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有“生不入牢房,死不入地獄”之說,又有“生入族譜,死入祖墳”之說。古代人把這兩件事都看得很重,也成為了古代社會衡量做人的道德標準。 族譜和祖墳對古人來說,何等的重要。然而,有一些人好死不如賴活,為了謀生存下去,明知死后不能入祖墳,但依然還是去從事這些行業(yè)。 (祖墳) 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就是同一地方家族,規(guī)矩又有所不同。古代從事某個行業(yè),死后能不能入家譜和祖墳,主要根據(jù)當?shù)仫L俗,以及所在姓氏家族立下的規(guī)矩。 這些行業(yè)死后不能入祖墳 1、僧尼或道士 入佛門的僧人和尼姑,入道觀的道士和道姑,棄舍俗家,做了僧尼或者道士道姑,就意味著完全脫離了家族,進入了另一個群體,已經失去家族成員的資格,當然也就不能按照家族成員來對待了,所以他們死后不能入祖墳,也無需入祖墳。
事實上,寺廟庵堂也好,道觀也罷,都有專門安葬僧道的地方,無需回祖墳安葬。 (宦官——影視照) 2、巫師和巫婆 古代中國民間巫儺文化是一種不能忽視的民間原始宗文化現(xiàn)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教義融巫、道、釋、儒多教于一體,有的從事巫儺活動,有的主持祭祀活動,有的純粹從事迷信活動。 這些人有的從古至今都有師徒相傳的系統(tǒng),有的則沒有,純粹是無師自通。凡是有師徒相傳的系統(tǒng),通過傳法(民間又稱過法、拋牌等)的巫師和巫婆,生前可入族譜,但死后不能葬入祖墳。 原因是這些人雖有兒有女,也是傳家接代之人,但其入了巫儺教,死后要單獨安葬,是一種古老的民俗。根據(jù)民間迷信的說法,從事這種職業(yè)人已經入了“仙界”,成為“仙人”,入祖墳后,會讓祖墳之地不得安寧。 還有一種現(xiàn)象,有的人雖然從事巫教職業(yè),卻是未傳法之人,按他們的說法,依然是凡夫俗子,生可入族譜,死后可葬入祖墳。 3、宦官 宦官(俗稱“太監(jiān)”)因是閹人,與家族脫離關系,所以說,“宮刑施之,絕人生理,老無所養(yǎng),死無與殯?!保ㄍ醴蛑堆貢x·舜典四》)古代京城郊外,設有專門的墓地用來安墓死去的宦官,實際上宦官也沒有必要回原籍埋葬,這也只是民間的一種說法而已。 4、娼妓 古代婦女的地位盡管很低,但其死后一般都要有兒子來傳家接代,均會被家族認可為將來子孫的祖婆,因此都能葬入祖墳地內。而娼jì?地位更低,且有辱門楣影響社會風氣,更是家族之恥辱,又無夫無兒,無依無靠,死后自然也就不能入祖墳,隨便找一塊地埋葬。 (影視劇照) 5、土匪強盜 農村有一句老話“哪里死哪里埋”,講的就是那些土匪強盜行業(yè)的人。也就是說,這些人在哪里死了就埋在哪里,親人是不會去收尸,和掩埋的,更不要說運回家葬入祖墳了。此種人,不管是哪個朝代,都是社會的毒瘤,被人唾棄。 6、早亡和橫死之人 早亡就是未成年之人。通常來說,在過去農村,未成年亡故之人,有專門的埋葬墳地,俗稱“豆子地”,為一個自然村或者數(shù)個自然村的公共墳地,但是,與亂葬崗有一定區(qū)別。 橫死,即遭橫禍、意外事故死亡之人,包括被官府處以極刑的人。有的地方設立專門埋葬之地,有的地方則單獨埋葬。 7、其他族規(guī)或地方規(guī)矩不允許進祖墳之人 主要是一些家族和地方制的一些規(guī)矩,其他家族和地方不一定認可。俗語說,十里不同俗,五里改規(guī)矩,各地方習俗不一樣,在說法上也存在差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