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詩名《兵車行》,“兵車行”不是樂府舊題,而是杜甫根據(jù)時事寫的詩,講的是唐朝軍隊出征時的情形,當時應該是去邊塞作戰(zhàn)。來看原詩: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span> 字詞典故 “轔lin2”:【象聲詞,一般指輪子滾動,發(fā)出急速,連續(xù),短促,硬物相撞聲,格格聲。】“蕭蕭”:【馬嘶叫的聲音。】“行xing2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稱。】 賞析 車輪滾滾,馬聲四起。出征的人啊,弓箭都已經別在了各自的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字詞典故 “耶娘”:【意為父母,后多做“爺娘”?!俊捌拮印保骸酒拮雍秃⒆印!俊跋剃枠颉保骸炯础拔魑紭颉保诮耜兾飨剃柺心?。漢武帝建元三年始建,因與長安城便門相對,也稱“便橋”或“便門橋”。唐代稱“咸陽橋”,是漢唐時期,由長安通往西域,巴蜀的交通要道。】 賞析 爹娘妻孩紛紛趕來,奔走相送,隊伍揚起的塵埃鋪天蓋地,讓人望不見咸陽橋。 原來這隊伍是要開往西域方向的,所以走的是咸陽橋。揚起的塵埃吞噬了咸陽橋,可見隊伍龐大,去的人很多。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字詞典故 “干gan1”:【沖,冒犯。】 賞析 相送的親人們,有的牽住了士兵的衣服,有的捶胸頓足,有的攔索性攔住了道路,在那里痛哭。這整大片的哭聲啊,呼天搶地,直沖上了云霄。 如此哭天搶地,整個一送葬場面的樣子。到底怎么回事呢?: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span> 字詞典故 “但”:【只,僅僅?!俊霸啤保骸菊f。】“點行hang2”:【按照名冊強征服役。】 賞析 道旁過路的就問那出征的人,到底怎么回事???干嘛哭成這樣子?出征的人只是說,征兵太頻繁了。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span> 字詞典故 “或”:【古代文言代詞,某人,有人?!俊胺篮印保骸痉朗睾游髯呃??!杜f唐書 陸贄傳》:“又以河隴陷蕃已來,西北邊常以重兵守備,謂之防秋。”】“營田”:【這里的“營田”相當于“屯田”。唐代初期,營田主要以軍士為主,解決戍邊軍隊的糧食自給?!?/span> 賞析 據(jù)說有的人從十五歲就到北邊去防守河西走廊了??杉幢闶堑搅怂氖畾q都沒辦法回家,還得到西部邊境去耕種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字詞典故 “里正”:【古時候的村長?!俊肮^”:【裹扎頭巾;包頭。猶加冠。古時男子成丁則裹頭巾。】 賞析 當初去的時候,村長給他裹扎了頭巾。歸來的時候,頭發(fā)都白了,現(xiàn)在還得去戍守邊疆。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span> 字詞典故 “邊庭”:【亦作“邊廷”,猶邊地?!俊拔浠省保骸旧形涞臐h武帝?!?/span> 賞析 邊庭那里流的血都成海水了,崇尚武力的皇帝開拓邊疆的心意卻還未停止。 關于“武皇”,一般指漢武帝,影射杜甫時代的玄宗皇帝。不過一般都會說“漢皇”,杜甫可能強調他的尚武,所以寫作“武皇”。還有這“流血成海水”,固然夸張,卻也說明太多人死在那里了。無怪乎,那些相送的親人們要哭天搶地了。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span> 字詞典故 “漢家”:【漢朝,指代唐朝?!俊吧綎|”:【指華山,崤山以東廣大范圍,相對于關中(西北),塞外和南方的文化地理概念?!俊岸僦荨保骸咎拼汝P以東共217州。】“荊杞qi3”:【指荊棘和枸杞,皆野生灌木,帶鉤刺,每視為惡木。】 賞析 您難道沒有聽說華山以東的兩百多州,成千上萬的村落都生長著荊棘和灌木了嗎? 大量的農村勞力被征往邊疆,導致大片的土地荒蕪了。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字詞典故 “隴畝”:【田地。《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賞析 縱使有強健的婦女來把握鋤頭和犁具,可是那么幾塊小田地里生長出來的禾苗,事實也產不出什么東西。 婦女的體力畢竟有限,種不出多大的田。所以這里的“隴畝”可能也有小田地的意思,沒多大就被田埂圍住了。 “況復秦兵耐苦戰(zhàn),被驅不異犬與雞。 字詞典故 “況復”:【更加,加上,況且。】“秦兵”:【秦地的兵?!?/span> 賞析 更何況咱們秦地的士兵向來號稱非常耐得住苦戰(zhàn),事實上,士兵們都是被驅趕來驅趕去,無異于那農村里的狗和雞。 這里的“秦兵耐苦戰(zhàn)”可能是向朝廷的匯報詞吧。而“被驅”應該是被上級官吏驅趕。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字詞典故 “役夫”:【服役的人?!俊瓣P西”:【函谷關以西?!?/span> 賞析 長者您雖然好心相問,可服役的人怎敢申訴自己的恨???況且就如今年冬天,關西的士卒都還沒有輪休呢。 也就是說,前面服役的士兵都沒能退下來休整。這里的“長者”指杜甫。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賞析 現(xiàn)在縣官那里又急著索要租稅,可是如今這租稅要從哪里生出來??? 人都被征去打仗了,土地都荒蕪了,這租稅又能從哪里去產出呢?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字詞典故 “信知”:【深知,確知?!俊氨揉彙保骸窘?,街坊?!俊鞍俨荨保骸净纳揭安?。李白 《萬憤詞投魏郎中》“一門骨肉散百草,遇難不復相提攜。”】 賞析 杜甫說,百姓們現(xiàn)在深知生男是多么令人厭惡的事,反倒是生女娃好了。生女的還能嫁給鄰居街坊,生男的終究是會被那荒山野草埋沒的! 這“嫁比鄰”可以早早嫁,比如指腹為婚,比如娃娃親,更多的其實是男的出征前趕結婚。以后男的能回來就回來,不回來,反正就在比鄰,還可以照應娘家,至少不會像男的那樣生死未卜。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字詞典故 “青?!保骸井敃r在青海主要是對吐蕃的戰(zhàn)爭?!俊盁┰保骸緹┰陸崙俊D铣?宋 鮑照 《松柏篇》“欲還心依戀,欲見絕無由。煩冤荒隴側,肝心盡崩抽。”】“啾啾jiu1”:【象聲詞,泛指各種凄切尖細的聲音?!冻o 九歌》“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you4夜鳴?!薄?/span> 賞析 杜甫說,君不見,青海的盡頭,自古以來白骨都是無人收的。在那個地方啊,整天就是新的鬼在煩躁喊冤,舊的鬼在憂傷哭泣。每到天色陰沉,大雨潮濕的時候,到處是啾啾的鬼叫聲。 歷史有兩種,一種是帝王史,一種是平民史。帝王史更多的都是歌功頌德,且多數(shù)人不可能去經歷。而平民史就不同了,你會看到很多類似的切身體會。杜甫偉大的地方之一就是替平民寫了很多這樣的史詩。 《兵車行》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
|