(jù)點,這波圍魏救趙的戰(zhàn)術(shù)果然奏效,圍村的日軍只得放棄原定計劃,倉皇撤離。 在這場險象叢生的戰(zhàn)斗中,呂俊生及全班戰(zhàn)士無一傷亡,反倒繳獲了不少槍支彈藥。 憑著一身神勇,到了1949年全國解放時,42歲的呂俊生榮獲八次一等功。 1950年,呂俊生受邀參加全國戰(zhàn)斗英雄表彰大會,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可幾天后,呂俊生卻萌生了退意,決定收拾行李回老家去。 這令所有人都看不懂了:“多少苦日子都熬過來了,怎么到功成名就的時候,還想著回老家?” 面對組織上的挽留,呂俊生去意已決:“現(xiàn)在鬼子也打跑了,國民黨也打敗了,這么多年仗下來,我全身都是傷,留在部隊里也沒啥用處了,鄉(xiāng)親們?nèi)兆悠D難,你們就讓我回老家建設(shè)家鄉(xiāng)吧!” 就這樣,呂俊生高大的背影,消逝在戰(zhàn)友們送別的目光中。征戰(zhàn)十三年,他帶走的包袱里,只有兩件舊軍裝。 后來有人說,如果沒有復員回鄉(xiāng),到了1955年授銜時,憑他的資歷和軍功,呂俊生應(yīng)該會被授予少將軍銜。 不過,回到村里的呂俊生,并不覺得遺憾。 被推選為村支書的他,帶著鄉(xiāng)親們種地開荒。有時,也會有村民好奇地向他打聽殺鬼子的故事,呂俊生就隨口將自己的經(jīng)歷說給大伙聽。 聽完故事的大伙,卻忍不住哈哈大笑:“除了天神,哪有人能這么厲害?”呂俊生也不辯解,隨之一笑而過。 日子就這么平平淡淡地過了二十年。 1970年11月22日傍晚,村里安排了一場露天電影,呂俊生也被村民簇擁著觀看??吹诫娪爸斜话寺奋姎⒌萌搜鲴R翻的鬼子,呂俊生格外地興奮,忍不住仰天大笑。 等周圍人發(fā)現(xiàn)時,63歲的老英雄已經(jīng)安然離世。 天生神力,神勇無雙,傳奇一生,瀟灑離場。 這世間,從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正是他們,才構(gòu)成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END . 【文| 云淡風輕】 |
|
來自: 白雪詩 > 《歷史與現(xiàn)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